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汉字革命”派语文知识的“选择性错误”——以“东方文化派”对“汉字革命”论的批判为例

发布时间:2017-12-27 15:36

  本文关键词:“汉字革命”派语文知识的“选择性错误”——以“东方文化派”对“汉字革命”论的批判为例 出处:《人文杂志》2014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汉字革命” 语文知识 选择性错谬 “东方文化派” “意图伦理”


【摘要】:近代语文运动特别是五四"汉字革命"运动,是一场"将语文还给大众"和"语文现代化"的文化革新运动,其对中国语文乃至中国文化现代转型立下的功绩,理应得到充分肯定。然而,宣传革命理论的同时,运动中也时常出现有意无意的"知识性错误",主要表现在对"言文一致"的错误认识、将文白之争比附为拉丁方言之争、将教育落后之责诿过于汉字等方面。"东方文化"派曾一一指出上述错误之所在。这些常识性错谬,反映了"汉字革命"论者的"意图伦理"。如今重新检视这些问题,有利于对新文化运动得失的深度反思。
[Abstract]:The modern Chinese movement, especially the 54 "Chinese character revolution" movement, is a cultural innovation movement that "returns the language to the masses" and "the modernization of Chinese language". It deserves full recognition of the achievements made in modern transformation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even Chinese culture. However, the theory of revolutionary propaganda at the same time, the movement also often appear "knowledge error" naturally or half unconsciously, mainly in the Genbunitchi mistake, will the battle was mistaken for the Latin dialects of the dispute, the backwardness of education responsibility blaming Chinese characters etc.. The "Oriental Culture" once one by one pointed out the above mistakes. These common errors, reflects the "revolution" Chinese characters "theory of intention ethics". Today, the re examination of these problems is conducive to the deep reflection of the gains and losses of the new cultural movement.
【作者单位】: 重庆师范大学图书馆;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东方杂志》(1911-1932)与新文学运动的关系研究”(11XZW014)
【分类号】:H1-09
【正文快照】: 1922年,在“国语研究会”会刊《国语月刊》的“汉字改革号”上,钱玄同第一次祭出了“汉字革命”大旗,胡适、黎锦熙、蔡元培、周作人、沈兼士、赵元任、傅斯年等,从汉字存废、字母化以及国语建设方向等层面,分别提出对汉字加以“彻底改革”的意见。其实,作为一场语文运动,它的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曹敏;肖文科;;GSP对东方文化中“礼貌”的解释力[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S2期

2 ;东方语境再造[J];东方艺术;2009年13期

3 王卫军;走进曼谷东方文化书院[J];当代世界;1995年12期

4 顾嘉祖;;论文化的排他性、互补性与自我完善——中美文化关系发展趋势之我见[J];外语研究;1993年03期

5 苏琪;;“他者”的抵抗——论后殖民语境下翻译对“东方”形象的消解[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6 王岳川;;汉语热与英语热的不同文化心态[J];北方人;2007年06期

7 ;文字改革 不妨暂停[J];书城;1995年01期

8 王秉钦;;季羡林翻译思想“三论”[J];中国外语;2009年05期

9 周建平;;季羡林谈汉语汉字研究[J];汉字文化;1997年01期

10 朱保华;;原本《玉篇·心部》残卷校点考证[J];中文自学指导;200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徐思益;;序[A];王希杰和三一语言学——暨王希杰和三一语言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陆永昌;;翻译,要使中国文化走向世界[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哲学·历史·人文学科卷)[C];2007年

3 任承科;;非对称语码的跨文化研究[A];第六届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王岳川;在母语与英语的文化天平上[N];文学报;2006年

2 苏培成;“复兴繁体字”——一个无法实现的梦[N];语言文字周报;2007年

3 邸永君;汉语“文化”一词由来[N];学习时报;2005年

4 记者 莽九晨;李长春出席韩国汉拿大学孔子学院揭牌仪式[N];人民日报;2009年

5 记者 李瑞英;增强对汉字与汉字文化的认同和热爱[N];光明日报;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郭望舒;中西方对于个人空间的比较性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2 陈莉;签名的跨文化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5年

3 郭绪文;汉语书面广告语文化价值观变迁的历时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4 吴芳玲;从汉日语言对比看汉语的外向型文化传统[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5 李霞;慧琳《一切经音义》所引《玉篇》考[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6 闵敏;原本《玉篇》声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7 罗宏斌;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意识[D];暨南大学;2001年

8 郝瑞丽;人际关系和称谓系统的跨文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13423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13423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859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