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特根斯坦研究在中国——记“第八届中西语言哲学夏日书院”
本文关键词:维特根斯坦研究在中国——记“第八届中西语言哲学夏日书院” 出处:《外语学刊》2014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维特根斯坦是20世纪著名的语言哲学家,他前、后期的图画论和用法论等思想不仅是西方语言哲学中理想语言学派和日常语言学派的基石,也直接影响了语言学的进程。特别是其游戏论和家族相似性思想对后现代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也是体验哲学和认知语言学的最主要来源之一。第八届夏哲院顺应了这一人文学术发展潮流,及时组织了国内8位哲学界和语言学界著名学者,主要从6个方面对维特根斯坦的学术思想进行了深入阐发,基本代表了当前国内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在国内学界产生了较好的影响。本文在此基础上做一概述,同时发表了个人的点滴感想。
[Abstract]:In 20th century, Wittgenstein was a famous language philosopher. His former and later ideas such as picture theory and usage theory are not only the cornerstone of ideal linguistics school and everyday language school in western language philosophy. It also has a direct impact on the process of linguistics, especially its theory of game and the thought of family similarity, which has a profound influence on postmodern philosophy. It is also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sources of experiential philosophy and cognitive linguistics. The 8th Xia Zhe Academy conformed to this trend of humanistic academic development and organized 8 famous scholars in the field of philosophy and linguistics in China in time. Mainly from six aspects of Wittgenstein's academic thought in-depth analysis, the basic representative of the current domestic research situation in this field, in the domestic academic circles have a better impact. At the same time published personal thoughts.
【作者单位】: 四川外国语大学;
【分类号】:H0-05
【正文快照】: 夏日书院(以下简称“夏哲院”)已成为中西语言哲学研究会的一项品牌性活动,每年暑期用约10天时间集中精讲或精读西方语言哲学的某个名人或某本代表作,每位讲课人“自背干粮、自带行李”,免费为学员授课。每年约有来自全国各高校的教师和研究生100人,至今已举办8届。这项由钱冠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季国清;语言研究的后现代化迫在眉睫[J];外语学刊;1999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艳龙;;从话语分析与社会心理学看后现代心理语言学[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2 郝帅;;A Study on the Iconicity of English Language[J];海外英语;2011年12期
3 秦绪华;;现代图式理论对英语词汇联想记忆新启[J];教师;2009年06期
4 于鑫;后现代主义背景下的语言符号研究——读福柯的《词与物》有感[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5 宋珍;;试论“后现代语言学”时代的语言学研究[J];科技信息;2011年03期
6 赵国栋;;论“语言信息单位”[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7 杨卿;;德里达语言哲学思想渊源简论[J];理论月刊;2009年08期
8 甘莅豪;;流行语分析:从逻各斯中心主义到后现代去中心化[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6期
9 何华;;经验的形而上学——麦克道尔的经验论哲学评析[J];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14年02期
10 张满;;维特根斯坦的世界观和图像论[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4年10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奚颖瑞;从“算术哲学”到“逻辑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2 李明;在美学的转捩点上[D];复旦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佳一;名称描述理论和历史因果理论比较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2 谢萌;从“不可说”看维特根斯坦前后期意义观的演变[D];黑龙江大学;2011年
3 李文倩;罪与生活:维特根斯坦美学思想的宗教之维[D];四川师范大学;2011年
4 史洪飞;论维特根斯坦前期哲学的超验形而上学观[D];黑龙江大学;2006年
5 龚世莲;从寻求形而上到探究生活形式[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6 张超;保罗·德曼的修辞语言观及其修辞阅读策略[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谢群;前期维特根斯坦“语言批判”理论的形成[D];黑龙江大学;2009年
8 李健;论翻译的不确定性[D];江西财经大学;2009年
9 高慧;论维特根斯坦图像论思想[D];辽宁大学;2012年
10 王保成;布鲁尔和林奇关于维氏“遵从规则”的争论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冯颜利;现代与后现代语言哲学述评[J];学海;2002年02期
2 袁影;;论语言哲学知识的猜测与反驳[J];山东外语教学;2006年06期
3 倪梁康;;论伪善:一个语言哲学的和现象学的分析[J];哲学研究;2006年07期
4 ;第三届中西语言哲学国际研讨会及征文通知[J];外语学刊;2009年01期
5 ;第三届中西语言哲学国际研讨会征文通知[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9年03期
6 唐玉环;罗昕如;;先秦语言哲学的语言价值观及其影响[J];求索;2009年03期
7 霍永寿;;“首届中西语言哲学高层论坛”述要[J];现代外语;2011年02期
8 李洪儒;;中国语言哲学的发展之路——语言哲学理论建构之一[J];外语学刊;2011年06期
9 ;第四届中西语言哲学国际研讨会征文通知[J];外语学刊;2012年03期
10 ;第四届中西语言哲学国际研讨会会讯[J];当代外语研究;2012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建华;李文伟;卞琴;沈自尹;;语言哲学揭示中医概念分析的逻辑框架:以对“肾精”分析为例[A];第三届江浙沪中西医结合高峰论坛论文汇编[C];2011年
2 欧阳燕;;翻译研究的语言哲学途径[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3 赵奎英;;道言悖反与审美超越——道家语言哲学及其美学意义新探[A];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年刊(2008年卷)——理论创新时代:中国当代文论与审美文化的转型[C];2008年
4 王寅;;再论索绪尔与语言哲学[A];索绪尔语言哲学思想研究——第二届中西语言哲学高层论坛暨纪念索绪尔逝世100周年论文集[C];2013年
5 赵奎英;;“道不可言”与“境生象外”——庄子语言哲学及其对意境论的影响[A];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年刊(2010年卷)——文学理论前沿问题研究[C];2010年
6 钱冠连;;论索氏语言哲学——初探《普通语言学手稿》[A];索绪尔语言哲学思想研究——第二届中西语言哲学高层论坛暨纪念索绪尔逝世100周年论文集[C];2013年
7 钱冠连;;(西)语言哲学是语言研究的营养钵(英文)[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江怡;;近十年英美语言哲学研究最新进展[A];全国“当代西方哲学的新进展”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9 原卫国;;警惕索绪尔理论中的西方中心主义倾向—中英文所指与能指的差异研究[A];索绪尔语言哲学思想研究——第二届中西语言哲学高层论坛暨纪念索绪尔逝世100周年论文集[C];2013年
10 蔡曙山;;20世纪语言哲学和语言逻辑的发展[A];和谐社会:社会公正与风险管理——2005学术前沿论坛论文集(下卷)[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9条
1 华中师范大学语言与语言教育研究中心 邢福义;语言哲学与文化土壤[N];光明日报;2014年
2 哈尔滨师范大学政法学院、黑龙江大学研究生院 刘凤影;先秦语言哲学主流可分三派[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3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 江怡;语言与心灵:仲伯难辨[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4 王立志;结构、符号与意义[N];光明日报;2008年
5 蔡曙山 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心理学与认知科学研究中心;人类心智探秘的哲学之路[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6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江怡;语言哲学与语言学难分难解[N];社会科学报;2014年
7 袁立莉 黑龙江大学研究生学院;宇宙本体论构成 魏晋语言哲学的理论基石[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8 文原;开拓语言诗学新视域[N];中国经济时报;2009年
9 黑龙江大学应用外语学院 汪志涛 黑龙江大学教育学院 孟维杰;从“无身”到“具身”:认知科学的语言哲学演绎轨迹[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潘庆玉;语言哲学视阈中的语文教育[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孙小龙;规范、推论与社会实践[D];南京大学;2011年
3 刘高岑;语言、心智与世界[D];山西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连影;俄国语言哲学形式主义流派的形成和发展[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2 房小娜;语言哲学视域下的关联理论探究[D];黑龙江大学;2011年
3 钱雪萍;《语言哲学入门》翻译报告[D];山西大学;2013年
4 郝丽;洛克的语言哲学述评[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5 赵力;论马克思主义语言观[D];黑龙江大学;2012年
6 戈秀兰;情态范畴的多维度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年
7 龚世莲;从寻求形而上到探究生活形式[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8 冯超;语言哲学观照下《诗经》译本的对比研究[D];江南大学;2012年
9 信传艳;A.A.波捷布尼亚的语言观[D];吉林大学;2008年
10 孙作光;评价视域中的歇后语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3584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13584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