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提高蒙古族预科生普通话水平的对策探析——以内蒙古医科大学蒙古族预科生为例

发布时间:2018-03-07 01:29

  本文选题:蒙古族预科生 切入点:普通话水平 出处:《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年1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普通话是中华民族的共同语言,也是各个民族之间沟通的通用语言。医学院校的蒙古族预科生学习和使用普通话,可以使他们更好地学习精深的医学专业知识,更好地和病人沟通。普通话的表达能力是医学生职业能力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因此,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语言态度和正确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学习普通话的兴趣、编写实用性的教材等对策,既是蒙古族预科生学习普通话的有效途径,又对他们普通话水平的提高有着现实的意义。
[Abstract]:Putonghua is a common language of the Chinese nation and a common language for communication among all ethnic groups. Mongolian preparatory students in medical colleges can learn and use Putonghua better so that they can learn more profound medical professional knowledge. Better communication with patients. The ability to express Putonghua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medical students' professional ability. Therefore, we should guide students to establish positive language attitude and correct motivation to learn Mandarin, so as to cultivat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Putonghua. Compiling practical textbooks and other countermeasures is not only an effective way for Mongolian preparatory students to learn Putonghua, but also has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improve their Putonghua level.
【作者单位】: 内蒙古医科大学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
【基金】:2013年内蒙古医科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NYJGB201302)
【分类号】:H19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王慧香;王士增;李存保;;提高蒙古族预科学生汉语水平途径——以《汉语听说》为例[J];内蒙古医学院学报;2009年S1期

2 丁喜霞;影响普通话教学效果的心理因素探析[J];洛阳师专学报;1999年03期

3 王慧香;;影响蒙古族预科生学习普通话的因素探析——以内蒙古医科大学蒙古族预科生为例[J];语文学刊;2013年1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韩娟;;高职法律专业学生学习能力现状及改进对策——以呼和浩特职业类学院为例[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年01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周成兰;论心理因素对学习普通话的影响[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2 金伶;;激发兴趣 精讲多练——普通话课堂教法改革浅析[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3 吴春玲;;关于普通话教材现状的调查研究[J];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4 李祥瑞;对新疆汉语教学的几点思考[J];语言与翻译;2002年01期

5 雷逢春;;新理念下民族学生普通话水平的提高[J];中国成人教育;2007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山青;试论高校普通话语言环境的营造[J];株洲工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2 黄应秋;当前中小学教师普通话水平的现状与思考[J];池州师专学报;2002年02期

3 陈淑萍;普通话课教学改革刍议[J];池州师专学报;2002年04期

4 李贞;共同语和标准语——对普通话定义的思考[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05期

5 陈芳;方言理论指导推普实践的重要收获——评林连通、马重奇主编的《福建人学习普通话指南》[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6 许光烈;广州市普通话现状思考[J];学术研究;2003年07期

7 方小燕;论加强粤方言区普通话教育的研究[J];语言文字应用;2003年02期

8 曾凡芳 ,谭云;教师如何提高普通话水平[J];中国成人教育;2003年04期

9 夏书章;说普通话[J];中国行政管理;2003年09期

10 袁韬;教师普通话水平达标与巩固提高[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林建平;;香港普通话教育的现状与展望[A];第三届全国普通话水平测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童效杰;;潮州市小学生普通话现状调查[A];第四届全国普通话培训测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余恩秀;冯昀霞;;普通话强化培训实验研究报告[A];第二届全国普通话水平测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孙海娜;;普通话沉浸课程增值效能及其提升的探讨[A];第五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李宏儒;;浦东公务员和教师普通话能力、行为和态度及相关性研究[A];第三届全国普通话水平测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王玲玲;;普通话口语交际网校构建[A];第三届全国普通话水平测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刘丽梅;;关于职业技术院校学生普通话训练的多维思考[A];现代企业运行机制与思维创新——企业运行机制与思维创新研讨会议论文[C];2003年

8 周洋;谢凌云;;普通话朗读流畅水平的客观评测[A];第九届中国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9 步新娜;;天津普通话的语音特点及教学对策[A];第九届中国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10 李宁;孟子厚;;长治普通话双字词的调形结构分析[A];泛在信息社会中的声学——中国声学学会2010年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何洪 华通;普通话再热香港[N];光明日报;2000年

2 记者 柯杨;越来越多郑州人说普通话[N];河南日报;2006年

3 铁岭市特殊教育学校 刘玉梅;从普通话水平测试看教师普通话现状[N];铁岭日报;2007年

4 谢高飞 杨明远;导游强化培训普通话[N];张家界日报;2006年

5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教务处 李红卫;博士从教就可免考普通话?[N];中国教育报;2009年

6 记者 吕诺 孙浩;普通话流行折射香港人心回归[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7 本报特约评论员;建立学校普及普通话的保障机制[N];中国教育报;2000年

8 首都师范大学教授 张育泉;教师要做讲普通话的榜样[N];中国教育报;2000年

9 本报记者 潘国霖;加强测试管理 促进普通话的普及与提高[N];中国教育报;2003年

10 赵来发;香港人普通话水平提高[N];光明日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江燕;南昌话和普通话接触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2 陈潮忠;香港回归前后普通话使用情况及发展前景考察[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3 夏历;在京农民工语言状况研究[D];中国传媒大学;2007年

4 傅灵;方言与普通话的接触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5 雷红波;上海新移民的语言社会学调查[D];复旦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安蕾;论普通话和粤方言的基本差异对香港地区普通话教学的影响[D];厦门大学;2009年

2 陆文颢;面向澳门旅游业的普通话教材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3 陈东芳;关于乌鲁木齐市农民工子女普通话使用情况调查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0年

4 李咏梅;关于地方普通话的产生动因、价值及未来趋势的探讨[D];广西大学;2012年

5 刘利平;凉山彝族自治州普通话水平培训测试现状调查与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3年

6 邵鹏飞;方言普通话和普通话的韵律比较及评测系统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7 吴十日;论普通话的隐性教育[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8 刘广;株洲普通话与标准普通话语调实验对比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2年

9 张勤倩;响水方言与普通话接触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10 樊晨宇;湘潭市区餐饮行业普通话使用情况调查[D];湘潭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5773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15773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31e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