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平市金田白话研究
本文选题:金田白话 切入点:广州白话 出处:《广西大学》2013年硕士论文
【摘要】:广西粤方言分布范围广,沿江西渐的粤语承古发展,各具特点。桂东南地区的桂平市,各地方言差异较大。南区各村镇土话方言口音不一;北区通行粤语和客家话,闽语分布于个别村。白话作为本市的优势方言,使用范围较广。本文选取桂平市金田白话作为研究点,对其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 金田白话作为桂东南粤语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不仅具有广府片粤语的一般特点,与其他粤语相比,它还具有一些特殊的语言现象,如:两个擦音,阳平调与阳去调合并,与客家方言接触造成的双向影响等,这些语言现象都有待于进一步挖掘。本文以描写法和比较法为主,把金田白话与中古语音相比,作纵向分析;与广州白话相比,作横向分析,从中看出金田白话的语音面貌。文章第三部分对词汇进行详尽描写,并分析其词汇特点。本文的重点在于语音特色词和历史层次的分析,历史层次分为声母、韵母的历史层次,异读现象和语言接触所造成的层次,该部分分析可谓本文的创新之处。本文所研究的金田白话是学者鲜少涉足的方言点,通过提供语言事实、解释语言现象,以期分析出金田白话的语言面貌,为进一步研究广西粤语提供材料和依据。
[Abstract]:Guangxi Guangdong dialect has a wide range of distribution, along with Jiangxi's gradual development of the ancient Cantonese, each has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In the southeast of Guangxi, there are great differences in local dialects. The dialect of villages and towns in the Southern District has different accents; in the North District, Cantonese and Hakka are spoken. Fujian dialect is distributed in individual villages. Vernacular, as the dominant dialect of this city, is widely used. This paper selects Jintian vernacular in Guiping as the research point, and makes a systematic analysis and research on it. Jintian vernacular, as an integral part of Cantonese in southeastern Guangxi, not only has the 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Cantonese in Guangfu, but also has some special linguistic phenomena compared with other Cantonese. These linguistic phenomena need to be further explored, such as the two-way effects caused by contact with Hakka dialects. This paper mainly focuses on descriptive and comparative methods, compares Jintian vernacular with middle ancient Chinese, and compares them with Guangzhou vernacular. The third part of the article describes the vocabulary in detail and analyzes its lexical characteristics. The emphasis of this paper is on the analysis of phonological features and historical levels, which are divided into consonant and consonant. This part of the analysis can be described as the innovation of this paper. The Jintian vernacular language studied in this paper is a dialect that few scholars have set foot in, explaining the linguistic phenomenon by providing linguistic facts. In order to analyze the language features of Jintian vernacular, provide materials and basis for further study of Guangxi Cantonese.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H17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臧棣;自白的误区[J];诗探索;1995年03期
2 王韶松;博综约取 钩深攫微——《周易传文白话解》读后[J];社会科学战线;1996年01期
3 徐时仪;汉语两个书面系统与汉语词典的编纂[J];辞书研究;1997年05期
4 刘纳;“咬文嚼字”六十年[J];读书;1997年07期
5 黄炳麟;白话挽联赏读[J];阅读与写作;1997年12期
6 柯可;老子的恒道美学观[J];广东社会科学;1998年04期
7 沈祥和;南宁人说普通话拾零[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5期
8 李舜华;“小说”的释义——兼及中国古代白话长篇(章回)小说近代意义的思考[J];北京社会科学;2002年01期
9 方一新,王绍峰;读徐时仪《古白话词汇研究论稿》[J];古汉语研究;2004年02期
10 张卫中;“五四”语言转型与文学的变革[J];天津社会科学;200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虹;;《水浒传》叙事策略浅论[A];水浒争鸣[第七辑]——2002中国水浒学会联会暨全国明清小说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2 李虹;李豫;;由《共和白话报》观民国元年山西社会[A];山西区域社会史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3 徐时仪;;略论语言接触与文白转型[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8年
4 王烈;;承前启后 一代宗师——为祝贺刘弼臣教授80华诞学术思想研讨会而作[A];刘弼臣教授从医六十五周年学术思想研讨会暨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与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儿科分会全国学术交流大会论文汇编[C];2004年
5 郑明中;;台湾四县客家话舌尖元音的世代差异及其音系学解释[A];第九届中国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6 韦茂繁;韦树关;;释“五色话”之“五色”[A];首届全国教育教材语言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徐时仪;;略论西学东渐与近代辞书编纂[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哲学·历史·人文学科卷)[C];2007年
8 王烈;;承前启后一代宗师——为祝贺刘弼臣教授80华诞学术研讨会而作[A];全国第26届中医儿科学术会暨王烈教授学术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9 徐云扬;李蕙心;;梅县客家话舌面声母之发音研究(英文)[A];第九届中国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10 孙文景;;藏文因明书目[A];因明新探——首届因明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易艳刚;两会“白话新风”:新话风折射新政风[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2 谢海;关于午社(白话版)[N];美术报;2009年
3 饶文波;倡导“白话新风”意义深远[N];中国纪检监察报;2011年
4 余庆华;感受“南京白话”[N];中国经济时报;2004年
5 习斌;《扬子江白话报》的几桩历史“公案”[N];镇江日报;2010年
6 季粱鑫雨;山东白话报[N];中国商报;2005年
7 小文电脑工作室;明明白白话软驱[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1年
8 更新;明明白白话“蛋白”[N];医药经济报;2001年
9 黄宙辉 孙蓓 苏宁;太平人寿六月推出“白话版保单”[N];民营经济报;2006年
10 段德兴;孔克伸与“白话碑”[N];中国档案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祖生利;元代白话碑文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2 谭晓平;江永勉语与汉语的接触与演变[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3 顾迎新;清末民初北京小报小说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4 刘泽民;客赣方言历史层次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5 倪永明;中日《三国志》今译与中古汉语词汇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6 戴黎刚;闽语的历史层次及其演变[D];复旦大学;2005年
7 郄远春;成都客家话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9年
8 孙小花;山西方言语音历史层次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9 刘祥友;湘南土话语音的历史层次[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10 岳辉;朝鲜时代汉语官话教科书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晓君;桂平市金田白话研究[D];广西大学;2013年
2 李俊;论老舍的白话语言观[D];扬州大学;2012年
3 何婉萍;百色白话词汇研究[D];广西大学;2011年
4 赵卫东;胡适白话文学理论的现代语言学阐释[D];吉林大学;2004年
5 刘畅;元白话讲章的语言学价值[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6 张爱军;语言的困境[D];曲阜师范大学;2002年
7 袁红涛;论现代白话文学的确立[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8 薛雪;清后期白话长篇小说中的西方人形象(1840-1911)[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韦t ;壮语对广西汉语方言的影响[D];广西民族大学;2008年
10 翁泽文;广西贵港市五个粤方言点语音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6619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16619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