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上古汉语议论语篇的结构与特点:兼论联系语篇结构分析虚词的功能

发布时间:2018-04-18 09:14

  本文选题:上古汉语 + 议论语篇 ; 参考:《中国语文》2012年04期


【摘要】:本文分析了上古汉语议论语篇的语篇结构,认为联系语篇结构才能更好地分析一些虚词的功能,指出议论语篇中常见的"夫"和"今"可以分析为话语标记,"夫"主要用于引入说话人或文本作者的观点,作为议论的前提;"今"主要用于引入事实,这个事实往往是需要加以议论的论题。"夫"和"今"的功能都与语篇结构密切相关。本文还分析了上古汉语议论语篇的一些常见特点,包括链式话题结构的使用、比叙述文体更多地使用排比句、使用某些特定的虚词等。
[Abstract]: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iscourse structure of argumentative discourse in ancient Chinese and holds that only by associating the discourse structure can the function of some function words be better analyzed.It is pointed out that the common "husband" and "present" in discourse discourse can be analyzed as discourse markers. "Fu" is mainly used to introduce the viewpoint of the speaker or the author of the text as the premise of the argument, and "Today" is mainly used to introduce the facts.This fact is often the subject of discussion. "Both the function of "Fu" and "Today" a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structure of the text.This paper also analyzes some common features of argumentative discourse in ancient Chinese, including the use of chained topic structure, the use of more proportional sentences than narrative style, and the use of certain function words.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中文系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项目号为2009JJD740001)
【分类号】:H15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洪波;兼指代词的原始句法功能研究[J];古汉语研究;1991年01期

2 梁银峰;;古汉语中的标补词“夫”初探[J];古汉语研究;2011年02期

3 方梅;;语体动因对句法的塑造[J];修辞学习;2007年06期

4 方梅;;指示词“这”和“那”在北京话中的语法化[J];中国语文;2002年04期

5 沈家煊;完权;;也谈“之字结构”和“之”字的功能[J];语言研究;2009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彭宣维;;现代汉语名词词组中的指别成分系统及其语序[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2 毛浩然;吉灵娟;;well、now、then的话语标记功能[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3 毛浩然;张芳;;话语标记与语境坐标[J];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09年03期

4 陈静;;历时和共时在汉语法化研究中的结合[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S1期

5 赵振兴;李新飞;;《周易》第三身代词考察[J];古汉语研究;2007年02期

6 张玉金;;论西周汉语第三人称代词的句法功能[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6年05期

7 朱倩;李小军;;“这/那+人名”格式的话语功能[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8 吴早生;;现代汉语“这/那”指示义与主观评价及话题功能的关系[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9 张玉金;;春秋出土与传世文献第三人称代词研究[J];中国文字研究;2011年00期

10 管志斌;;表征询的话语标记“你说”[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陈玉东;杨玉芳;;不同朗读语体重音的韵律特征研究[A];第十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暨国际语音语言处理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方梅;;北京话里“说”的语法化——从言说动词到从句标记[A];全国汉语方言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第三届官话方言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蒋华;现代汉语“这/那”类指示代词的多维度考察[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2 彭锦维;现代汉语受事前置句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5年

3 韦理;中国学习者英语冠词第二语言习得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4 娄宝翠;[D];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7年

5 王远杰;定语标记“的”的隐现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6 王洪钟;海门方言语法专题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7 张玉玲;网络语言的语体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8 樊长荣;汉英有定性制约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9 刘瑾;汉语主观视角的表达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10 肖任飞;现代汉语因果复句优先序列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韦佼灵;壮语的类型学描写[D];南昌大学;2010年

2 林亚红;汉语早期“其”字考[D];上海师范大学;2003年

3 曹杰旺;中西方语法化研究发展史初探[D];山东大学;2007年

4 杨永华;现代汉语叙实性话语标记语研究[D];扬州大学;2008年

5 马丽杰;中日指示词的比较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6 刘艳;现代汉语关系小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7 孙杰;“那”字应答句[D];黑龙江大学;2008年

8 王同伦;标题语境中动词语法变异及动因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9 刘希乐;《魏书》指示代词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10 施顺玉;《儿女英雄传》指示代词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伯江;施事宾语句的主要类型[J];汉语学习;1989年01期

2 吴春仙;;“一·V”构成的不完全句[J];世界汉语教学;2001年03期

3 刘大为;语体是言语行为的类型[J];修辞学习;1994年03期

4 张凤琴,冯鸣;关于“定语+人称代词”[J];修辞学习;2004年06期

5 张伯江;;语体差异和语法规律[J];修辞学习;2007年02期

6 陶红印;;操作语体中动词论元结构的实现及语用原则[J];中国语文;2007年01期

7 魏志成;;论“定语+人称代词”结构的来源[J];中国语文;2007年05期

8 易洪川;汉语口语里的一种施事宾语句[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7年04期

9 陶红印;从“吃”看动词论元结构的动态特征[J];语言研究;2000年03期

10 吴锡根;动宾式类推及其规范[J];语言文字应用;1999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梁敬美;“这-”、“那-”的语用与话语功能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军;;英美口述史实践及研究综述[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2 王贵元;;《说文解字》中的“词”[J];辞书研究;2011年04期

3 雷军林;;谈中学生如何写自传[J];语文学刊;2011年13期

4 蒋金芳;;赠序文的文体流变[J];文学教育(上);2011年06期

5 刘琨;;谐声字与上古复声母研究[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6 刘歌;刘顺;;郑州方言中虚词的语法特点[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1年06期

7 余世锋;金从海;;檄文的流变及文体特征演化[J];军事经济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8 徐燕琳;;劝农文学:一种值得注意的文学体类[J];学术研究;2011年06期

9 李小军;;虚词衍生过程中的语音弱化——以汉语语气词为例[J];语言科学;2011年04期

10 张洪兴;;楹联文体之辨[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小明;王亚莉;易立夫;杨静;孙金城;;自动分词中的单字虚词处理[A];新世纪的现代语音学——第五届全国现代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2 刘飞;;博客文体初探[A];陕西省科技期刊编辑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潘毓明;;古今报告、请示公文体小议[A];中国当代秘书群星文选[C];1999年

4 任胜利;;有关英文写作与编辑的文体手册简介[A];第三届中国科技期刊青年编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5 李宗尧;曹光杰;;论中心镇文体设施的规划[A];21世纪的人文地理学——中国地理学会人文地理专业委员会暨全国高校人文地理学研究会2003年年会论文集[C];2003年

6 彭敏宁;昌兰;陈丽文;郭征;;医学论文英文摘要的常见错误辨析[A];第5届中国科技期刊青年编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何晓丽;陈小荷;洪鹿平;卢俊之;;外国人汉语虚词辅助学习系统研究[A];第三届学生计算语言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汪锋;;虚词框架与汉语实词的语义-语用分类[A];高名凯先生学术思想研讨会——纪念高名凯先生诞辰100周年论文集[C];2011年

9 王小盾;;关于《乐府诗集·琴曲歌辞》的几个问题[A];中国诗歌与音乐关系研究——第一届与第二届“中国诗歌与音乐关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10 饶思中;;虚词就不表达概念吗?[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郑英;用科学发展观推进文体事业发展[N];江阴日报;2005年

2 本报记者 韩婧;北京平均每天引进1名优秀文体人才[N];北京人才市场报;2005年

3 厦门一中高级教师、语文备课组组长 陈佩玲;把握文脉规范文体[N];厦门日报;2005年

4 《人民武警报》 宋亦兵;如何写好文体类新闻[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5年

5 记者 孔云秀;我州残疾人文体事业健康稳步发展[N];大理日报(汉);2008年

6 刘兴邦;云南省军队离休退休干部第五届“夕阳红杯”文体比赛结束[N];中国社会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王磊;手机小说,创造另一种文体?[N];文汇报;2009年

8 通讯员 林立R浴∽ず诹钦,

本文编号:17677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17677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2ba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