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中国语言序数语法表达式的类别和共性特征

发布时间:2018-04-21 07:40

  本文选题:语法表达 + 表达式 ; 参考:《民族语文》2012年01期


【摘要】:所考察的114种中国语言中,序数语法表达式包括专门性标记式、语序式、重叠式、内部屈折式、复合标记式、弱标记式六类。序数语法表达式存在以下共性特征:专门性标记式具有优势表现、语序式以数词词语后置为主、殊指性成分是重要的辅助性表达手段、较大数目序数倾向于使用语法表达式。
[Abstract]:Among the 114 Chinese languages investigated, ordinal grammatical expressions include six categories: special marker, word order, reduplication, internal flexion, compound marker and weak marker. The common features of ordinal grammatical expressions are as follows: the special number of ordinal expressions has the advantages, the word order is mainly the postposition of the numerals, the special referential elements are the important auxiliary means of expression, and the large number of ordinal numbers tend to use the grammatical expressions.
【作者单位】: 怀化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编号:10BYY062) 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编号:11YBB299)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编号:2010012)的资助
【分类号】:H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魏红;储泽祥;;“有定居后”与现实性的无定NP主语句[J];世界汉语教学;2007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蒋仁萍;基数词和序数词的类型学研究[D];南昌大学;2007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主宾;;现代汉语“以A为B”凝固结构语义的认知分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2 王扬;语用预设的特征及其认知阐释[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3 丁凌云;;双音节复合词语序排列中的认知因素[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4 宣恒大;;现代汉语“名词+名词”歧义格式及其理解因素[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5 周薇;朱乐红;罗炜;;汉语语序的“顺序象似性”分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6 周伊;;量词“条”与“根”的辨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8期

7 姜海艳;;事物,行为,性质三大词类范畴的同源关系[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2期

8 赵斌;吴志云;;量词“张”对名词选择的范畴化过程[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6期

9 方小中;定中结构研究综述[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10 李劲荣;从认知图式看两种表领属关系的主谓句[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蔡淑美;施春宏;;重叠形式的可能性与现实性——以阎连科作品中重叠形式的使用为例[A];第四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宗守云;;范畴化理论与四个世界理论[A];走向科学大道的修辞学[C];2010年

3 李劲荣;;内涵、外延与汉语修饰成分的标记隐现[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佳;生态语言学视域下的中国濒危语言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曹芳宇;唐五代量词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郭红;基于第二语言教学的汉语语气范畴若干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谷峰;先秦汉语情态副词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董正存;汉语全称量限表达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李青;现代汉语把字句主观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朱怀;概念整合与汉语非受事宾语句[D];吉林大学;2011年

8 方清明;现代汉语名名复合形式的认知语义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9 阮氏黎心;汉越人体名词隐喻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谢白羽;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比较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桂阳;现代汉语“不是X的X”结构考察[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吴琴;从象似性角度谈茶诗英译中“音”与“形”的传递[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3 王倩;“(形+名)+动”结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付瑶;概念整合理论指导下的《红楼梦》歇后语认知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5 何立均;符号学视野下的汉字象似性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钟海英;叙事时距和时序艺术化操作背后的那座认知冰山[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罗主宾;现代汉语“以A为B”句探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8 佟菲菲;现代锡伯语 维吾尔语 哈萨克语的共有词考[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9 孙兴锐;现代汉语“上”类方位词对比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10 李敏;“的字结构”与“の字结构”的异同考察[D];南昌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英哲;陆俭明;;汉语语义单位的排列次序[J];国外语言学;1983年03期

2 Joseph H.Greenberg;陆丙甫;陆致极;;某些主要跟语序有关的语法普遍现象[J];国外语言学;1984年02期

3 古川裕;外界事物的“显著性”与句中名词的“有标性”——“出现、存在、消失”与“有界、无界”[J];当代语言学;2001年04期

4 C.Lyons ,王欣;《有定性》评述[J];当代语言学;2003年01期

5 陆丙甫;语序优势的认知解释(上):论可别度对语序的普遍影响[J];当代语言学;2005年01期

6 邢福义;从海南黄流话的“一、二、三”看现代汉语数词系统[J];方言;1995年03期

7 周一民;;名词化标记“一个”构句考察[J];汉语学习;2006年02期

8 梁敏;;O胗锔趴鯷J];民族语文;1984年04期

9 李锦芳;茶洞语概况[J];民族语文;2001年01期

10 高永奇;莽语概况[J];民族语文;2001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曹骏;;运用AE表达式建立震撼特效(上)[J];电视字幕(特技与动画);2006年04期

2 刚宾 ,师文;英语中“将来时间”的语法表达方式[J];南都学坛;1991年03期

3 唐年青,陈敏哲;“V-ed”语法意义的认知研究[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4 ;是男还是女? Facebook上说清楚[J];时代英语(高一);2008年05期

5 隋晓蕾;;主位推进模式与顶真辞格对比分析[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6 刘光明,储泽祥;里外关系变化的四种表达式及其标记模式[J];语言研究;2005年03期

7 盛银花;;安陆方言的程度补语考察[J];语言研究;2006年03期

8 邓帮华;;17、18世纪中西人物画与人的表达式[J];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9 易仲良;论英语动词情态语法范畴[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年03期

10 胡勃;徐流;;《孟子》中非名词谓语判断句探析[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罗松涛;唐常杰;段磊;钟义啸;乔少杰;,

本文编号:17815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17815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d1c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