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关于农民工语言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发布时间:2018-04-26 13:53

  本文选题:农民工 + 语言 ; 参考:《语言文字应用》2012年04期


【摘要】:近几年来,关于农民工的社会语言学研究发展迅速。我们今天关于农民工社会及语言生活的了解基本上都来自这一领域的研究,但美中不足的是,在研究的内容、范围、模式及方法上,该领域还要做进一步的改善。为此,本文提出了几点针对性的建议。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sociolinguistic research on migrant workers has developed rapidly. Our understanding of migrant workers' social and linguistic life is basically from the research in this field, but the deficiency is that in the content, scope, mode and method of the research, the field needs to be further improved. For this reason,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everal pertinent suggestions.
【作者单位】: 集美大学文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1YJC74002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H0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玲;;农民工语言认同与语言使用的关系及机制分析[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2 夏历;;东北地区农民工语言状况调查研究[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3 曾晓洁;;新生代农民工的母语能力缺失与补偿[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4 樊中元;;广西农民工语言的实证研究[J];广西社会科学;2011年09期

5 付义荣;;安徽无为傅村方言状况之研究[J];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6 付义荣;;社会语言学理论整合的必要性与可能性[J];华文教学与研究;2011年02期

7 欧小艳;;进城农民工语言态度探究[J];牡丹江大学学报;2008年08期

8 徐大明;;中国社会语言学的新发展[J];南京社会科学;2006年02期

9 刘玉屏;;农民工语言使用与语言态度调查——以浙江省义乌市为个案[J];农业考古;2009年06期

10 储卉娟;;乡关何处——新生代农民工研究述评[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国务院研究室主任 魏礼群;[N];人民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唐斌;《人民日报》中(1987-2007)农民工的话语再现[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夏历;在京农民工语言状况研究[D];中国传媒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林伟;宿城村外出务工人员语言状况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汪璇;顾辉;;回乡民工外出就业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对安徽的实证研究[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2 朱永虹;邵炜;;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中的企业策略行为分析与制度安排构想[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3 张家宇;;试论农民工劳动权利的法律救济[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4 刘洪玲;;困境与出路:新时期农民工政治参与探微[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5 张艺;;论言语社区的内部同一性[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6 敖德玉;黄雪梅;周相勇;;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村的影响——对农民外出打工现象的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23期

7 王维;朱强;;关于农民工研究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9期

8 李艳玲;李录堂;;农民工工资剪刀差的产生原因及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5期

9 姜乐军;;农民工的生存困境及其出路——以南通市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7期

10 马春建;;河南省外出农民工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唐国福;;浅析农民工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问题[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王晓红;周薇;;农民工社会保障权保护的法律思考[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3 张红;;职业教育与农民工市民化——一种生命历程理论的分析视角[A];道路·创新·发展——陕西省社会科学界第三届(2009)学术年会优秀论文[C];2009年

4 曹延汹;;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民队伍的分化[A];创新沈阳文集(C)[C];2009年

5 刘军奎;;进京保姆:一种社会变迁背景下的女性劳动力转移模式——基于甘肃陇东南L村的个案分析[A];2009年中国社会学年会“中国社会变迁与女性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9年

6 吕云涛;;统筹城乡发展背景下户籍制度改革的路径分析[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张相明;雍和明;;题元理论与英汉词典动词句法处理[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朱文亮;司金龙;王忠明;;改革农村宅基地使用制度,提高土地利用效率[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四卷)[C];2010年

9 杨蕊;;法律条文与商业网站广告的功能语法对比分析[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杜治国;;英语动词派生名词的前缀发音规则过度概括的实证分析和规律总结[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邱闯仙;现代汉语插入语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李颖玉;基于语料库的欧化翻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唐斌;《人民日报》中(1987-2007)农民工的话语再现[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张俊;对《红楼梦》中称呼语的所指和意图的研究:认知语用视角[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李秉震;汉语话题标记的语义、语用功能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张雷;黎语志强话参考语法[D];南开大学;2010年

7 李凤杰;汉英对比韵律系学中的若干问题[D];南开大学;2010年

8 董正存;汉语全称量限表达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刘冰;企业在职培训与农村转移劳动力的人力资本形成[D];浙江大学;2009年

10 徐彤;中国农民工社会保障的经济效应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屈怡;湖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孙超;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高学良;随州市建筑业农民工培训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孙书青;农民工就业现状与对策[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5 宋静;建立与完善农民工医疗保障问题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09年

6 吴丹;语言学术语汉译规范化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0年

7 孙作人;城市化对中国经济发展及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分析[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8 张先忠;建筑企业人工成本上扬对企业的影响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9 张红;批评话语分析视域下的新闻语篇分析中美新闻报道语篇比较[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10 刘林军;应对农村外出劳动力回流的政府行为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维;朱强;;关于农民工研究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9期

2 周端明;普通话推广的经济学分析[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3 肖建安;论语言的变化与变异规律[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4 李伟东;;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适应研究[J];北京社会科学;2009年04期

5 李有科;从“民工背尸”的不同报道析媒体责任[J];新闻采编;2005年02期

6 孙晓先;蒋冰冰;王颐嘉;乔丽华;;上海市学生普通话和上海话使用情况调查[J];长江学术;2007年03期

7 夏历;谢俊英;;农民工的语言状况[J];长江学术;2007年03期

8 周茂川,郁炳隆;农民工报道:媒体还要做什么[J];传媒观察;2003年07期

9 胡书芝,罗忆源;社会失范:城市农民工的游民化倾向——武汉市农民工游民化问题调查[J];城市问题;2001年02期

10 韩燕;;媒体对“农民工议题”的建构方式及趋势[J];当代传播;2006年02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博士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兼职教授 陆铭 周群力 整理;[N];文汇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邵朝阳;澳门博彩语研究[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3年

2 郭风岚;宣化方言变异与变化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5年

3 钱正武;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6年

4 夏历;在京农民工语言状况研究[D];中国传媒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子华;贫困地区初中生阅读能力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2 曹义宏;农民工与城市居民的社会冲突[D];安徽大学;2003年

3 祝晓宏;包头鼻韵尾变异:15年后的再调查[D];南京大学;2005年

4 肖湘明;从批评语言学角度析中美媒体对撞机事件的报道[D];外交学院;2005年

5 布占廷;新闻报道中人际意义的批评性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6 丰帆;我国媒体对“农民工”报道的内容分析与话语探讨[D];暨南大学;2005年

7 梅国胜;弱势群体报道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8 李涛;新闻语篇的批评性分析[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9 栗平;新生代农民工教育需求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沈亚英;《人民日报》农民工报道研究(1988-2006)[D];西北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郅友昌,张晓燕;波利万诺夫及其语言学理论[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2 刘玉红;;流行语的通俗阐释[J];中国图书评论;2006年08期

3 郑青;;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分析网络语言[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7年07期

4 张竹莉;;浅析语码转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J];乌鲁木齐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5 姜君;;流行语之“流行”略论[J];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2008年09期

6 尹纪玲;;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谈禁忌语[J];经营管理者;2009年19期

7 李瑶;;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语码转换的社会语言学分析[J];知识经济;2010年23期

8 于翠红;;语码转换动因探析[J];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9 周向东;;陈原《社会语言学》学术价值谈——以称谓研究为标本[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1年02期

10 故韦明;;社会语言学是功能法的理论基础——与杨自俭同志商榷[J];山东外语教学;1983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建民;陈章太;;从我国语言实际出发研究社会语言学[A];语言文字应用研究论文集(Ⅰ)[C];1995年

2 李予军;;从社会语言学角度看城市化发展与语言的变迁[A];第二届城市科学论坛论文集[C];2006年

3 陈原;;论语文词典的推陈出新——应用社会语言学札记[A];语言文字应用研究论文集(Ⅱ)[C];2004年

4 陈原;;在文化背景接触下进行的语言接触——社会语言学札记[A];语言文字应用研究论文集(Ⅰ)[C];1995年

5 高静;路继伦;;The Changing FF rule in Tianjin Dialect[A];第六届全国现代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2003年

6 苏金智;;台港和大陆词语差异的原因、模式及其对策[A];语言文字应用研究论文集(Ⅰ)[C];1995年

7 韩玉华;;从应对形式看两性会话风格差异[A];第三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徐绍明;;军人制式称呼语浅析[A];第三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孙德金;;语言研究:拓展与突破——“2007·学术前沿论坛”北京市语言学会分论坛综述[A];和谐社会:社会建设与改革创新——2007学术前沿论丛(下卷)[C];2007年

10 余京辉;;港式中文对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影响及培训策略[A];第三届全国普通话水平测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杨永林;面向新世纪的社会语言学研究[N];中华读书报;2003年

2 李颖 罗静;国内首家社会语言学实验室在南京大学建立[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

3 驻苏记者陈韶旭通讯员罗静;实验室里研究“说话”[N];文汇报;2003年

4 马丽;汉语称谓研究十年[N];光明日报;2005年

5 孙梅芳 裴希婷;你今天说普通话了吗[N];洛阳日报;2005年

6 李奎邋实习生 郑静;市民说普通话有点“拗口”[N];南充日报;2007年

7 记者 赵丹丹;市领导赴南陵检查推普周开展情况[N];芜湖日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姚晓丹;多样化让语言更有活力[N];光明日报;2011年

9 俞玮奇 徐大明 南京大学文学院;国际双语学研讨会:展示双语学研究最新成果[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10 陈章太;我国当今语言生活的变化与问题[N];中国教育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周芹芹;汉语恭维回应语的社会语言学变异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哈申格日乐;现代蒙古语常用亲属称谓词的语义分析[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3 沈世s

本文编号:18062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18062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a03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