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主观性”研究的多维视角
本文选题:主观性 + 共时视角 ; 参考:《外语教学》2012年06期
【摘要】:随着语言研究越来越强调功能和意义,语言主观性问题备受关注,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研究,呈现多维性特征。本文从共时与历时、二元与三元对立视角对相关理论研究进行梳理和阐释,以便更清晰、更全面地理解语言的主观性问题,并以此说明"主观性"是一种复杂的语言现象。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对语言主观性的理解和对未来发展方向的看法,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一些思路。
[Abstract]:With more and more emphasis on function and meaning in language research, the subjectivity of language has attracted much atten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ynchronic and diachronic, dualistic and ternary opposites, this paper combs and interprets the relevant theoretical studies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subjectivity of language more clearly and comprehensively, and to explain that subjectivity is a complex linguistic phenomenon. On this basis,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his own understanding of the subjectivity of language and his views on the future direction of development, in order to provide some ideas for the follow-up study.
【作者单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外语系;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
【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认知语篇学研究”(项目编号:NCET-08-0818)的部分成果
【分类号】:H03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冯光武;;语言的主观性及其相关研究[J];山东外语教学;2006年05期
2 赵秀凤;;语言的主观性研究概览[J];外语教学;2010年01期
3 沈家煊;语言的“主观性”和“主观化”[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年04期
4 吴福祥;近年来语法化研究的进展[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年01期
5 刘瑾;;语言主观性概念探析[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玲玲;;视觉动词SEE语义演变的认知语用阐释[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2 李艳;;移就中的生命度等级转移规律[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3 罗主宾;;现代汉语“以A为B”凝固结构语义的认知分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4 高玲玲;张明;;语法化动因的再认识[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3期
5 孟晓慧;;“非常”谈[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6 贺学勤;;X-able形容词的主客观性及其语义分类[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7 张欢雨;;基于评价理论的朝核问题英语新闻报道的态度分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8 徐明星;;国内语法化研究评介[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1期
9 张旭;;程度副词“怪”和“够”的比较[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8期
10 杨丽梅;;论被字句的主观性[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叶文曦;;语义对立和语义同一[A];第六届汉语词汇语义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徐静;;换言连接成分类型及其语篇特点研究[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鲁素霞;;现代汉语中的“要不_1”和“要不_2”[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易美珍;;“我想”的语法化和功能分析[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邓兆红;;英汉指示代词“的”与“that”的语法化对比[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王伟;周卫红;;试论语法化理论在对比语言学中的应用——以英汉语篇中替代类型之对比研究为例[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王根;赵军;;中文褒贬义词语倾向性的分析[A];第三届学生计算语言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刘全升;姚天f ;黄高辉;刘军;宋鸿彦;;汉语意见型主观性文本类型体系的研究[A];第四届全国学生计算语言学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9 张霄军;;主观性语义特征及其在机器翻译中的应用[A];机器翻译研究进展——第四届全国机器翻译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邱闯仙;现代汉语插入语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张俊;对《红楼梦》中称呼语的所指和意图的研究:认知语用视角[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李秉震;汉语话题标记的语义、语用功能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郭红;基于第二语言教学的汉语语气范畴若干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董正存;汉语全称量限表达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李青;现代汉语把字句主观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王欣;汉日否定表达对比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莫启扬;语言中的时间性及其操作[D];西南大学;2011年
9 方清明;现代汉语名名复合形式的认知语义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10 谢白羽;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比较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文平;现代汉语“A而不B”格式的多角度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高健;与“半”相关格式的量范畴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赵桂阳;现代汉语“不是X的X”结构考察[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马晶晶;表人名词类词缀“X手”、“X者”、“X员”分析比较[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顾倩;现代汉语否定副词“不”“没(没有)”“别”的对比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韦宁杰;插入语的主观性探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田洁;现代汉语回声拷贝式“A就A”结构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张丽萍;“不要太”结构的语法化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9 刘喜瑞;“非X不可”句式的相关变式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姜丹丹;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插入语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灿龙;;一个濒于消亡的主观性标记词——想是[J];当代语言学;2009年01期
2 沈家煊;;汉语的主观性和汉语语法教学[J];汉语学习;2009年01期
3 魏在江;;隐喻的主观性与主观化[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4 文旭;黄蓓;;极性程度副词“极”的主观化[J];外语研究;2008年05期
5 文旭;伍倩;;话语主观性在时体范畴中的体现[J];外语学刊;2007年02期
6 刘瑾;;语言主观性的哲学考察[J];外语学刊;2009年03期
7 孙蕾;西方指示语研究的历史及现状[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8 冯光武;;语言的主观性及其相关研究[J];山东外语教学;2006年05期
9 王蕊;主观性在人称代词移用中的表现[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9期
10 沈家煊;语言的“主观性”和“主观化”[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建丽;;历时视角下情感隐喻的认知溯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2 王东海;张志毅;;现代汉语词汇语义共时研究的历时、历史视角[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3 沃尔夫冈·托伊贝特;;语料库语言学未来发展趋势(英文)[J];当代外语研究;2010年03期
4 高顺全;;“遍插茱萸”和“插遍茱萸”——兼谈修辞研究的历时视角[J];当代修辞学;2010年02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本文编号:18133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18133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