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歧义容忍度研究50年多维回顾与思考

发布时间:2018-05-02 12:28

  本文选题:歧义容忍度 + 二语习得 ; 参考:《外语界》2012年02期


【摘要】:本文对过去50年国内外歧义容忍度研究进行了多维回顾与思考。文章首先从心理学角度对歧义容忍度的界定、测量和相关变量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梳理,然后从"学"和"教"两个层面分析了歧义容忍度与二语习得关系研究的特点和问题。最后,文章对二语习得领域进一步开展歧义容忍度研究的价值、可行性和必须重点突破的问题进行了思考。
[Abstract]:This paper reviews and ponders the research on tolerance of ambiguity at home and abroad in the past 50 years. In this paper, the definition, measurement and related variables of ambiguity tolerance are analyz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sychology, and then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problem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mbiguity tolerance an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re analyzed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learning" and "teaching". Finally,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value, feasibility and key breakthrough of further research on tolerance of ambiguity in the field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作者单位】: 河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上海外国语大学研究生部;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编号11YJC740144) 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编号HB11WY007)的部分研究成果
【分类号】:H03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师保国;申继亮;许晶晶;;模糊容忍性:研究回顾、现状与展望[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8年04期

2 张素敏;;基于不同学习任务的外语歧义容忍度影响作用研究[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1年08期

3 王立非;认知风格研究及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J];山东外语教学;1998年04期

4 张庆宗;歧义容忍度对外语学习策略选择的影响[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年06期

5 张素敏;王桂平;;焦虑在歧义容忍度与英语学习成绩之间的中介作用分析[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年04期

6 张景焕;初玉霞;林崇德;;教师创造性教学行为评价量表的结构[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8年03期

7 申继亮;师保国;;创造性测验的性别与材料差异效应[J];心理科学;2007年02期

8 刘雪峰;张志学;;认知闭合需要研究评述[J];心理科学进展;2009年01期

9 杨晓莉;刘力;张笑笑;;双文化个体的文化框架转换:影响因素与结果[J];心理科学进展;2010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姜邱焰;项西国;;赖丁的认知风格理论与外语教学[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2 严晓月;;农村地区高中生英语阅读焦虑及应对策略[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12期

3 韦丽秋;;批判性阅读能力提升方法的应用[J];安顺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4 衣微娜;;模糊容忍度对非英语专业学生阅读能力的影响[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年09期

5 李玲;;场独立与场依存型认知风格对外语学与教的启示[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年03期

6 李鹏姝;;歧义容忍度认知风格对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的启示[J];才智;2012年14期

7 李二龙;;歧义容忍度对英语阅读理解的影响和启示[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8 赵琴娟;;歧义容忍度与英文写作成绩的关系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年05期

9 莫新语;;近十年外语学习风格实证研究综述[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10 王金珠;;中学生英语学习中歧义容忍度与性别研究[J];成功(教育);201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CLEAR AND AMBIGUOUS:EMPLOYEES ALWAYS JUDGE THE FAIRNESS BASED ON THE CLEAR AND ACCURATE INFORMATION?[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王沁;思维风格、听力学习策略与学业成绩[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李郁;意识学习与学习策略使用的相关性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3 孙远路;西南民族地区中学教师工作胜任力主要构成因素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4 高地;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5 王雪梅;英语专业研究生学术能力的认知情感阐释与多维发展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6 张凤华;模糊决策中决策偏好的情景依赖性[D];西南大学;2010年

7 王懿;英语写作过程中模糊容忍度、焦虑和策略的关系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8 曹欢;知识作业效率解析[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9 张素敏;输入加工法的初始和迁移效应[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红霞;对大学生感知学习风格及其与英语学习相关性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艳红;大学生英语学习过程中歧义容忍度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丁怡;非英语专业研究生学习风格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黄师兰;审慎—冲动型认知风格对英语学习者口语表现的影响[D];南昌大学;2011年

5 周美心;场认知风格对英语学习者阅读策略及其两种阅读题型成绩的影响[D];南昌大学;2010年

6 张爱华;高职院校学生英语学习风格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7 李利芳;师范专科院校英语专业学生认知风格和英语写作策略关系的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8 刘延平;认知闭合需要与后悔对承诺续扩的影响[D];河南大学;2011年

9 郑静静;场依存/场独立的认知风格对语言测试成绩的影响[D];西南大学;2011年

10 韩春慧;人际好奇的电生理证据及其影响因素[D];西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师保国;申继亮;许晶晶;;模糊容忍性:研究回顾、现状与展望[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8年04期

2 申继亮;从跨文化比较看我国创造性人才培养[J];中国人才;2004年11期

3 王大青;第二语言学习中的模糊容忍分析[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4 秦晓晴;;第二语言学习策略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意义[J];国外外语教学;1996年04期

5 黄冬梅;;外语阅读焦虑与模糊容忍度的相关性研究[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11期

6 张景焕,张广斌;中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特点研究[J];当代教育科学;2004年05期

7 王立非;认知风格研究及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J];山东外语教学;1998年04期

8 张庆宗;歧义容忍度对外语学习策略选择的影响[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年06期

9 余心乐;关于中国英语本科学生学习风格的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7年01期

10 秦晓晴;第二语言习得中认知方式研究的现状[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许晶晶;申继亮;;创造性测验材料的差异性初探[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茜;杨梅;;歧义容忍度在二语习得中的研究[J];攀枝花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2 周平,张吉生;论二语习得研究与外语教学的互动关系[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年02期

3 文秋芳;微变化研究法与二语习得研究[J];现代外语;2003年03期

4 易金兰;语言负迁移现象及其对二语习得的双面影响[J];湖北农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5 杜小红;从母语习得谈二语习得中的语言输出问题[J];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基础英语教育);2003年01期

6 张红霞;语法听写——在课堂互动和显性二语知识练习中学习写作[J];课程.教材.教法;2004年09期

7 李炯英;;二语学习策略的多元分析及其对外语学习的影响[J];江苏外语教学研究;2004年01期

8 马英;;词汇组块理论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12期

9 陈三东;试论母语对二语习得的促进作用[J];伊犁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10 刘建芳;;适当的词汇学习策略有助于词汇的学习(英文)[J];语文学刊;2005年2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易静;;从系统功能语法角度分析阅读理解错误[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宋雪松;文旭;;二语习得中的概念整合模式[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3 吴慧;;从输入到输出的习得过程及其心理机制分析[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九辑)[C];2011年

4 彭昆湘;;语法在我国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地位演变及其启示[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英语专辑)[C];2006年

5 伍志辉;;交互作用的认知语言学研究[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6 李慧杰;秦怡;;外国教师与中国教师教授儿童英语之对比分析[A];第六届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7 齐秀坤;赵咏;;母语的负迁移对英语学习者写作的影响[A];高教科研2006(中册:教学改革)[C];2006年

8 冯伟伟;;影响中小学英语教育的几个“融合”之势[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七辑)[C];2010年

9 赵凌;;文化的标记性研究[A];第六届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10 陈万会;;心理词汇的表征与二语词汇习得中的跨语言影响[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山西财经大学经贸外语学院 赵建会;母语迁移和二语习得关系之我见[N];山西经济日报;2011年

2 本报记者 邓飞;早教:别变成为家长定制的陷阱[N];中国经济导报;2011年

3 岳阳师范学院 曾葡初;“二语教学”与“外语教学”没有本质区别吗?[N];光明日报;2001年

4 陈琳;外语学科中的辩证法[N];中国教育报;2003年

5 受访嘉宾:薛毅: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 袁洪庚:兰州大学外语学院副院长 主持人:本报记者 王佳欣;外语教材:是否要原汁原味[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4年

6 缪迅;英语教学“一条龙”要舞起来[N];文汇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戴运财;二语习得中的个体差异[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钟书能;中国英语学习者英语名词化习得的认知语言学实证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5年

3 武和平;以汉语为母语的英语学习者习得英语进行体标记的优选论解释[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6年

4 徐璐;课堂教学中的动机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5 张宁宁;英语时体习得中的类比运用:中国非英语专业学生案例调查[D];复旦大学;2009年

6 丰国欣;第二语言认知协同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谢元花;中国学习者对英语提升谓词的习得:语义启动和句法启动的综合分析模型[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9年

8 暴丽颖;英语作为外语的学习环境中的语言石化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9 杨滢滢;二语习得中的形式与意义关联[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10 郑超;IP外名词性结构及其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初始重组[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文慧;情感过滤对二语习得输出过程的作用[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2 郭文琦;二语习得中情感因素与英语口语教学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7年

3 李瑛;基于二语习得理论的中学英语课堂教师话语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08年

4 侯伟;词汇呈现方式对儿童汉语词汇习得的影响[D];山东大学;2008年

5 范荣廷;母语迁移对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影响[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胡振波;不同层次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第二语言词汇习得相关因素实证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7 陈声威;产出性练习在二语习得中的作用[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2年

8 王正胜;中国学生对英语Tough结构的习得[D];大连海事大学;2004年

9 朱恒华;计算机技术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10 黄小艳;中国学生英语心理动词习得中的参数重置[D];武汉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8339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18339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bc0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