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Searle间接言语行为理论与诗歌隐喻哲学

发布时间:2018-05-24 01:20

  本文选题:言语行为 + 诗歌隐喻 ; 参考:《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06期


【摘要】:言语行为理论是语言哲学研究的重要范畴,也是语用学产生的基础和核心内容。美国语言哲学家Searle继承并发展了英国哲学家Austin的言语行为理论(SAT),提出了著名的间接言语行为理论(ISAT)。从间接言语行为理论的视角探究诗歌隐喻,旨在揭示诗歌所表达的字面意义和言外之力及诗歌隐喻哲学思想,从而更好地欣赏诗歌的优美。
[Abstract]:Speech act theory is an important category of linguistic philosophy, and also the basis and core content of pragmatics. American language philosopher Searle inherited and developed the speech act theory of British philosopher Austin and put forward the famous indirect speech act theor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direct speech act theory, the purpose of exploring poetic metaphor is to reveal the literal meaning and the force of words expressed in poetry, as well as the poetic metaphorical philosophy, so as to appreciate the beauty of poetry better.
【作者单位】: 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海南大学旅游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研究项目(12YJCZH093) 海南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Hjjg2013-01) 海南大学校级教育教学研究课题hdjy1213 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术论坛科研课题(YH2013011008)
【分类号】:H03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范方俊;;中西比较诗学的对话危机及诗学话语转型[J];江淮论坛;2013年02期

2 李玲;;一沙一世界 一花一天国——布莱克《天真的预言》汉译的文化解读[J];外国语文;2010年05期

3 段开成;舍尔的言语行为理论[J];外语教学与研究;1988年04期

4 何莲珍;论塞尔的言语行为理论[J];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蒋九愚;《禅林宝训》禅修思想述评[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6期

2 刘瑞瑞;王广华;;徐志摩笔下的英国形象[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3 杨晶;刘景霞;林俐;;从隐喻的角度分析语篇的衔接与连贯[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4 高明;;论佛教文化对“三言”语言艺术的渗透[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5 汪海波;薛澄岐;佘醒;郭会娟;;图形用户界面的隐喻设计研究[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6 张勇;;诗情与道性[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7 张艳;;平原上的小草花——李佩甫小说中“花”的意象分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4期

8 张慧;崔岩;;标志符号和语言的隐喻认知推理过程相似性分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4期

9 王雪孺;;《雪夜林边驻脚》的认知文体分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1期

10 张东方;张广亮;;浅析隐喻在诗歌中的修辞功能[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徐超;毕玉德;;面向自然语言处理的韩国语隐喻知识库构建研究[A];中国计算语言学研究前沿进展(2009-2011)[C];2011年

2 胡佳;;普通法汉词典新增文化义项的参考原则与模式[A];第二届全国双语词典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辞书学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C];1996年

3 王仁强;;汉英词典词类标注与译义的对称性研究——兼评《ABC 汉英大词典》的词类标注与译义[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6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5年

4 姚喜明;毛瑞蓓;;概念整合与动物习语的翻译[A];译学辞典与翻译研究——第四届全国翻译学辞典与翻译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庄丽媚;;当代语言哲学的隐喻研究及其意义[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高贞;;名词化与语法隐喻[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7 高军;;隐喻与英语学习词典中一词多义词汇的释义[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6年

8 林雄奇;;Halliday语法隐喻的诗性功能[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姜向荣;;小说语言形象变异与语境适应[A];文学语言理论与实践丛书——辞章学论文集(上)[C];2002年

10 金尚理;;逍遥:庄子人学思想解读[A];《国学论衡》(第四辑)[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俊;对《红楼梦》中称呼语的所指和意图的研究:认知语用视角[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张雷;黎语志强话参考语法[D];南开大学;2010年

3 邵颖涛;冥界与唐代叙事文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孙敏明;庄子“游”的人生哲学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5 宋新娟;中医传统图式符号审美及应用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6 陈明达;多样性与有限性[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赵娜;北宋“文字禅”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8 稂荻;无尽的现象圆融[D];吉林大学;2011年

9 李谷乔;唐代高僧塔铭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漆捷;意会知识及其表达问题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德美;球赛新闻报道中战争隐喻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苏珊珊;俄汉语直线型空间维度词的对比分析[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黄雪;俄汉语词汇理据性对比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平;方干及其诗歌论稿[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徐文姣;“以水取譬”—从认知角度考察汉语中“水”的概念隐喻[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顾铮;英汉比喻类颜色词语对比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黄圆圆;《老友记》幽默对白的语用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刘泉;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9 王晓东;从以知语言学角度谈新闻英语中隐喻的翻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10 沈炜;从美联理论的角度分析侍意隐喻的作用及其理解过程[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John Searle、黄衍将来上外讲学[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2 Zhao Yingji;;A Review on the Evolution and Development of Searle's Philosophy of Mind[J];学术界;2013年12期

3 韩静静;;Searle间接言语行为理论探析[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9年04期

4 卢丹怀;;塞尔[J];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1984年09期

5 John R.Searle;On Philosophy of Cognitive Science——A Lecture at Shanghai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6 顾曰国;John Searle的言语行为理论:评判与借鉴[J];国外语言学;1994年03期

7 孔玉华;;Searle的言语行为理论浅释[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8 张丽杰;;Austin与Searle的言语行为理论[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9 俞如珍;;Searle对言语行为的分类[J];山东外语教学;1989年04期

10 顾曰国;John Searle的言语行为理论与心智哲学[J];国外语言学;199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Zhang Jianjun;;A Sketch of Methodology of Logical Actionism[A];2007年全国现代逻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本文编号:19271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19271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cd0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