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当代电视剧剧名的语言学研究
本文选题:电视剧剧名 + 语音 ; 参考:《曲阜师范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摘要】:电视剧作为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已然成为大众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娱乐消遣方式。在电视剧数量爆增、传媒方式多样化的今天,一个新颖别致有个性的剧名成为吸引观众、提高收视率的不二法宝。同时电视剧剧名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是语言学研究范围的一员。本文以我国当代(1958—2013)大陆电视剧剧名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三个时期,即“80年代前”、“80至00年代”、“00年代至今”进行研究,主要采用定性和定量、共时和历时、对比和分析两两相结合的方法,用图表的形式,直观呈现这三个时期内的剧名的发展变化情况,然后在描写和解释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出剧名在这三个时期内的命名特点,从而展现我国大陆当代电视剧剧名的发展全貌,以期提出一些对以后剧名命名有实际指导意义的建议。通过研究发现:语音上,剧名不是越短越好,四音节剧名独具优势,出现了多音节化倾向;善用叠音形式,增加剧名音乐美;音步组合继承传统诗文规律,使剧名节奏分明、朗朗上口。词汇上,除基本词汇外,剧名词汇构成类型丰富,有行业词、历史词等九种;剧名在不同时期出现了不同的高频词汇;新世纪剧名还出现了特有的标记式词汇。语义上,总结出了剧名在三个时期出现的九种语义突显类型;第二三时期的剧名还出现了语义超常搭配现象。语法上,短语形式的剧名独占鳌头,其中的偏正结构比例最大,句子形式的剧名在第三时期发展迅猛;第三时期的剧名出现了明显的结构类似现象,剧名雷同严重。修辞上,修辞格的运用随着时期的发展不断增多,不同修辞格在剧名中具有不同的修辞功能。
[Abstract]:As an important art form, TV play has become an indispensable entertainment in the daily life of the masses. As the number of TV series explodes and the media style is diversified, a novel and unique play name has become a magic weapon to attract viewers and improve ratings. At the same time, as a special language phenomenon, TV play name is a member of linguistic research. This article takes the Chinese contemporary drama name 1958-2013 as the research object, divides it into three periods: "before the 1980s", "from the 1980s to the 2000s", "from the 2000s to the present", mainly by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synchronic and diachronic. Comparison and analysis of the method of pairwise combination, using the form of charts, visual present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hree periods of the situation, and then on the basis of description and interpretation of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This paper sums up the naming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rama names in these three periods, thus show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ntemporary TV plays in mainland China, in order to put forward some practical suggestions on the naming of the plays in the future. Through the research, it is found that the title of the play is not the shorter the better, the four-syllable plays a unique advantage, and has a multi-syllable tendency; make good use of the repetition form, increase the musical beauty of the title; the combination of phonetic steps inherits the traditional laws of poetry and prose, so that the name of the play has a distinct rhythm. A long mouth. In terms of vocabulary, apart from the basic vocabulary, there are nine types of words of drama name, such as industry words, historical words, etc. In different periods, there are different high-frequency words in play names, and there are special tagged words in new century plays names. In terms of semantics, nine types of semantic salience appeared in the three periods of play name, and the phenomenon of semantic supernormal collocation appeared in the second and third period. Grammatically, the title of phrase form dominates, in which the proportion of biased structure is the largest, the name of sentence form develops rapidly in the third period, and the title of the third period has appeared obvious structural similar phenomenon, the name of the play has the same serious similarity.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eriod, different figures of speech have different rhetorical functions.
【学位授予单位】:曲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H136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祁庆倩;;现代汉语心理动词的内部时间结构[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2 杨晓黎;;传承语素:汉语语素分析的新视角[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3 汪红艳;开启之功 创新之力——略论汉语语法学的草创与革新[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4 蒋美丰;;充分把握原文 有效落实译文[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11期
5 严芳;;浅谈对外汉语中离合词的教学[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4期
6 薛凤生;;动补结构否定形式小议[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8期
7 李锦;;《三国志平话》的程度副词研究[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1期
8 刘旭;;浅论“X门”的结构特征[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6期
9 苏久;石珍;;“xx门”引起的关于类词缀一点思考——关于汉语外源类词缀的一点思考[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9期
10 李光宇;;现代汉语表人名词类词缀浅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思洁;;形合与意合的哲学思辨[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2 杜衡;李林霞;;技术特征团和外延比较法——对修改超范围的判断方法小议[A];专利法研究(2009)[C];2010年
3 龚千炎;;现代汉语的时间系统[A];语言文字应用研究论文集(Ⅱ)[C];2004年
4 靳光瑾;郭曙纶;肖航;章云帆;;语料库加工中的规范问题——谈《信息处理用现代汉语词类标记集规范》[A];语言文字应用研究论文集(Ⅱ)[C];2004年
5 严春美;郭熙铜;陈晓东;;基于电子病历的智能诊断系统研究[A];2011年全国电子信息技术与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6 陆丙甫;;全球化和汉语的优化[A];语文现代化论丛(第七辑)[C];2006年
7 李艳娇;杨尔弘;;基于动态流通语料库的连词考察[A];第五届全国青年计算语言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8 武宏琛;;现代汉语疑问代词非疑问用法研究述评[A];第五届北京地区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2年
9 刘毓容;;预设与变异在文学作品中的实现途径[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语文建设卷2)[C];2013年
10 张未然;;基于语料库的汉语词法能产性量化研究——以“儿、子、性、化、家”的派生为例[A];第八届北京地区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生论坛文集上[C];201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颖玉;基于语料库的欧化翻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王用源;汉语和藏语复音词构词比较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王艳红;美国黑人英语汉译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彭懿;英汉肤觉形容词的认知语义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5 龙又珍;现代汉语寒暄系统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6 王俊;现代汉语离合词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7 刘志富;现代汉语领属性偏正结构及其相关句法现象[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8 任敏;现代汉语非受事动宾式双音复合词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9 孟德腾;现代汉语嵌入式预制语块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10 林新宇;汉语和韩国语话题句对比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晶晶;表人名词类词缀“X手”、“X者”、“X员”分析比较[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石娜;从形合意合角度比较《傲慢与偏见》两译本[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张友学;句首介词“在”的隐现及其对外汉教学的启示[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姜丹丹;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插入语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焦阳;现代汉语类词缀“坛”、“界”、“圈”比较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邹莹洁;长沙店名的社会心理修辞探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7 艾小艳;英汉左移位构式的认知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邬述法;《九章算术》虚词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刘静;山西大同方言的实词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10 王宣予;中高级阶段越南留学生汉语“得”字补语句习得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9430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19430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