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现代汉语劝说言语行为研究

发布时间:2018-06-13 01:19

  本文选题:劝说 + 言语行为 ; 参考:《黑龙江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摘要】:劝说言语行为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对于这种威胁听话人消极面子的交际行为,我们有必要对其进行语用研究,以实现得体有效的交际,维系交际者之间和谐的人际关系。我们立足于动态交际中的劝说言语行为,描写了交际的特征和角色,并对劝说言语行为进行了界定和分类。通过对语料的观察和分析,我们按照劝说过程的时间顺序,将劝说言语行为的话语结构序列分为准备性话语语列、正式劝说语列和补充性话语语列三个部分,并详细阐释了每个部分的具体内容。我们尝试从社会心理的角度解释劝说言语行为的语用策略。劝说言语行为的实现需要交际双方协作完成,我们以局部会话的相邻对为单位对劝说言语行为的应对模式进行了探讨,根据听话人对劝说行为反馈的最终结果,将劝说言语行为的应对模式分为接受劝说和拒绝接受劝说两种模式。最后,我们从影响劝说言语行为实现的因素入手,总结了影响劝说言语行为的语境因素和人际等因素,为劝说者的语言表达形式和劝说对象对劝说内容的理解提供理据。
[Abstract]:Persuasion often occurs in daily life. It is necessary for us to conduct pragmatic research on this kind of communicative behavior which threatens the hearer's negative face in order to achieve proper and effective communication and maintain harmonious interpersonal relations between communicators. Based on the speech act of persuasion in dynamic communication, we describe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roles of communication, and define and classify the speech act of persuasion. Through the observ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corpus, according to the time sequence of the persuasion process, we divide the discourse structure sequence of the speech act of persuasion into three parts: preparatory discourse, formal persuasion and supplementary discourse. And explained the specific content of each part in detail. We try to explain the pragmatic strategies of speech act of persuas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cial psychology. The realization of speech act of persuasion needs the cooperation of both sides of communication. We discuss the coping mode of speech act of persuasion based on the adjoining pair of local conversation, according to the final result of the feedback of persuasion behavior. The coping mode of speech act of persuasion is divided into two modes: accepting persuasion and refusing to accept persuasion. Finally, starting with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realization of persuasion speech acts, we summarize the contextual factors and interpersonal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speech acts of persuasion, so as to provide the motivation for the language expression form of persuasion and the understanding of persuasion content by the persuasion object.
【学位授予单位】:黑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H13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龙青然;言语行为行业特色探析[J];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1期

2 李正义;汉英言语行为中的言外之意[J];中国成人教育;2003年01期

3 孙淑芳;俄语强迫言语行为研究初探[J];中国俄语教学;2003年01期

4 钱乐奕;中英道歉言语行为之比较[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5 凌来芳;中英请求言语行为策略选择之比较[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6 唐善生;褒扬、恭维与讽刺言语行为构成分析[J];修辞学习;2003年04期

7 白晓明;调节性言语行为与委婉的语用效果[J];修辞学习;2003年06期

8 朱跃,李家玉;中英商业购物中“拒绝”言语行为对比研究[J];外语教学;2004年01期

9 吴淑琼,樊葳葳;英汉批评言语行为策略对比研究[J];外语教学;2004年02期

10 王俊;浅谈日常交际中英汉言语行为的差异及其文化内涵[J];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咪咪;;批评言语行为中日对照研究——以电视剧为题材[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2年会论文集[C];2012年

2 林大津;;论言语行为“得体性”探讨中的概念混乱[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2年会论文集[C];2002年

3 郑立华;;试论言语行为的社会意义[A];中国社会语言学(2004年第2期)[C];2004年

4 叶华;;医生言语行为浅析[A];2008年浙江省神经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5 唐炎;龚坚;郭礼;张新;;基于言语行为的体育教师课堂角色的实证研究[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6 晏小萍;;性别、权势与礼貌策略在汉语请求、拒绝言语行为中的表现[A];中国社会语言学(2004年第2期)[C];2004年

7 陈俊;张积家;张艳辉;;教师管教言语行为语效的比较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8 胡友信;;“THANK YOU”用语的言语行为与作用[A];外语语言教学研究——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第十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9 黄永红;;群体文化和个体文化在言语行为中的体现[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孔慧;;哈贝马斯论塞尔的《意义、交往及表现》[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7)[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李军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应用语言学系;社会环境与社交语料:语用学根基之所系[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2 美国著名哲学家 罗格斯大学哲学系教授 罗格斯大学认知科学研究中心执行主任 厄尼·勒坡尔 美国哲学家 认知科学家 马修·斯通;语义与语用[N];光明日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文兵;汉英维护言语行为[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唐礼勇;中国人言语行为的社会学分析[D];浙江大学;2006年

3 关英明;现代汉语致歉言语行为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4 王蕊;汉语“说”类言语行为标记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5 尚晓明;人和世界语境中的言语行为建构与透视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6 谢龙新;文学叙事与言语行为[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7 赵明炜;会话的交互言语行为模式[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8 段芸;言语行为语力的认知语言学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9 崔蓬克;言语行为视角下的政府微博语言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10 曾莉;非规约间接否定:作为语用策略的言语行为[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0119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2011971.html

上一篇:有口皆碑,再接再厉  
下一篇:博客写作研究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b04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