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英数量范畴的认知对比分析
本文选题:象似律 + 图式认知 ; 参考:《外语学刊》2012年01期
【摘要】:汉语中的数量范畴自成一统,不仅兼顾名量、动量和事量,而且对周边的语法产生影响。量词在部分事件句中的强制性和非强制性倾向,证明它对名词语义的补充和对动词义类的划定。英语中的同步概念名量上绰绰有余,但在动量和事量上却显得不足,不可数的可延展性或可复制性导致动作论元的开放搭配以及动作内涵的量化不足。
[Abstract]:The category of quantity in Chinese has its own unity, which not only takes into account the nominal quantity, momentum and event quantity, but also has an influence on the grammar around it. The compulsive and non-mandatory tendency of classifier in some event sentences proves that it complements the semantic meaning of nouns and delimits the category of verb meanings. There is more than enough synchronous concepts in English, but not enough in terms of momentum and quantity of events. The extensibility or replicability of the uncountable results in the open collocation of action arguments and the insufficient quantification of action connotations.
【作者单位】: 南京财经大学;
【基金】:美国加州大学项目“汉英语写作认知对比”(P-1-03332)的阶段性成果 江苏政府留学奖学金资助
【分类号】:H146;H31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王寅;标记象似性[J];外语学刊;1998年03期
2 李宇明;论空间量[J];语言研究;1999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杜道流;指称、陈述理论及其对上古语法研究的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2 阮绪和;形名偏正结构的语法功能[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3 冯鸣;英语表持续时段的for短语和汉语时量词语的比较[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4 王葆华;同动式论略[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年03期
5 周国光,黎洪;现代汉语制作动词的配价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6 熊仲儒;;致使的语音实现及其句法蕴含[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7 方小中;定中结构研究综述[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8 杨峥琳;刘倩;;离合词中时量补语位置探析——从“结了十年婚”说起[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9 傅惠钧;《儿女英雄传》选择问句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S1期
10 吕长凤;现代汉语三音节词的词类分布及其语法特征[J];北方论丛;2005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田长生;;浅谈《论语》中的复叠现象[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阮绪和;;江西武宁(上汤)话的程度副词“死、几、蛮”[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3 应学凤;;国内语言符号任意性与象似性之争[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魏亮珍;;浅析《吕梁英雄传》中的“给”[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周小婕;;数词研究综述[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王安琛;;试论“V—V”结构[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王安琛;;重叠式动补短语的句法语义分析[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应学凤;;国内象似性研究动态[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刘淑艳;;英语not和汉语“不”的句法特征对比研究[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方芳;李斌;;基于语料库的数量名短语识别[A];第三届学生计算语言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云霞;万荣方言语法研究[D];厦门大学;2002年
2 王志军;英汉被动句认知对比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3 徐默凡;现代汉语工具范畴的认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4 聂仁发;现代汉语语篇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5 樊中元;现代汉语一名多量现象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6 延俊荣;给予句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7 潘文;现代汉语存现句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8 周统权;汉语动词配价理论及其神经心理机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9 李晟宇;呢字疑问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10 尚新;语法体的内部对立与中立化[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仲崇涛;类指现象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1年
2 黄兵;有标记数量结构[D];安徽师范大学;2005年
3 胡玉华;《世说新语》助动词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4 冯凌云;现代汉语主谓谓语句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1年
5 徐云知;近20年语感及语感教学问题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1年
6 宋洪民;李贤的语言观[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7 关永平;英语的象似性及其语言认知意义[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8 唐春英;英汉歧义现象对比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9 彭文芳;元代量词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10 程凯;汉语是非疑问句的句法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胡壮麟;美国功能语言学家Givón的研究现状[J];当代语言学;1996年04期
2 王寅;论语言符号象似性[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9年05期
3 张辉,蔡辉;认知语言学与关联理论的互补性[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4 徐盛桓;;“成都小吃团”的认知解读[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5 江晓红;;语用研究的认知语言学视角[J];中国外语;2006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陆俭明;;数量词中间插入形容词情况考察[A];第二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1987年
,本文编号:20924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20924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