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序事与叙事——中西不同的话语修辞方式

发布时间:2018-08-13 09:46
【摘要】:正人类作为历时性存在是在不断制造、言说事件中生存的,无怪巴特把人视为"叙事的动物"。当代美国批评家费伦又把叙事视为"修辞的叙事"即"某人在特定场合出于特定目的向某人讲述某事的发生"。①其实两千多年前,中国至圣先师孔子就有"言不顺则事不成"、"言之无文,行而不远"等对事的修辞言说。由此看来,如
[Abstract]:As a diachronic existence, the human being is constantly created and survives in the event, and it is not strange that Bart regards man as a "narrative animal". Fellen, the contemporary American critic, also regards narration as a "rhetorical narrative," that is, "someone told someone about something happening to someone for a specific purpose on a particular occasion." in fact, more than two thousand years ago, Confucius, the most sacred teacher in China, had such rhetorical statements as "when words are not obedient, things cannot be done", and "words are not written, but deeds are not far" and so on. From this point of view, such as
【作者单位】: 聊城大学文学院;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
【基金】:山东省艺术科学重点项目:本事迁移理论与中国诗歌发展,编号2012192
【分类号】:H0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婉童;;自主-依存框架下移就辞格的认知研究[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2 亓海峰;;地名中的修辞现象——以胶辽官话村庄地名为例[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3 王丽;;百年中国电影片名语言特点刍议[J];惠州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4 周斌;;论车贴标语的修辞运用及现状[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年05期

5 张文焕;;论比喻的美学功能[J];学周刊;2011年11期

6 鲍晓娴;;回环往复,说清关系[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0年09期

7 何燕;;从语域角度分析“咱们”一词的运用[J];大舞台;2011年08期

8 王军彩;;论演讲的语言艺术[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年02期

9 谢孝兰;;相声、小品语言的陌生化与适应性[J];社会科学家;2011年06期

10 黎煜;李小莉;;浅谈大学语文的修辞技巧[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年2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徐广洲;;语言表达中的强色彩修辞方式[A];修辞学新视野——汉语修辞与汉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李廷扬;;从比喻的内涵和外延看修辞的本质[A];修辞学新视野——汉语修辞与汉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孙建友;;《实用汉语修辞·修辞方式》存在的问题——兼与姚殿芳、潘兆明二位先生商榷[A];文学语言理论与实践丛书——辞章学论文集(下)[C];2002年

4 黄加亮;;论民谣的修辞方法[A];江西省语言学会第五届会员大会暨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5 李少丹;;林语堂散文幽默语言的修辞探析[A];论闽南文化:第三届闽南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5年

6 李熹明;;借代辞格研究综述[A];江西省语言学会第五届会员大会暨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7 周建民;;广告语体与文艺语体的相互影响渗透[A];文学语言理论与实践丛书——辞章学论文集(下)[C];2002年

8 张良军;;英汉仿拟造词研究[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郑颐寿;;简评台湾修辞学研究之“广”与“深”[A];文学语言理论与实践丛书——辞章学论文集(下)[C];2002年

10 王勇卫;;简析酒语词语义的生成和修辞认知[A];福建省辞书学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栾妮;《红楼梦》中的修辞造词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2 乔俊杰;李善《文选注》修辞训诂研究[D];安徽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伟伟;论“引用”修辞方式的语篇功能[D];复旦大学;2010年

2 田怡俊;翻译中的诗性思维范式研究[D];江南大学;2009年

3 魏爽;汉语俗语修辞探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9年

4 雷颜丽;乔叶散文的修辞探析[D];漳州师范学院;2012年

5 陈永敬;排比的构成特征及排比项数限制的心理机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6 阿丽玛·阿布都卡德尔;柯尔克孜谚语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09年

7 周婉;汉语身心感受的表述形式及其构成机制的认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8 刘佳淼;张弓《现代汉语修辞学》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7年

9 戴静;同义避复及其艺术探析[D];湘潭大学;2006年

10 徐莹莹;论通感辞格产生的基础及类型[D];长春理工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1806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21806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5ee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