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视阈下的林纾现象解读
[Abstract]:Based on the theory of Pierre Bourdieu's cultural capital, this paper applies the sociological approach to translation studies, focusing on the reflection of cultural capital in the translation of Lin Shu, a representative figure in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and its influence on the translation practice of Lin's translated novels. Translation is closely related to society, power and culture.
【作者单位】: 辽宁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基金】:2013年辽宁经济社会发展基金项目“文学翻译中的文化误读探析与对策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编号2013tstkwx-07)
【分类号】:H05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燕谷;文化资本[J];读书;1995年06期
2 张俊才;;林纾文化立场的再认识[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3 王岳川;布迪厄的文化理论透视[J];教学与研究;1998年02期
4 朱伟珏;“资本”的一种非经济学解读——布迪厄“文化资本”概念[J];社会科学;2005年06期
5 胡牧;;翻译研究:一个社会学视角[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年09期
6 郭建辉;;翻译的社会学研究:问题及定位[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7 杨柳;文化资本与翻译的话语权力[J];中国翻译;2003年02期
8 李红满;;布迪厄与翻译社会学的理论建构[J];中国翻译;2007年05期
9 王悦晨;;从社会学角度看翻译现象:布迪厄社会学理论关键词解读[J];中国翻译;2011年01期
10 陆建德;;不妨略剖卖文钱——“企业家”林纾与慈善事业[J];中国企业家;2008年18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江三良;;创业氛围:不同地区企业创生行为差异新解[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2 邵毅;;女性身份的构建与本土文化身份的塑造——中国20世纪文学翻译中女性形象探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3 虞宝桃;;论大学院系领导与管理过程中的互动[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4 张杰;;多元系统论视角下的鲁迅异化翻译理论[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5 陈丽;;偶尔露峥嵘——权力话语理论与胡适译《最后一课》[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6 张卫萍;;从译者风格看《红楼梦》的文化意象翻译[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7 张淑萍;张红;易佳;;对陕西关中农村王上村草莓协会的社会学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4期
8 易佳;张淑萍;;论农村妇女的文化资本[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5期
9 曹飞;;社会权利交换视角下的农民工组织维权[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31期
10 张德让,翟红梅;论译语文化与文本选择[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孔燕;;从文化角度看译者主体性的发挥[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第二辑[C];2011年
2 许勃潮;;论贵州京剧院文化管理体制改革[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肖辉;孙文胜;;论农民工的普法及法律援助[A];创新·发展·和谐——河北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8年
4 刘军;David Willer;Pamela Emanuelson;;强制关系:理论模型及实验检验[A];2011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创新”论坛论文集[C];2011年
5 晏鹰;朱宪辰;;理解诺斯制度分析理论的变化[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6 徐湘林;;政治发展、政治变迁与政策过程——寻求研究中国政治改革的中层理论[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多元文明与公共政策”政治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4年
7 李瑶;;A Review on Audio-visual Translation Studies[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二辑)[C];2008年
8 何威;;QMC研究初探[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9 周敏浩;刘彦蕊;;社会变迁的基本理论范式与表现形式评述[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10 郭尚兴;;汉英文化类辞典编纂要端举论——以《汉英中国哲学辞典》为例[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6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道宇;课程效能生成的原理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陆秀英;中国当代翻译文学系统中主体间关系的生态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高玉兰;解构主义视阈下的文化翻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王厚平;美学视角下的文学翻译艺术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张洁;上海市郊公办学校学生来源的多样性对教育的影响与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丁楠;高管团队社会网络、运作过程与绩效间关系研究[D];江苏大学;2010年
7 罗力;信任和关系承诺对第三方物流整合与绩效的影响[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8 李长娟;社会性别视角下乡村女教师生涯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刘珊珊;新民·新知·新文化:《新民丛报》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郭薇;政府监管与行业自律[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韩芳;从翻译标准的变化看译者主体性的变化[D];河北大学;2009年
2 马晶晶;表人名词类词缀“X手”、“X者”、“X员”分析比较[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彭双双;社会转型期我国利益矛盾的政治协调机制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4 刘菲菲;论林语堂英译《浮生六记》的审美再现[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周思谕;清末民初对《福尔摩斯探案集》的译介[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王欢;库克的交换网络思想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7 王冰;《红楼梦》中茶”相关行为映射译者风格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8 赵泓;聋人大学生身份认同与社会适应的关系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崔芳;孤独症儿童教师职业认同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李丽;论互动性重要他人对小学生道德社会化的影响[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宁;文学经典的构成和重铸[J];当代外国文学;2002年03期
2 袁莉;文学翻译主体的诠释学研究构想[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3 吕俊;翻译学:解构与重建——论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对翻译学的建构性意义[J];外语学刊;2002年01期
4 俞佳乐;翻译的文艺社会学观[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年05期
5 胡牧;;翻译研究:一个社会学视角[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年09期
6 武光军;;翻译社会学研究的现状与问题[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7 杨柳;文化资本与翻译的话语权力[J];中国翻译;2003年02期
8 屠国元,朱献珑;译者主体性:阐释学的阐释[J];中国翻译;2003年06期
9 李红满;;布迪厄与翻译社会学的理论建构[J];中国翻译;2007年05期
10 邢杰;;译者“思维习惯”——描述翻译学研究新视角[J];中国翻译;2007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洪建华;;浅析“意识形态决定论”及其局限性[J];黑河教育;2010年04期
2 俞炎q,
本文编号:22166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22166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