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数字化时代翻译研究面对的新现象新课题

发布时间:2018-09-06 15:21
【摘要】:正随着当代知识传播媒介越来越转向网络化、数字化、影像化,"文本"的概念开始发生改变,随之改变的是我们的阅读、写作和翻译体验。翻译研究需要关注由此出现的一些新现象新课题:翻译形式的多维多模式、译者身份的网民化和翻译过程的读者互动。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knowledge communication media, the concept of "text" has been changed, and the experience of reading, writing and translation has changed. Translation studies need to pay attention to some new phenomena and new topics: the multi-dimensional and multi-mode of translation, the netizen of translator's identity and the interaction of readers in the process of translation.
【作者单位】: 上海外国语大学;
【分类号】:H05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鲍宗豪,李振;数字化时代的价值转向[J];社会科学辑刊;2004年05期

2 穆雷;翻译必须与研究相结合──翻译研究创作的“三栖人”陈孝英的翻译观[J];语言与翻译;1994年03期

3 韩加明;“翻译研究”学派的发展[J];中国翻译;1996年05期

4 ;翻译研究与文化传播国际开讨会在京举行[J];江苏外语教学研究;1997年02期

5 张南峰;从边缘走向中心(?)——从多元系统论的角度看中国翻译研究的过去与未来[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1年04期

6 方灿;走出封闭 迈向多元——谈解构主义及其对翻译研究的影响[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7 陆志国;略谈翻译研究中的伪译问题[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8 李涛;数字化时代的马克思主义文艺学[J];东方论坛;2004年04期

9 张旭;关于翻译研究术语汉译的讨论[J];中国翻译;2004年04期

10 莫娜·贝克尔 ,李尚杰;翻译研究中的语言学模式与方法[J];外语研究;2005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毕春华;;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当前“文档一体化”管理的建设及启示[A];中国档案学会第六次全国档案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2 汪榕培;王晓娜;;“同义手段说”与跨文化交际——王希杰先生的“同义手段说”给翻译研究的启示[A];王希杰修辞思想研究[C];2004年

3 方梅;;数字化时代的网上编辑部[A];第4届中国科技期刊青年编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孙宁宁;;翻译研究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5 黄忠廉;;翻译研究的“两个三角”——以翻译批评为例[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周凤岐;;有效跨文化交际与动态对等[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3年年会论文集[C];2003年

7 张从益;彭正银;;走向翻译文化视域中的翻译研究[A];译学辞典与翻译研究——第四届全国翻译学辞典与翻译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徐剑;;当代翻译研究的显性与隐性转向[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王小海;;数字化时代词典编纂面临的机遇与挑战[A];中国辞书论集2000[C];2000年

10 黄国文;;论翻译研究中的概念功能对等[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蔡恩泽;中国,感受数字化时代[N];中国冶金报;2003年

2 吴汉松;石狮城乡管理迈入“数字化时代”[N];石狮日报;2010年

3 陈健;DSP:数字化时代的基石[N];中国电子报;2003年

4 记者 舒静;三问谷歌“侵权门”[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5 周云;中国文化要靠核心价值影响世界[N];贵州民族报;2009年

6 河北省作家协会主席 作家 关仁山;从谷歌“侵权门”谈作家们的思考[N];河北日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祝旗 纪家梅 通讯员 汪玲玲;全面驶入数字化时代[N];中国气象报;2010年

8 好心情工作站;数字化时代的音乐大师(二)[N];大众科技报;2000年

9 张翼;数字化春节的营销迷狂[N];中国经营报;2006年

10 严洁;美国消费电子市场步入数字化时代[N];经济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沈炜艳;从衣饰到神采[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2 毕德;思想政治工作新课题与创新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3 朱湘军;从客体到主体[D];复旦大学;2006年

4 刘迎春;古法英译话互文[D];苏州大学;2008年

5 钟明国;整体论观照下的《文心雕龙》英译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6 汤(竹君);中国翻译与翻译研究现状反思[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范敏;篇章语言学视角下的译学词典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8 滕梅;1919年以来的中国翻译政策问题初探[D];复旦大学;2008年

9 贺前华;汉语自动分词及机器翻译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1993年

10 胡牧;译本世界与现实世界的交锋[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苏德华;从语篇视点来研究翻译[D];四川大学;2003年

2 张云芳;从目的论角度看《红楼梦》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3 明皓;符号学意义理论下《水浒传》的英译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08年

4 庞靖;因特网在跨文化交际翻译中的工具性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5 王瑞虹;维吾尔熟语中的形象及其汉语表达浅析[D];新疆大学;2009年

6 费国萍;符号学在翻译领域的历史性扩展[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7 郐毅;翻译中的性别:女性主义翻译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8 彭亚芳;意识形态与诗学操控下的翻译[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9 王培俭;从阐释学的角度论译者的主体性[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10 程慧;论英汉广告中的隐喻及其翻译[D];上海海事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2267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22267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2f2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