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中国语文》创刊六十周年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
[Abstract]:A symposium celebrating the 60th anniversary of the founding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was held in Beijing on June 4, 2012, attended by nearly 70 scholars. At the opening ceremony, Shen Jiaxuan, editor-in-chief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delivered an opening address. Mr. Shen Jiaxuan pointed out that at the fortieth anniversary of the founding of the magazine, Lv Shuxiang put forward two "combinations" and two "equal emphasis": pragmatism and innovation, theory and application, microcosmic research and macro research, as well as reference and inheritance. This is still the guiding principle for our research and publications. Over the past decade, there have been two more pronounced trends in language studies
【作者单位】: 《中国语文》编辑部;
【分类号】:+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更生;丁晴;;中美鲁迅作品教学的差异及启示[J];全球教育展望;2011年07期
2 括苍山人;;当年北大考什么[J];中外文摘;2011年19期
3 ;《中国语文》成为《复印报刊资料·语言文字学》重要转载来源期刊[J];中国语文;2011年04期
4 ;校园写作 风云再起 “三驾马车·语文周报杯”第六届全国校园写作大赛[J];思维与智慧;2011年04期
5 ;第十四届中国当代语言学国际研讨会[J];英语教师;2011年09期
6 括苍山人;;当年北大考什么[J];文苑;2011年08期
7 ;著名语言学家胡明扬教授逝世[J];语言教学与研究;2011年05期
8 本刊记者;;第14届中国当代语言学国际研讨会将在西安召开[J];语言科学;2011年03期
9 马军;张勃诺;;论语言哲学与当代语言学[J];唐山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10 ;名师在线[J];青少年日记;2008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曾性初;;中国语文的特征与学习[A];全国第七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3年
2 ;中国语文报刊协会“第二届优秀论文评比活动”结果通知[A];中国语文报刊协会“第二届优秀论文评比活动”论文集[C];2004年
3 钟玖英;;零度偏离理论研究述评[A];王希杰修辞思想研究续辑——暨王希杰修辞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富金壁;;王力《古代汉语》亟须重新修订[A];世纪之交的中国应用语言学研究——第二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5 冯蒸;;满文标音《正音切韵指掌》研究[A];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第二辑)[C];1993年
6 许建平;;试论金岳霖在译学领域的建树[A];第三次金岳霖学术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孙海娜;;普通话沉浸课程增值效能及其提升的探讨[A];第五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刘焕辉;;江西省语言学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词(代序)[A];江西省语言学会第五届会员大会暨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9 俞闻;;沪港携手共创中国语言学新局面——市语文学会等举办学术研讨会[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03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10 田小琳;;国家普通话水平测试香港十年[A];第三届全国普通话水平测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深圳商报记者 刘悠扬;创造中国语文教育的“深圳模式”[N];深圳商报;2011年
2 周有光;中国语文的现代化[N];人民日报;2003年
3 孔庆东;中国语文高考的导向[N];中华读书报;2003年
4 ;《中国语文》:经典美文重塑大学语文[N];中华读书报;2007年
5 宋晓梦 整理;祖国内地港澳台小学中国语文观摩课点评[N];光明日报;2005年
6 林炎志;中国语文的历史使命[N];吉林日报;2005年
7 汪瑞林邋毛帽;唤起大学生对中国语文的兴趣[N];中国教育报;2007年
8 陈华;徜徉于语言学期刊方阵[N];中国图书商报;2007年
9 记者 王庆环邋通讯员 王晓玉;教育界专家建议大学开设语文课[N];光明日报;2007年
10 张斯忠;我和《中国语文》[N];光明日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魏兆惠;两汉语法专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邓享璋;闽北、闽中方言语音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3 周丽颖;跟语序有关的几种句法现象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4 彭春芳;湖南涟源杨家滩话重叠式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5 王冰;北朝汉语复音词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6 赵国军;现代汉语变量表达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周建姣;东汉砖文虚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温振兴;《祖堂集》助词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9 姜红;与陈述、指称相关的现代汉语语法现象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10 胡孝斌;现代汉语双叠四字格AABB式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黎小敏;中国语文教育现代性探析[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2 宫春换;关于高职院校“中国语文水平测试”的若干思考[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3 邵健;否定的语义模型[D];浙江大学;2006年
4 许艳;梁启超与中国语文教育早期现代化[D];扬州大学;2003年
5 唐_g;“数(量)名”无定主语句使用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6 宋霞;生成语法视角下的汉语主谓结构中的“的”字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7 郑小芳;香港启思高中《中国语文》(2005年版)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8 陈宜挺;大陆与香港小学语文教科书结构比较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8年
9 马东;述宾式V+N组合动名换位后形成的句法结构考察[D];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6年
10 孔繁丽;1949年以来现代汉语词类研究综述[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3122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23122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