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外向型汉语词典释义特征考察

发布时间:2018-11-14 16:51
【摘要】:对两部外向型汉语词典与两部内向型汉语词典的释义进行抽样对比,针对词典的释义情况进行问卷调查,抽样对比结果发现,与内向型词典相比,外向型汉语词典在释义上有以下特点:(1)释义用词方面,注意控制用词的等级和数量,释义比较浅显;(2)在释义内容方面,关注非汉语母语者的需求,释义内容增加了词语用法解释和词语辨析;(3)在释义方法上,主要采用"解释性释义"和"解释性释义+词语释义"的方法,很少采用单纯的"词语释义";(4)在释义用例方面,用例数量多,且多用整句例。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外国学生和中国学生对外向型汉语词典的实用性评价均高于内向型词典。但是,从释义语言难度的调查结果看,外向型词典在释义难度上只是略低于内向型词典,可见在释义语言难度的控制方面,外向型词典还有需要完善之处。
[Abstract]:This paper makes a sampling comparison between the two extroverted Chinese dictionaries and the two introverted Chinese dictionaries, and makes a questionnaire survey on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dictionaries. The result of the sampling comparison shows that, compared with the introverted Chinese dictionaries, The extroverted Chinese dictionary has the following characteristics in terms of interpretation: (1)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the control of the level and quantity of the words used in the interpretation, which is relatively simple; (2) in terms of interpretation content, attention is paid to the needs of non-native Chinese speakers. (3) in terms of interpretation methods, the methods of "interpretation" and "interpretation of words" are mainly adopted, and only "word interpretation" is rarely used; (4) in terms of interpretation cases, the number of use cases is large, and the whole sentence example is often us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both foreign students and Chinese students evaluate the practicability of extroverted Chinese dictionaries higher than that of introverted Chinese dictionaries. However, from the results of the survey on the difficulty of interpreting language, the difficulty of extroverted dictionary is only slightly lower than that of introverted dictionary, so it is necessary to perfect extroverted dictionary in the aspect of controlling the difficulty of interpretation language.
【作者单位】: 中山大学国际汉语学院;
【分类号】:H16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刘川平;;对外汉语学习词典用例的一般原则[J];辞书研究;2006年04期

2 章宜华;杜焕君;;留学生对汉语学习词典释义方法和表述形式的需求之探讨[J];华文教学与研究;2010年03期

3 赵新;刘若云;;关于外向型汉语词典释义问题的思考[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9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崔乐;;语料库技术在外向性词典元语言控制中的应用——以对外汉语新词语词典为例[J];国际汉语学报;2012年01期

2 刘晓颖;郭伏良;;对外汉语易混淆词教学中的问题及改进策略[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3 李敏;贺敬坤;;《现代汉语词典》与《学汉语词典》离合词释义配例的对比研究[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4 解海江;李莉;;外向型汉语学习词典需求状况调查研究[J];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5 刘若云;张念;陈粉玲;;外向型汉语学习词典用例的语言与内容[J];语言教学与研究;2012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翁晓玲;基于元语言的对外汉语学习词典释义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张宏;外向型学习词典配例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9年

3 萨仁其其格;蒙古学生汉语中介语名、动、形词汇偏误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梅那;同素近义单双音节语气副词习得偏误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2 朱金平;《商务馆学汉语词典》双音节形容词释义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3 刘嘉明;面向汉语国际教育的字本位词典编纂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1年

4 张妍;欧美学生汉语中介语易混行为动词、心理动词及其辨析方法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6年

5 奚俊;动词“打”的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6年

6 钟玲莉;三部对外汉语学习词典释义用例的分析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7 张寅潇;论对外汉语学习词典中的多维释义[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8年

8 王分年;中级阶段越南留学生使用同义动词的偏误分析[D];广西民族大学;2009年

9 郭翠翠;东南亚华裔学生常用单音动词使用情况考察[D];北京语言大学;2009年

10 张婧;外向型单语汉语学习词典例证初探[D];北京语言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新;刘若云;;编写《外国人实用近义词词典》的几个基本问题[J];辞书研究;2005年04期

2 杨同用;司敬新;;搭配类型与对外汉语实词搭配词典的编纂[J];辞书研究;2007年02期

3 赵新,李英;关于编写适合对外汉语教学的近义词词典[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4 周上之;;对外汉语的词典与词法[J];汉语学习;2005年06期

5 王西平;;汉语基本形容词隐喻性搭配初探[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6 郭志良;;对外汉语教学中词义辨析的几个问题[J];世界汉语教学;1988年01期

7 郑定欧;;对外汉语学习词典学刍议[J];世界汉语教学;2004年04期

8 鲁健骥;吕文华;;编写对外汉语单语学习词典的尝试与思考——《商务馆学汉语词典》编后[J];世界汉语教学;2006年01期

9 张博;;同义词、近义词、易混淆词:从汉语到中介语的视角转移[J];世界汉语教学;2007年03期

10 黄洁;;动宾非常规搭配的转喻和隐喻透视[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仁强;认知视角的汉英词典词类标注实证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陈晨;泰国学生汉语趋向补语习得偏误分析[D];云南师范大学;2005年

2 晏丽芝;外向型汉英词典中的文化信息[D];厦门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晏雁;一部冒牌的汉语词典[J];编辑之友;1995年04期

2 黄孝德;词目逆引 词义类聚──《逆序类聚古汉语词典》评介[J];辞书研究;1996年06期

3 舒宝璋;矛盾丛生的《新现代汉语词典》[J];辞书研究;1995年03期

4 康清莲;“会kuài稽”不是“会huì\稽”[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5 文启尧;;诗坛藻海 文苑词林——简介《逆序类聚古汉语词典》的表达功用[J];语文教学与研究;1992年11期

6 刘禹;;诚信合作,实现共赢——从《应用汉语词典》到《简明应用汉语词典》[J];出版参考;2007年28期

7 王永耀;;语料库介入的汉语语文词典释义途径[J];辞书研究;2010年01期

8 戴志伟;;《上古汉语词典》之不足[J];辞书研究;1989年02期

9 方进;评《新现代汉语词典》[J];辞书研究;1994年01期

10 王涛;;初论汉语词典的中国化[J];辞书研究;198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汪义汆;;双语学习词典的内向和外向[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陈大亮;;中西译论在理论类型上的差异[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3 陆嘉琦;;漫议汉外词典中的词类问题[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6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5年

4 刘建梅;;关于编纂外向型汉外字典的设想[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5 程荣;;规范型汉语词典的异形词处理问题[A];中国辞书学文集[C];1998年

6 戴胜海;杨波;颜伟;;现代汉语“名+名”组合的统计考察[A];第二届全国学生计算语言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樊立三;亢世勇;王兴隆;马永腾;;语文词典标注词性的基本原则[A];第三届学生计算语言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郑定欧;;汉外词典学纲要[A];第二届全国双语词典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辞书学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C];1996年

9 梅晓娟;;对外汉语词典中语法信息的体现[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10 安德源;;新疆高校少数民族汉语专业大学生汉语词典使用研究[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韩敬体;一部精品词典[N];中华读书报;2006年

2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韩敬体;增收新词新义,使词典更为丰富、实用[N];语言文字周报;2005年

3 金寅;现代汉语中辅音能否自成音节及其他[N];语言文字周报;2006年

4 李平;有关部门要认真贯彻《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N];语言文字周报;2007年

5 曹国军;荧屏差错为何如此多[N];语言文字周报;2006年

6 潘峰;“未来”词典[N];山西日报;2000年

7 李国华;由“零风险”“零距离”“零增长”说开去[N];语言文字周报;2007年

8 吴琦幸;汉字简繁之争不妨向“书同文”靠拢[N];东方早报;2008年

9 王們;关于成语的运用[N];语言文字周报;2005年

10 南京市文枢中学 杨娅妮;浅谈汉语新词语发布的词汇学意义[N];语言文字周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朝晖;《国语解》词汇语法专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2 路广;《法言》词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柴红梅;《摩诃僧yG律》复音词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4 邱峰;《南齐书》介词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5 刘传鸿;两《唐书》列传部分词汇比较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6 王月婷;《经典释文》异读之音义规律探赜[D];浙江大学;2007年

7 李娟;《汉书》司法语义场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8 冿建光;b0W P呈牢膕{姙l#奮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9 张庆庆;近代汉语几组常用词演变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10 于屏方;动作义位释义的框架模式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锦丽;对外汉语词典中的动词释义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夏宇;外向型汉语词典中量词的释义研究[D];湖北师范学院;2012年

3 张雁;对外汉语学习词典动词释义方法初探[D];山东大学;2011年

4 董春利;对外汉语词典中抽象名词的释义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5 柳苗;中亚留学生汉语词典使用情况调查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1年

6 赵宁;《现代汉语词典》名词、动词、形容词多释义并置现象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7 安德源;新疆高校少数民族汉语专业大学生汉语词典使用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07年

8 张青文;单语外向型汉语学习词典动词释义研究[D];鲁东大学;2008年

9 毕彦华;单语对外汉语学习词典动词释义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10 李富良;先秦到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度量衡量词历时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3317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23317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a0e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