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动词本原构式
[Abstract]:The construction in cognitive construction grammar is the pairing of form and meaning. All kinds of constructions with different semantics and abstractions form a language network system through the hierarchical hierarchy of inheritance relationships. A verb is not a polysemous independent term, but a concrete construction that represents a behavioral event. The verb and its high frequency cooccurrence noun forms the construction, is called "the verb primitive construction". It has unique event schema, gestalt effect, and can categorize construction sentences with new participating components. The verb primitive construction is the verb's private construction, and the multiple verb's private construction can participate in the same superverb construction separately as the component, so the latter class construction is the common construction which is more abstract than the former one. It is helpful to explore the freedom of the verb primitive construction and its foreign trace to show the phenomenon of construction polysemy, to establish the basic local area in the linguistic construction network, and to clarif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upper and lower levels in the network.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
【分类号】:H14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谢晓明;左双菊;;饮食义动词“吃”带宾情况的历史考察[J];古汉语研究;2007年04期
2 聂亚宁;;从体验论看汉语“吃”的转喻和隐喻认知模式及其特点[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3 熊学亮;;论“吃”在“吃+NP”结构中的功能承载量和分辨度[J];外语研究;2009年05期
4 袁野;;动词意义、构式与体验式理解[J];外语教学;2007年03期
5 张建理;朱俊伟;;动词隐喻的本体研究[J];外语教学;2011年01期
6 徐盛桓;;相邻关系视角下的双及物句再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7年04期
7 刘玉梅;;构式语法研究的新进展——《构式与语言演变》评介[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0年04期
8 刘宇红;;词汇语义与句法界面研究的三种模式[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0年06期
9 程琪龙;;事件框架的语义连贯和连通——切刻小句的实例分析[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10 张翼;;倒置动结式的认知构式研究[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红;;化学超循环与心理超循环——还原和突现的层次性解读[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2 袁周敏;方宗祥;;“都是……惹的祸”构式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3 王丽彩;;现代汉语方式动词和方式格述题化与话题化的条件制约[J];北方论丛;2009年05期
4 张煜;马庆凯;;动词隐喻的识解与翻译[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5 贡珂;;饮食义“吃”对“食”的历时替换[J];才智;2009年18期
6 王晶;;从体验论看英汉语中“吞”的概念隐喻[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7期
7 何爱晶;陆敏;;去粗存精 取精用弘——构式语法研究概述[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8 林忠;;功能语法视角下的重动句句法语义考察[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0年05期
9 操凤玲;;花园路径句的构式语法分析[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1年10期
10 张洪芹;;主客体同构:词义动态识解的新视角[J];辞书研究;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何鸣;刘智勇;;差异:科普能力建设之源[A];中国科普理论与实践探索——2009《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论坛暨第十六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怀;概念整合与汉语非受事宾语句[D];吉林大学;2011年
2 刘晓静;东汉核心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3 莫启扬;语言中的时间性及其操作[D];西南大学;2011年
4 吴淑琼;基于汉语句法结构的语法转喻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5 谢白羽;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比较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王俊;现代汉语离合词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7 任敏;现代汉语非受事动宾式双音复合词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8 仇伟;英语乏词义结构的认知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9 李恬;指类思维和指类句[D];河南大学;2011年
10 李文浩;基于突显观的构式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学群;英语致使—位移构式的认知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邢学鹏;中文V+O~P结构的认知语用阐释[D];浙江财经学院;2010年
3 常婧;汉语动结式致事论元实现的构式语法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4 鞠瑞艳;英语同源宾语结构生成机制的认知语法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5 李方方;翻译策略二分法的认知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6 张秀云;新闻标题的生成机制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7 武琳晗;现代汉语中“小心X”的认知机制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8 袁玺;整体论视角下的英语习语机制研究[D];河南大学;2008年
9 朱小勇;教学的科学性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10 梁玉国;移就生成机制的认知研究[D];四川外语学院;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卢小宁;从汉字“吃”看汉语词语的信息特征[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2 杨成凯;;Fillmore的格语法理论(上)[J];国外语言学;1986年01期
3 杨成凯;;Fillmore的格语法理论(下)[J];国外语言学;1986年03期
4 张韧;;关于词类本质的一个动态认知视角[J];当代语言学;2009年03期
5 王英雪;林美玟;;从文化和认知角度分析汉语中“吃”的隐喻[J];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6 王英雪;;汉英“吃”的动作的概念隐喻比较[J];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7 徐文红;“吃”+N的特征分析[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8 谢晓明;左双菊;;饮食义动词“吃”带宾情况的历史考察[J];古汉语研究;2007年04期
9 高旗;覃修桂;;英汉语食物范畴动词的概念隐喻研究[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10 聂亚宁;;从体验论看汉语“吃”的转喻和隐喻认知模式及其特点[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轶君;;从认知语言学的范畴观看语言的多义性[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0年07期
2 艾则孜·阿巴白克;;谈汉语言中的一词多义现象[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2期
3 吴小晶;语言四题[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年09期
4 郑厚尧;;多义复合词的词义与语素义关系计量分析[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5 张绍全;;国外多义性研究综观[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9年S2期
6 孙启耀;;隐喻意义的多义性和可变性及其解读[J];广东培正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7 刘云;;“裸”族新词探微[J];辞书研究;2009年02期
8 邹莹洁;;汉语颜色词的语义特征分析[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9 钟云星;;也说“致仕”词义的整合性——兼与余、金二先生商兑[J];重庆社会工作职业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10 杨唐峰;;认知语法的介词观[J];江苏外语教学研究;200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信彰;;多义性的认知成因与功能意义[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2 张金生;;介词意义的网络结构模式评述[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3 陆红艳;;非范畴化视角下的多义性分析[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刘云;;术语泛化的途径、特点和动因[A];第三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陈新仁;;转移修饰”结构的认知解读[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6 翁碧琼;;从认知角度认识一词多义现象[A];福建省外文学会2007年会暨华东地区第四届外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张博;;现代汉语同形同音词与多义词的区分原则和方法[A];小康社会:文化生态与全面发展——2003学术前沿论坛论文集[C];2004年
8 张之伟;;谈歇后语及其修辞、语法功能[A];文学语言理论与实践丛书——辞章学论文集(下)[C];2002年
9 李明栋;;从一首古诗的翻译看功能翻译理论[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10 汪少华;;从时间隐喻看隐喻的双重性[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孙琴;谈汉语教学中举例的趣味性[N];语言文字周报;2008年
2 南京大学中国思想家研究中心 许苏民;汉语不如德语富于思辨性吗[N];光明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韩大伟;英汉运动类动词隐喻认知对比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2 孙志农;词汇意义与构式意义的互动关系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3 曹廷玉;赣方言特征词研究[D];暨南大学;2001年
4 谷峰;先秦汉语情态副词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宁霞;概念合成理论对动词隐喻的认知构建[D];西南大学;2012年
2 张慧芳;多义性在原型范畴理论上的认知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3 钟晶;汉语给予类双及物构式语义的构式语法分析[D];重庆大学;2009年
4 王丽莉;关于“手”多义性的中日对比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5 吕晓军;汉语趋向动词“起来”在“动/形+趋”结构中多义性的认知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6 吕佳;词汇多义性的认知研究[D];河北大学;2005年
7 娄捷;现代汉语基本颜色词词义研究[D];汕头大学;2008年
8 王琳;从范畴化理论看汉语词法和句法的新变化[D];山东大学;2006年
9 巩长振;中日两语“口”与「口」的认知考察[D];吉林大学;2012年
10 罗琳;一词多义现象的词汇语用学优选语境充实模式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3388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23388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