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酒”及“酒”参构语词语义修辞幻象探析

发布时间:2019-01-03 10:22
【摘要】:文章运用修辞幻象原理对语词"酒"和"酒"作为参构语素的语象符号语义系列进行修辞分析,结合酒本体及其语词语义实例,从酒国醉乡生活的自由放纵,酒民生态的神魔共体,酒溢文思的诗画血脉三层面,在修辞审美价值上,较为深入细致地阐释酒及其系列参构语词语义中呈现出的多元融合的幻象意蕴,揭示"酒"的符号形态在精神文化认知上展现出的独特意象世界。
[Abstract]:Based on the rhetorical illusion principle, this paper makes a rhetorical analysis of the semantic series of linguistic symbols in which the words "wine" and "wine" are used as reference morphemes, combining with the examples of wine ontology and its semantic meaning,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the free indulgence of the drunken country life in the wine country. In the aspect of rhetorical aesthetic value, the spirit and magic of wine and its series of paraphrase words are explained deeply and meticulously, and the illusion of plural amalgamation in the semantics of wine and its series of reference words is explained in detail. It reveals the unique image world of the symbolic form of "wine" in spiritual and cultural cognition.
【作者单位】: 泉州师范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
【分类号】:H13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祝敏青;论文学视域与修辞幻象[J];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宗守云;;文体学偏离理论与修辞学偏离理论[J];毕节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2 吴金花;移就新探[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3 钱冠连;语言哲学修辞论:一个猜想——西方语言哲学系列研究之十[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4 林大津,谢朝群;互动语言学对修辞学研究的启示[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5 严轶伦;;作为修辞表征的预设[J];外国语言文学;2007年03期

6 谭学纯;躺、坐、站、走:主体“在场”姿态的修辞化认证[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7 孙汉军;;语言个性与修辞[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8 朱玲;;“大”:修辞原型和隐喻认知[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9 林大津,侯阗;仿拟功能的多维研究[J];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10 吉益民;国内修辞学研究的特点及走向述评[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李丽霞;;来自远古的朝圣——崇“九”的溯源和“九”的象征与潜比[A];海峡两岸辞书学研讨会暨福建省辞书学会第十七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谢春荣;;广告语制造修辞幻象的四种修辞手段[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小博;科学修辞学研究[D];山西大学;2004年

2 谢朝群;礼貌的实践转向[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3 周芸;新时期文学跨体式语言的语体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4 孙荣实;汉语新词语运用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5 马晓红;陈望道对中国语法修辞研究的历史贡献[D];复旦大学;2005年

6 林大津;跨文化言语交际:互动语用修辞观[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7 吴雪颖;新闻英语语篇修辞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5年

8 方珍平;表达的认知量度观[D];复旦大学;2006年

9 连晓霞;《金光大道》:政治意识形态规约下的文学话语[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10 王彬;当代流行歌曲的修辞学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林达洁;王蒙新时期小说的杂语现象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2 周淼;铁凝小说的话语方式[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3 谢春荣;论广告语修辞幻象[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4 李晓燕;文学文本理解中读者的主观性[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5 徐丽鹃;反讽叙事初探[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6 孔飞燕;语词的广义修辞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7 郑春婷;广义修辞学[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8 张玉芳;演讲者与受众之间的权力关系[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9 任超;女权主义修辞批评[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10 王继丰;修辞幻象分析法:理论与应用[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刘红曦;“副+名”组合突显名词的描述性语义特征[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2 任芝,

本文编号:23992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23992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8c1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