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流行构式“不是所有S都P”的多维考察

发布时间:2019-01-18 19:41
【摘要】:流行构式"不是所有S都P"是修辞构式,源自传统的语法构式。根据S和P是否临时充当模标成分,可分为三种不同的类型。"不是所有S都P"作为传统构式具有非全量否定义,符合人们的朴素语感;作为流行构式则具有强调性肯定义,与通常的逻辑语义解读迥异,用于异常肯定、讽刺时弊、宣泄情感、语言游戏等。语言优先原则、高关注度、规约隐含机制、模因复制等可作为解释这一流行语言现象的不同维度。
[Abstract]:The popular construction "not all S-P" is a rhetorical construction, derived from the traditional grammatical construction. According to whether S and P temporarily act as modular components, they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different types. " Not all S all P ", as a traditional construction, has the definition of incomplete quantity or not, which accords with people's sense of plain language. As a popular construction, it has an emphatic positive meaning, which is quite different from the usual logical semantic interpretation. It is used for abnormal affirmation, irony and malpractice, catharsis of emotion, language games and so on. The principle of language priority, high attention, implied mechanism of specification and meme replication can be used to explain this popular language phenomenon in different dimensions.
【作者单位】: 安徽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的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准号:12YJC740094
【分类号】:H14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袁毓林;;“都”的加合性语义功能及其分配性效应[J];当代语言学;2005年04期

2 沈家煊;转指和转喻[J];当代语言学;1999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熊仲儒;动结式的致事选择[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2 王霜梅;汉语定中短语转喻探微[J];北方论丛;2005年05期

3 于广元;借代的认知解释[J];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4期

4 古川裕;外界事物的“显著性”与句中名词的“有标性”——“出现、存在、消失”与“有界、无界”[J];当代语言学;2001年04期

5 苗兴伟;语篇向心理论述评[J];当代语言学;2003年02期

6 熊仲儒;以“的”为核心的DP结构[J];当代语言学;2005年02期

7 谭文辉;动物词语文化意义的认知模型[J];福建外语;2001年04期

8 张凤;借代的认知基础考察[J];外国语言文学;2004年02期

9 谢晓明;宾语代入现象的认知解释[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10 丁加勇;;容纳句的数量关系、句法特征及认知解释[J];汉语学报;200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刘华文;;试论英汉双语词典的认知模式[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2 于广元;;借代的认知解释研究[A];修辞学新视野——汉语修辞与汉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宋春阳;陆汝占;方向红;;基于类义抽象的汉语复合词义的求解模式探索[A];语言计算与基于内容的文本处理——全国第七届计算语言学联合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鹿荣;现代汉语供用[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2 王茂林;普通话自然话语的韵律模式[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3 郭姝慧;现代汉语致使句式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4年

4 李晋霞;现代汉语定中“V双+N双”结构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5 朱彦;汉语复合词语义构词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6 姜玲;英汉隐喻句对比研究英汉隐喻句对比研究[D];河南大学;2003年

7 宋春阳;面向信息处理的现代汉语“名+名”逻辑语义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3年

8 谢晓明;相关动词带宾语的多角度考察[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9 徐阳春;关于虚词“的”及其相关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10 王葆华;动词的语义及论元配置[D];复旦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燕华;新兴区别词的语义认证及其产生发展规律[D];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

2 王墨翰;现代汉语反转致使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3 周美玲;“上”“下”语法功能的认知研究[D];南昌大学;2006年

4 王红明;紧缩句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5 魏丽琴;英语、日语和汉语中的“名词+动词”型复合名语[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6 陈慧;“N1+的+N2”中N1N2语义搭配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7 孔淑娟;广告语言的象似修辞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5年

8 马志芳;英语动词的名词化认知分析[D];河南大学;2005年

9 洪爽;以多系动词V为核心构成的“NP_1VNP_2”及其派生格式考察[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10 李慧;现代汉语双音节词组与词共存现象及词组词汇化考察[D];北京语言大学;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沈家煊;转指和转喻[J];当代语言学;1999年01期

2 严辰松;;构式语法论要[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3 陈琳霞;何自然;;语言模因现象探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6年02期

4 陆俭明;词语句法、语义的多功能性:对“构式语法”理论的解释[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5 何自然,何雪林;模因论与社会语用[J];现代外语;2003年02期

6 谢朝群;何自然;;语言模因说略[J];现代外语;2007年01期

7 沈家煊;;如何处置“处置式”?——论把字句的主观性[J];中国语文;2002年05期

8 何自然;;语言中的模因[J];语言科学;2005年06期

9 袁毓林;论元结构和句式结构互动的动因、机制和条件——表达精细化对动词配价和句式构造的影响[J];语言研究;2004年04期

10 尹世超;标题用词与格式的动态考察[J];语言文字应用;2005年01期



本文编号:24110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24110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c4e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