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复辞的类型和审美效果
[Abstract]:This kind of rhetoric has its own unique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s. The complex poems in Tang and Song dynasties are mainly connected, spaced, embedded, subject-predicate-relative, interlaced, and variant. The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s of this period are as follows: the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ang and Song Fu ci are mainly the changing beauty in the repetition; the complex ci is combined with many rhetorical devices; the complex ci types are very rich; the repetition ci is widely used.
【作者单位】: 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金融学院;
【基金】:2010年国家社科基金语言学项目“中国辞格审美史”的子项目。(项目编号:10BYY067)
【分类号】:H15
【参考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孟庆琰;晚唐五代诗人李咸用初论[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晶;“异史氏”的“心灵史”——论《聊斋志异》中的压抑与幻想[J];蒲松龄研究;2004年01期
2 杜道流;指称、陈述理论及其对上古语法研究的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3 徐江胜;;试论古汉语句子的焦点和焦点的凸显方式[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4 贾宁;;体味空间意境——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空间研究[J];安徽建筑;2006年06期
5 尹家琦;;试比较宋代南北方的造园艺术[J];安徽建筑;2008年06期
6 杨芳,顾晓静,王启兵;关于加强高校美育的思考[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7 潘潇漾;;从巨嶂高壁到松溪洲渚——地域因素影响下的李唐山水画[J];书画世界;2010年01期
8 涂国喜;;论工笔画的写意性[J];书画世界;2010年03期
9 朱立国;;从“羊人为美”看李泽厚的图像美学尝试——读《美的历程》[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1期
10 刘丹丹;;浅析中国书法元素与现代设计的融合[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文钢;;在现代审美视域里谈词[A];2006词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一)[C];2006年
2 许春翎;;古典文学作品英译中的格式塔意象再造阐释——兼评林语堂译介《浮生六记》中的审美体验[A];福建省首届外事翻译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杜少虎;;写天地之形 绘万物之情——洛阳汉墓壁画用笔用色探析[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唐毅;;从“神仙”到“凡人”——对汉画像石艺术中“女性形象”变迁的解读[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贾丽;;新包装形态设计的品位与个性[A];Proceedings of the 2008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dustrial Design(Volume 1)[C];2008年
6 赵晓伟;韩群;;单用“X是X”的语义分析[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孙淑娟;黄国华;;“可”是不成词语素吗?——兼谈“可”的意义与用法[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宋春阳;陆汝占;;说“纷纷”[A];第七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2002年
9 么加利;;“藏彝走廊”区域旅游经济可持续性发展视野中的多民族文化传承与保护[A];百川横流:全球化背景下的多元文化教育国际论坛论文集[C];2006年
10 丁静蕾;叶莺;;从“分离”到“融合”——浅析风景园林与中轴线在中国古代都城营建中的关系变迁[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09年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石乔;基于语料库的汉语医患会话修正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王庆斌;钧瓷色彩的特征与分类体系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3 杨栋;神话与历史:大禹传说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李凤杰;汉英对比韵律系学中的若干问题[D];南开大学;2010年
5 胡俊红;中国家具设计的民族性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6 李春玲;城市景观特色级区模型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7 周燕;城市景观特色级区属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8 聂仁发;现代汉语语篇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9 刘佐艳;语义的模糊性与民族文化[D];黑龙江大学;2003年
10 文贞惠;现代汉语否定范畴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许耕耘;静观万象——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审美境界[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娄飞;河南山林式佛教寺庙园林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董桥锋;素朴之美——观光农业园规划设计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万正辉;委婉语的三维视角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0年
5 关学锐;《庄子》生存美学思想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6 王亚丽;苗绣艺术及其工艺在高级时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09年
7 刘君章;现代汉语“V单+N”结构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王一丁;浅析高师视唱练耳学科发展中的音乐审美心理[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杨铭;先秦儒道游观比较[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顾秀阳;毕飞宇小说创作论[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路成文;;一部具有集大成性质的唐宋词史——评邓乔彬先生《唐宋词艺术发展史》[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2 黎明;;浅议文学作品中“非正常人”叙述视角[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年02期
3 魏向阳;;陌生化理论浅析[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4期
4 马宏宇;;由中国传统的虚实观论艺术设计中的虚与实[J];设计艺术研究;2011年03期
5 周玉梅;;唐宋词的情感特质浅析[J];时代文学(下半月);2011年07期
6 王锴;;浅谈郭德纲相声的语言修辞艺术[J];神州;2011年17期
7 李泽琴;;修辞,风景——关于电视剧《还珠格格》歌词中的修辞学阐释[J];青春岁月;2011年14期
8 李义海;;别白行文视点下的(亻岠)S铭文补释[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9 史华娜;;明代追和词的兴盛及原因[J];北方论丛;2011年04期
10 张文静;;论唐宋词花意象审美功能的变迁[J];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吴惠娟;;略论唐宋词声情相谐的美学特征[A];中国语言文学资料信息(1999.1)[C];1999年
2 ;新书导报[A];中国语言文学资料信息(1999.2)[C];1999年
3 史修永;;从焦虑体验的角度看表现主义的审美意蕴[A];2009江苏省美学学会年会“当代审美文化与艺术传统”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4 张炎荪;张宏梁;;一种新的汉语辞格:留一[A];修辞学新视野——汉语修辞与汉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米乃元;邓飞龙;陈卓凡;;瓷贴面的临床设计[A];中华口腔医学会第三次全国口腔修复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7年
6 谭铭;柳林;;快速凝固Al-Si合金内耗的研究[A];内耗与超声衰减——第二次全国固体内耗与超声衰减学术会议论文集[C];1988年
7 刘芳芳;孙云;王赫;何青;李长健;刘玮;李凤岩;周志强;李宝璋;;Cu(In,Ga)Se_2薄膜太阳电池热退火工艺的研究[A];第十届中国太阳能光伏会议论文集:迎接光伏发电新时代[C];2008年
8 宋效永;;试论刘大j频摹吧衿艚凇彼礫A];第一届全国桐城派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5年
9 江海漫;;论对外汉语教学中对偶辞格切入的可行性——读王希杰《修辞学通论》有感[A];走向科学大道的修辞学[C];2010年
10 周春英;;巴人小说叙述技法浅探[A];中国小说研究[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邓红梅;唐宋词史研究的新开拓[N];中华读书报;2002年
2 徐榕;辞格的认知性研究:超越常识性观察[N];中华读书报;2001年
3 刘扬忠;新思路 新成果[N];光明日报;2001年
4 徐忠根;动物象形石贵在灵气[N];中国商报;2006年
5 王一民;“不须”与“不需”[N];语言文字周报;2011年
6 宗古;宋代词学研究的格局与变化[N];中华读书报;2005年
7 邓红梅;人生意蕴是“第一生命力”[N];光明日报;2005年
8 黄明钢;二线关口整治后成为“入城第一景观”[N];深圳商报;2008年
9 ;说“生”[N];中国艺术报;2001年
10 徐忠根;中国古今赏石的审美差异[N];大众科技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晓骊;文化冲突与词的演进——唐宋词与商业文化关系研究[D];苏州大学;2001年
2 东方乔;论佛教对唐宋词的影响[D];河北大学;2003年
3 徐拥军;唐宋隐逸词史论[D];苏州大学;2010年
4 辛衍君;唐宋词意象的符号学阐释[D];苏州大学;2005年
5 宋秋敏;“流行歌曲”视角下的唐宋词[D];苏州大学;2008年
6 李青;唐宋词与楚辞[D];苏州大学;2006年
7 曹明升;清代宋词学研究[D];扬州大学;2006年
8 钱锡生;唐宋词传播方式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9 张英;唐宋贬谪词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10 李华;《左传》修辞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育红;小学唐宋词教学探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肖鑫鑫;浅析日语比喻辞格的特色[D];辽宁大学;2011年
3 李娜;手机短信使用辞格的情况考察[D];河北大学;2009年
4 侯夏娜;唐宋词梦意象的情境模式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5 陈庆生;悠悠东逝水,流不尽,古今情[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刘寒娥;传播学视野下的唐宋词分析[D];内蒙古大学;2005年
7 沈燕;“水满平湖香满路”[D];苏州大学;2006年
8 秦丽娟;幽默和张爱玲小说幽默语言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5年
9 米幼萍;幽默类手机短信的偏离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10 王华;新时期小说中的方言问题[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4379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24379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