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否”还是“婚未”
[Abstract]:The form to be completed for each person's life is a lot of patterns, and the "Marriage No" is one of the more common forms in many forms. But the expression of this high-frequency word is lost. I. The "No" of the non-selective question and the "No" (I) No adverb "Not" (the previous Chinese and the "no") can be used in the sentence tail, and the non-selective question is expressed in combination with other words or structures. The usage is almost the same, and mainly includes the following forms:1. Verb + No (no). The form of the structure specifically includes the following three: (1) Modal Verb + Verb + No (No). For example, who asked, was a good old man, still can eat no? (
【作者单位】: 盐城工学院人文学院;
【分类号】:H14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陈泽平;福州话的否定词与反复疑问句[J];方言;1998年01期
2 周生亚;;说“否”[J];中国语文;2004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丹;;《世说新语》常见典故类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1期
2 丁润丽;;《世说新语》的谦称名词[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3期
3 高钰京;;同义词对汉语词汇系统的影响——以《世说新语》中的同义词为例[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年07期
4 王永青;;谈孟浩然其人之“简傲”与其诗之“清”[J];沧桑;2008年01期
5 萧红;;六世纪汉语第一、第二人称代词的南北差异——以《齐民要术》和《周氏冥通记》为例[J];长江学术;2010年04期
6 沈林;“讲武”与“习武”[J];渝西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7 蒋艳;;从浅谈玉清话中的否定副词“O”[J];达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Z1期
8 章红梅;古汉语“跳跃”义场的语义分析[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9 陈泽平;;福州土白语汇的语言年代学考察[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10 陈瑶;汉语方言里的方位词“头”[J];方言;2003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冯炜;《唐律疏议》问答体疏证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禹建华;《法苑珠林》异文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3 栗学英;中古汉语副词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4 曹廷玉;赣方言特征词研究[D];暨南大学;2001年
5 刘晓梅;当代汉语新词语研究[D];厦门大学;2003年
6 车淑娅;《韩非子》词汇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7 刘强;《世说》学引论[D];复旦大学;2004年
8 叶贵良;敦煌道经词汇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9 孙艳;汉藏语四音格词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10 胡晓华;郭璞注释语言词汇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佳;浅析《训世评话》中的兼语句[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郑茜;《战国纵横家书》社会称谓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3 王亚静;汉语常用单音节形容词的发展变化[D];西南大学;2011年
4 东芳;类型学视野下的正反问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5 姜鸿青;一般否定标记的类型学考察[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6 朱娟;湖南双峰方言否定副词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7 陈朗;广州话否定范畴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8 黄l毲,
本文编号:24565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24565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