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试论科学论文的修辞建构研究范式及其方法论启示

发布时间:2019-06-14 17:04
【摘要】:相较国内科学论文的认知无涉式研究范式而言,国外关于科学文本的研究模式日益呈现出明显的修辞学与语言学转向征象,反映出关于科学文本和科学实践间关系的认识论嬗变。文章探析了对科学论文认知内容进行修辞学分析的原因——科学论文语言的修辞性特征、科学论文对主体性思维过程的修辞转化、科学论文传播过程中的修辞意蕴、科学论文评审体制的修辞学特征。在此基础上指出,修辞建构已从不同路径参与进科学文本内容;进而以问题集簇的方式,从科学论文语言、科学论文发表过程、科学论文的引证、科学论文的文化支持网络四个维度提出了建立科学论文修辞建构研究范式的具体内容框架。
[Abstract]:Compared with the cognitive non-related research paradigm of domestic scientific papers, the foreign research models on scientific texts increasingly show obvious signs of rhetorical and linguistic turn, reflecting the epistemological evolu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cientific texts and scientific practice. This paper probes into the reasons for the rhetorical analysis of the cognitive content of scientific papers, such as the rhetor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anguage of scientific papers, the rhetorical transformation of scientific papers to the process of subjective thinking, the rhetorical implication in the process of dissemination of scientific papers, and the rhetor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valuation system of scientific papers. On this basis, it is pointed out that rhetorical construction has participated in the content of scientific texts from different paths, and then the concrete content framework of establishing the research paradigm of rhetorical construction of scientific papers is put forward in the way of problem cluster, from four dimensions: the language of scientific papers, the process of publishing scientific papers, the citation of scientific papers and the cultural support network of scientific papers.
【作者单位】: 烟台大学人文学院;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基金】: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开放获取’知识共享机制及其相关问题研究”(编号:J12WF09)资助
【分类号】:H15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汉军;;修辞学研究的四个发展阶段及其特点[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2 董保华;罗迪江;;论语言研究的涌现范式[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13期

3 陈荣;;语境研究的认知转向[J];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4 王勇;徐杰;;系统功能语言学与语言类型学[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5 赵卫;;语篇语用学研究的新进展——《英汉语篇语用学研究》述评[J];山东外语教学;2011年03期

6 曹燕萍;姜孟;陈丽慧;;认知语言学内部转向——认知社会语言学的兴起[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7 赵杰;刘永兵;;语言·话语·社会——论伯恩斯坦的社会文化语言观[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8 廖七一;;MTI中的翻译理论教学[J];中国翻译;2011年03期

9 徐红;李文戈;;哲学视域中的语言研究[J];外语学刊;2011年03期

10 陆秀英;;功能文体学观照下的翻译研究路向及前景分析[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洪涛;;从此岸到彼岸的反拨与超越——当代西方翻译研究学派研究范式探析[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王勇;;论语言类型学研究中的解释[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3 武光军;;语料库翻译学的范式理据与范式体系[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4 徐剑;;当代翻译研究的显性与隐性转向[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徐明;;认知语言学在日本——日本认知语言学研究现状的调查与分析[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6 徐盛桓;;语用推理:从原则到模型[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7 胡范铸;;中国新闻言语行为构成性规则的演绎分析[A];第四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蒙兴灿;;后解构主义时代的翻译研究:从双峰对峙走向融合共生[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9 万静静;;浅谈不同历史时期翻译范式研究[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六辑)[C];2010年

10 郑新夷;;国外婴儿动词习得的研究范式[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三卷)[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刘焕辉 江西婺源人 南昌大学教授;言语交际学的草创与重构[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吉良;当代国际口译研究视域下的巴黎释意学派口译理论[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杜玉生;翻译研究中的伦理性问题[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2 王倩;翻译研究范式的变革:从解构到建构[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3 田怡俊;翻译中的诗性思维范式研究[D];江南大学;2009年

4 潘婧;翻译的操控[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5 赵红梅;描写翻译研究与翻译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6 洪志英;从修辞的角度重新审视理查斯的“意义理论”[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7 吴庄;第二文化习得的文化间相互依存关系考察[D];湘潭大学;2006年

8 高晓玲;从Gone With the Wind的重译看翻译的历史性[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9 胡长月;从《论语》看孔子的修辞思想与修辞策略[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10 曹清林;应用翻译的主体间性:功能翻译的阐释[D];中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4995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24995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1a8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