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概念隐喻的哲学基础与萨丕尔-沃尔夫假说
[Abstract]:Most of the opponents of the Sapir-Wolff hypothesis in the past criticized the internal argumentation process and methods of the hypothesis. this paper intends to refute the hypothesis from an external point of view. Through a contrastive study of conceptual metaphors in English and Chinese, this paper reveals that two different languages in English and Chinese show great similarities in conceptual metaphorization, indicating that there is something in common behind the metaphorization of abstract concepts that makes people have similar abstract thinking, that is, experience-the philosophical basis of conceptual metaphor.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experiential philosophy, it can be inferred that different languages do not affect or determine different metaphorical thinking, but that thinking affects or determines language. Therefore, the theory of experiential philosophy provides a powerful negative evidence for the Sapir-Wolff hypothesis.
【作者单位】: 吉林大学公共外语教育学院;
【基金】: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2B25) 长春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研究项目(CSKT 2012 0051)
【分类号】:H0-0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冯彦;焦伟达;;概念隐喻语际迁移标记性探析[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2 赵文学;赵桂英;;汉英时间作为空间隐喻的对比研究[J];学术论坛;2007年05期
3 杜胜利;;用普遍联系建构哲学理论诸范畴——关于物质、精神、人的本质内涵的新界定[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4 王颖冲;;语言与思维关系再认识——沃尔夫《论语言、思维和现实》解读[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1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杨必仪;杜胜利;;论精神异化与人的创造能力的丧失[J];毕节学院学报;2010年09期
2 刘玉仙;杜胜利;丛大川;;论精神异化与人的创造能力的丧失[J];大连大学学报;2010年05期
3 杜胜利;丛大川;邱兴平;;实践辩证法内在否定因素探析——与孟宪忠、陈志良教授商榷[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4 刘玉仙;杜胜利;邱兴平;;人的精神生命的哲学视域[J];大连大学学报;2011年05期
5 梁道华;;英汉“前、后”隐喻时间研究[J];淮阴工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6 王忻;;识解与中国日语学习者“态”范畴偏误[J];日语学习与研究;2011年04期
7 杜胜利;杨必仪;;人类创新能力的本体论证明[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8 罗尉;;汉英词语“天/sky”的空间隐喻比较——基于语料库的研究[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0年05期
9 王述文;陈程;;文化视角下的英汉时间隐喻比较研究[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晶芝;杨忠;;概念隐喻理论的再思考[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2 刘永兵;;西方二语习得理论研究的两种认识论取向——对我国外语研究的启示[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3 潘文国,谭慧敏;重建西方对比语言学史——洪堡特和沃尔夫对开创对比语言学的贡献[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4 杜胜利,丛大川;人的本质是内在精神本质和外在劳动本质的辩证统一[J];井冈山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5 刘正光;;认知语言学的语言观与外语教学的基本原则[J];外语研究;2010年01期
6 张振江;;当代国外“沃尔夫-萨丕尔假说”研究评介[J];青海民族研究;2007年04期
7 林新华;对萨丕尔——沃尔夫假说的再认识[J];外语教学;1998年04期
8 高一虹;沃尔夫假说的“言外行为”与“言后行为”[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年03期
9 姚小平;人类语言学家沃尔夫的遗产——读《论语言、思维和现实》[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年01期
10 丛大川;杜胜利;;决定反决定规律的逻辑漏洞——与章韶华先生商榷[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菊芹;;对萨丕尔—沃尔夫假说的评论(英文)[J];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22期
2 李建平;;体验哲学对外语课程设计的启示[J];外国语文;2011年03期
3 管昕;;“语言学是人学”浅析[J];文教资料;2011年25期
4 杜艳斌;;基于体验哲学的大学生英语阅读素能提升策略研究[J];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5 谢竞贤;;多模态视角下的隐喻——兼评Charles Forceville的隐喻研究[J];外语学刊;2011年05期
6 张巨武;;基于体验哲学的人体隐喻认知研究[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7 咸慧;王晓玲;;有关语言与思维二者关系的研究评述[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8 陈沿西;王洪渊;;体验式教学理念在英美文学教学设计中的应用[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9 芦爱华;;从体验哲学看英语概念习语汉译策略[J];经济师;2011年08期
10 王寅;;体验人本观视野下的认知符号学[J];外语研究;2011年03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蔡曙山 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心理学与认知科学研究中心;人类心智探秘的哲学之路[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2 莒县 邵志远;生活处处有哲学,哲学来源于生活[N];学知报;2011年
3 姜文振;雅斯贝斯美学思想研究的新开拓[N];中华读书报;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桂真;幽默言辞理解认知语用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2 江加宏;通感隐喻的认知研究[D];安徽大学;2005年
3 栾鸥;通感的认知阐释[D];黑龙江大学;2008年
4 高玉华;CET长对话语用分析及其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D];吉林大学;2007年
5 何小燕;从认知角度看翻译的主体间性[D];长沙理工大学;2007年
6 鲍文;萨丕尔—沃尔夫假说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7 万正发;论体验哲学观对翻译认知能力的阐释[D];湖南工业大学;2010年
8 李松崎;汉英名量结构的认知转喻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0年
9 罗植琳;探析理想化认知模型的矛盾性[D];四川外语学院;2010年
10 刘阳达;语言理解中温度与情绪的心理表征[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5061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25061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