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学术会议PPT演示稿语用解读
[Abstract]:As a new language category, PPT presentation has become the main medium of international academic conference reports. This kind of new language has distinct textual features: eye-catching expression, multi-modal display, concise hint.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ideal speech effect, the speaker must follow the five new economic criteria of speech optimal allocation: general equilibrium criterion, premise consensus criterion, proximity criterion, effective criterion and conformity criterion.
【作者单位】: 山东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基金】:“2012年山东省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资助项目《情景互动教学模式下农业院校国际型创新人才培养——以“国际学术交流英语”课程为个案》(项目编号:SDYY12105)”的部分成果
【分类号】:H03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向明友;论言语配置的新经济原则[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年05期
2 胡庚申;国际学术会议的语用特征[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章淮平;话语的语用含义[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2 陆荣荣;从认知语境差异看文学作品中习语的翻译[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3 刘莉;浅议图式论与英语阅读教学[J];安康师专学报;2005年03期
4 吴秀芳;;语用模糊与语境关联[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5 王红孝,李民权;对隐喻的空间映射论与概念整合认知过程的再认识[J];北方论丛;2004年04期
6 方艳;对外汉语教学中词汇语境的设置[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7 邢清清;从语言感知理论看英语听力教学中的羡余信息[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S1期
8 夏蓉;英语动词时态形式的语用功能[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9 陈春,宋曦;试析外交语言中语用含糊的特点[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10 吕文静,肖丹;由关联理论看反讽言语[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李洁麟;;心理语言学与“传”务求通新解——对电视“说”新闻的心理语言学解读[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2 肖建华;彭工;;国际学术会议的语言及其效果研究[A];学术交流质量与科技研发创新——中国科协第三届学术交流理论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8年
3 林小峰;;论文化差异中语言系统差异对翻译的影响[A];贵州省翻译工作者协会2006年会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4 戴雪梅;;中国与英美文化交际中礼貌原则的异质性[A];第七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东晶;俄汉代词指示语对比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1年
2 牛保义;相信和怀疑:附加疑问句认知研究[D];河南大学;2002年
3 徐章宏;隐喻话语理解的语用认知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2年
4 姜玲;英汉隐喻句对比研究英汉隐喻句对比研究[D];河南大学;2003年
5 王道英;“这”、“那”的指示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3年
6 聂仁发;现代汉语语篇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7 王文忠;修辞活动的民族文化特点[D];黑龙江大学;2003年
8 潘世松;不同年龄段语用主体语体特征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9 彭建武;语言转述现象的认知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10 刘国辉;英汉请求策略理论与实证对比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许菊;关联理论与交际[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2 张林雅;翻译的语用观[D];曲阜师范大学;2000年
3 温金海;论H.P.Grice的“会话含义”[D];黑龙江大学;2001年
4 杨家胜;现代俄语中的评价范畴[D];黑龙江大学;2001年
5 傅梦媛;关联理论与语用翻译[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6 汪文格;矛盾修辞中的对立与统一及其在商务英语中的应用[D];湖南大学;2001年
7 崔晓玲;英语因果复合句与汉语因果复句的对比研究[D];延边大学;2001年
8 韩淑华;汉语的“什么”与英语的“what”[D];延边大学;2001年
9 郭岚;广告语中对读者的心理顺应[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2年
10 张录侠;衔接连贯在大学英语阅读中的作用[D];西北大学;200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向明友,朱迈青;论言语的社会交际功能——经济分析语用学探究之二[J];外语学刊;2001年01期
2 秦秀白!510640;体裁教学法述评[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年01期
3 韩金龙,秦秀白;体裁分析与体裁教学法[J];外语界;2000年01期
4 胡庚申;国际学术会议的语用特征[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年04期
5 王雪;语篇体裁、语篇类型与翻译[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年10期
6 张弘;学术范式转型与批判意识[J];学术月刊;2003年07期
7 廖七一;研究范式与中国译学[J];中国翻译;2001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龚维国;;“非X不Y”句式的语义阐释[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2 朱雷;;经济“元规则”下的新词研究[J];作家;2011年16期
3 张萍;;以《红楼梦》为例浅析语言经济性的认知原理[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1年08期
4 韩晓云;;现代汉语新词语的产生原因及特点[J];文学教育(下);2011年06期
5 张舒;;“X族”新成员——“考碗族”小探[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6 张洁琼;;宏观语用学视角下的广告语研究[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年27期
7 曹德和;;里程碑·指南针·新台阶(续)——《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研读心得和延伸思考[J];毕节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8 韩林林;;浅析语言中的“类推”现象[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9 陈金美;;“程度副词+名词”结构语用探析[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10 方蕾;;对“吃+N”类短语的生成及发展合理性的分析[J];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范锋;;范畴化与词汇空缺汉英对比研究[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2 熊礼淼;;V+(的)+N偏正结构中“的”的隐现[A];江西省语言学会第五届会员大会暨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3 曹艳梅;;从Shannon & Moles的交际理论看语言交际中的冗余性[A];第六届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4 陈密容;;网络语言试探[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邓红风;;论汉语中的空动词be[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8条
1 李德毅;在国内的国际学术会议上 使用双语,如何?[N];学习时报;2007年
2 范忠山;别让汉语成为科学看客[N];人民政协报;2006年
3 记者 马文生 实习记者 燕镜伊;推动我国术语工作的应用发展[N];中国国门时报;2006年
4 记者 柳霞;中外学者携手共译《五经》[N];光明日报;2009年
5 陆俭明 (北京大学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教授);极富创新性的方言词典[N];中华读书报;2007年
6 原正军 马小尚;珍视母语[N];人民日报;2005年
7 本报记者 姜艳萍;创立中国语言学创新平台[N];联合日报;2010年
8 欧阳朝龙;中国语文现代化事业又结硕果[N];人民政协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高卫东;语篇回指的功能意义解析[D];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11年
2 陈伟英;汉语主语省略的认知语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闫欢;网络语言的经济性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2 李宁;有稿同传中的经济原则[D];厦门大学;2009年
3 高俊霞;现代汉语方式宾语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4 肖奇民;乔姆斯基的特征核查理论的困境及可能出路[D];湖南大学;2006年
5 孙永;经济原则下解读语义模糊:对汉字“几”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6 宋鑫;[D];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7 姚爱萍;汉英交际中经济句式的比较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7年
8 吴爱;零式连接的认知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08年
9 智红霞;现代汉语动宾式“开V”类动词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10 蒋玲;“X 化”结构的多角度考察[D];四川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5065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25065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