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RT-CIT模式下的反语认知研究

发布时间:2019-08-19 11:19
【摘要】:作为一种独具魅力的语言现象,反语无处不在。它不仅是一个修辞手法,还是一种交际手段。比如说话人在一个暴风雨的天气说道:“今天去野餐是多么好啊!”这不仅是一个简单的修辞手法,而且是通过反话正说来达到说话人的交际意图:我们今天最好不要去野餐。 长期以来,人们对反语的研究局限在文学修辞领域,后来逐渐扩展到了心理学、语言学等领域,这些研究主要致力于反语的修辞、结构和语用功能等方面的争论。为了深入对反语进行解读,在层出不穷的反语理论中,语言学家对反语认知机制的探索已渐露头角,其中以关联理论和概念整合理论为代表。两者都是研究言语意义构建的理论,都将其看作是一个动态的认知推理过程。但是关联理论只提供了交际的总体原则,没有具体演示意义解读的动态认知过程。概念整合理论通过运用多空间的映射和投射具体分析意义的认知过程,弥补了这一缺陷,但它缺乏一个指导其认知机制的总原则,因此两者的结合具有可能性和必要性。 基于前人对关联理论和概念整合理论的整合性研究,本文试图提出一个修正的RT-CIT模式来揭示反语理解的认知机制,即以关联为导向,听话人在说话空间给出的显性信息刺激下,通过认知语境去寻找最佳关联形成最佳关联期待,通过跨空间映射与投射,最佳关联期待的信仰空间与输入空间中的事实空间产生冲突,在对比联想能力的刺激下,听话人转向并建立与信仰空间相反但与事实空间相一致的另一个心理空间。新建立空间的正确与否要再回到语言认知语境或者非语言认知语境中进行核实,通过空间核实后,反语意义解读完成,,反语的交际意图达成。 本文不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对反语的解读有一定的研究意义。从理论上讲,本文通过提出一个修正的RT-CIT模式来揭示反语解读的认知机制,此研究可能对认知语言学的探索有所启示。从实践上看,本文用RT-CIT模式来分析周立波语录中的反语现象,可以使人们迅速理解反语的真实意义。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H1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钟q茂;;浅议语境的分类[J];龙岩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本文编号:25282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25282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e45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