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接触视域下的当代汉语词汇嬗变研究
发布时间:2019-09-07 16:44
【摘要】:语言能反映社会的发展,各个时期的语言可以体现不同时代的独特风貌。而词汇作为语言中较为活跃的要素,与社会的关系最为直接和密切。个体或者群体使用两种或者两种以上不同的语言或者变体(方言等)进行交际时,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接触能够引发语言产生各种相应变化,这种变化在词汇上的反应更加显著。从词长、词义领域分布、构词方式和构词材料四个角度对2007-2011年年度新词语进行统计和描写,结果显示当代汉语词语具有以下四个发展特点:多音节词语大量增加;字母词和缩略词的数量显著增多;类词缀构成的附加式新词频繁出现;方言词和外来词逐渐融入汉语词汇体系。受到当代新词语的影响,当代汉语词汇系统中,成员更新速度加快,周期缩短;词义涉及范围广泛,,覆盖诸多领域;词汇系统内部聚合频繁,成员扩大。当代汉语词汇嬗变类型既包括词素本身的变化,又包括词义的转变,产生新词新语的理据主要是词语的语音、语义和形态三个要素的演变。词语嬗变的途径则有三种:词语的借用、构词法和造词法的改变以及词义演变。除了社会、文化和心理因素对当代词汇的发展演变造成影响之外,因为语言的接触与语言的发展演变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所以当代汉语词汇系统的嬗变主要发生在普通话与方言的接触、汉语与外语之间的接触、汉语与少数民族语言接触三个层面。
【学位授予单位】:渤海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H136
本文编号:2533133
【学位授予单位】:渤海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H13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顾江萍;;汉语对日语借词的显性改造与隐性吸收[J];长江学术;2009年04期
2 刘红曦;汉语新词语生成中的仿拟现象[J];渝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4期
3 苏新春;汉语释义元语言的结构、词义、数量特征[J];辞书研究;2005年03期
4 曾子凡;“港式普通话”剖析[J];方言;2000年03期
5 苏新春;当代汉语词汇研究的大趋势──词义研究[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1994年01期
6 郭伏良;当代汉语词汇发展变化原因探析[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3期
7 李如龙;汉语词汇衍生的方式及其流变[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8 马孝义;“当代汉语”及其特点[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3期
9 徐波;新词新语的文化心理透视[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1998年04期
10 方欣欣;;词义借用的不对称与泛时性[J];汉语学报;2005年01期
本文编号:25331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25331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