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语言的不确定性与系统功能语法中的模糊性

发布时间:2019-09-21 18:05
【摘要】:不确定性是自然语言的普遍特征。韩礼德提出了系统功能语法理论特有的许多范畴概念描写语法和语法系统里的不确定性;90年代以来,他从"以语法方式思考"的语法学角度更细致地分析了语言各个层面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并明确提到了模糊逻辑概念。本文通过讨论语言(学)的不确定性问题和韩礼德对模糊性的正视和深入分析,指出系统功能语法和语法学理论直接触及到逻辑学领域和人工智能等相关学科关心的问题。
【作者单位】: 清华大学;
【分类号】:H04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萍,郑树棠;中英模糊限制语语用功能探究[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2 方琰;功能语言学在中国发展的近况[J];当代语言学;1996年04期

3 朱小美,张明;当代国外有关模糊语言学的主要研究简评[J];当代语言学;2005年03期

4 李亚红,胡文东,文治洪;两种类型五级语义量词的赋值差值比较[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5 许莉;模糊修辞及其语用功能小议[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6期

6 江淑娟;戴卫平;;韩礼德系统功能语言学概说[J];广西社会科学;2006年11期

7 杨平;英汉范围变动型模糊限制语对比研究[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年06期

8 蒋跃;于群;;英汉约数的比较与翻译[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9 向平;曹世清;;英语学习者口头叙事的评价分析[J];教学研究;2006年06期

10 薛水明;李更春;;对童话语篇的及物性考察——《爱丽丝漫游奇境记》的个案分析[J];科技信息(学术版);2006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治安;周忠杰;;词典封面广告语篇研究:一种评价视角[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温冬梅;;儿童语篇与名词化隐喻[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4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彭静;;语境,牵制和影响语义的一个重要因素[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蔡有恒;;功能理论与语篇语体特征分析[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易静;;从系统功能语法角度分析阅读理解错误[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高贞;;名词化与语法隐喻[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7 苏妮娜;;英语学术语篇中的情态手段[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8 彭菲;;学术论文提要的主位推进模式分析[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9 郑建萍;;从系统功能语法看布什每周电台演讲主位选择[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10 刘云洲;;从功能语法的角度看一首词的英译[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梁敬美;“这-”、“那-”的语用与话语功能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2 王勤玲;幽默言语的认知语用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3 费惠彬;汉日话题对比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4 杨才英;新闻访谈中的人际连贯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5 张滟;促动性体裁群功能劝说模式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6年

6 李敏;现代汉语非现实范畴的句法实现[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于海飞;话轮转换中的话语标记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8 何霜;忻城壮语语气词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9 董育宁;新闻评论语篇的语言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10 曾建彬;下义关系的认知语义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艳;面向数字化产品的自然语言查询技术的研究与开发[D];浙江大学;2002年

2 吕占军;日常会话中模糊语言的交际功能[D];河北师范大学;2002年

3 余爱霞;[D];电子科技大学;2002年

4 曹依民;主述位切分与翻译[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5 张一宁;模糊及其语用功能[D];长春理工大学;2002年

6 董娜;模糊限制语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2年

7 刘春玉;意义·风格·功能[D];四川大学;2002年

8 连天雪;私人信件写作中的语用分析[D];大连海事大学;2003年

9 王磊;英汉模糊修辞比较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10 何娟;评析英语模糊限制语及其交际功能[D];山西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林钰婷;;试论汉语模糊名词的语用功能[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2 于群;;自然语言中翻译的模糊性[J];科技信息;2011年18期

3 史玮璇;王丽静;张立艳;;解读古典诗词中数词的模糊性[J];时代文学(上半月);2011年06期

4 陈红岩;;商业广告语的模糊表达及对消费者的诱导[J];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11年02期

5 傅,

本文编号:25394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25394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a70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