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当代机器语言能力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发布时间:2019-10-17 20:01
【摘要】:机器语言能力是当代科学研究领域中的前沿和重大课题。文章首先对机器语言能力研究的现状进行了回顾和分析,然后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指出研究语言的大脑神经机制是实现机器语言能力研究突破的新路径;有必要构建机器语言能力评估等级量表,以便有针对性地提升机器处理人类自然语言的能力;提高机器的语言能力还必须加强学科间的合作和研究队伍的培养与建设。
【作者单位】: 江苏师范大学语言科学学院;语言能力协同创新中心;北京大学计算语言学研究所;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基金】:国家973计划课题(2014CB340502)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0&ZD12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271196)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12YJC740024、13YJC740057) 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1YYC011)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PAPD) 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 江苏师范大学科研基金项目(13XLR13、11XLR47)的资助
【分类号】:H0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刘挺;车万翔;李正华;;语言技术平台[J];中文信息学报;2011年06期

2 孙茂松;刘挺;姬东鸿;穗志方;赵军;张钹;吾守尔·斯拉木;俞士汶;朱军;李建民;刘洋;王厚峰;吐尔根·依布拉音;刘群;刘知远;;语言计算的重要国际前沿[J];中文信息学报;2014年01期

3 杨亦鸣;;语言的理论假设与神经基础——以当前汉语的若干神经语言学研究为例[J];语言科学;2007年02期

4 宗成庆;曹右琦;俞士汶;;中文信息处理60年[J];语言文字应用;2009年04期

5 杨亦鸣;刘涛;;中国神经语言学研究回顾与展望[J];语言文字应用;2010年02期

6 杨亦鸣;;神经语言学与当代语言学的学术创新[J];中国语文;2012年06期

7 杨亦鸣;刘涛;;汉语话题句中语迹的神经机制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2013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文慧;阳志清;;英汉词汇生成和理解机制的共同特征[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2 赫琳;张榴琳;;副词“才”的语义指向及其计算机识别研究[J];长江学术;2012年01期

3 顾介鑫;;汉语复合词的中心性问题[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4 林鸿飞;许侃;任惠;;基于词汇范畴和语义相似的显性情感隐喻识别机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12年05期

5 常林;;神经语言学视角下的第二语言习得解析[J];大连大学学报;2014年01期

6 张东平;;语言研究的多维视角——论神经语言学和心理语言学[J];考试周刊;2007年40期

7 张东平;;神经语言学和心理语言学的共性与个性[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8 顾兆禄;;试论普通语言学理论与神经语言学研究的互参与互证[J];南京社会科学;2009年02期

9 顾介鑫;;认知科学视角下的复合词研究[J];外语研究;2010年06期

10 彭炜明;宋继华;王宁;康明吉;;汉语传统语法及其在中文信息处理中的应用展望[J];中文信息学报;2012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卢建平;基于拓扑学和统计学的无字库汉字智能造字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舒江波;面向中文信息处理的复句关系词自动标识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3 刘涛;汉语句法移位的神经语言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4 李茹;汉语句子框架语义结构分析技术研究[D];山西大学;2012年

5 张智义;合并与移位的理论和实证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6 赵鸣;汉语等级含义加工的神经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7 燕浩;晚期熟练汉英双语学习者语法特征加工的神经特异性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

8 蒋向勇;现代汉语缩略语的认知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柴艳丽;复音同义词检索与分析系统的设计与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2 郭剑;语义检索在出版社网站中的应用研究[D];北京印刷学院;2010年

3 戴霖;网络舆情信息挖掘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4 李海光;基于位置和语义特征的中文命名实体关系抽取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1年

5 苏燕;现代汉语标题结构类型的计算机自动分析[D];广西民族大学;2011年

6 别春红;俄罗斯神经心理语言学的言语理解机制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7 温丽婷;英汉序列动词构式对比研究[D];延边大学;2011年

8 徐琳;对部分动名兼类分歧词的考察与处理[D];黑龙江大学;2012年

9 刘晓;试从神经学角度分析隐喻对创新的积极影响[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10 任会启;汉语智障儿童动词论元结构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梁丹丹;中国神经语言学的回顾与前瞻[J];当代语言学;2004年02期

2 俞士汶;;语言随计算齐飞——特邀编审的话[J];当代语言学;2009年02期

3 赵元任;一套标调的字母(英文)[J];方言;1980年02期

4 ;一部在我国神经语言学领域有开拓意义的研究文献——杨亦鸣《语言的神经机制和语言理论研究》[J];江苏社会科学;2004年02期

5 陈肇雄;SC文法功能体系[J];计算机学报;1992年11期

6 张钹;;自然语言处理的计算模型[J];中文信息学报;2007年03期

7 俞士汶;;建设综合型语言知识库的理念与成果的价值[J];中文信息学报;2007年06期

8 王丽杰;车万翔;刘挺;;基于SVMTool的中文词性标注[J];中文信息学报;2009年04期

9 刘挺,王开铸;关于歧义字段切分的思考与实验[J];中文信息学报;1998年02期

10 张强;沈兴安;江火;;我国神经语言学研究的理论和方法[J];外语研究;2005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秋;南峥;;浅谈自然语言的“理解”[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S2期

2 张璐;;计算机与自然语言的理解[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3 王承诒,王朝中,迪丽努尔·艾买提;浅谈“自然语言”的理解问题[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3期

4 吕国忱;陈景丽;;论语言的认识功能[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年03期

5 宁春岩;;自然语言理解中的几个根本问题[J];语言研究;1985年02期

6 叶小岭;张颖超;叶彦斐;;汉字与英语单词的表示与存储[J];气象教育与科技;1999年01期

7 张万新 ,何继英 ,张研 ,张亮;架起人类语言交流之桥[J];发明与创新;2003年12期

8 蓝南;泛译[J];教育艺术;2001年06期

9 邱德钧;自然语言的语义推理[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01期

10 白平;思维的模糊性与古汉语语法研[J];古汉语研究;199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陶春;;计算机语言的发展[A];全国中外近现代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张丹忱;;语际语言学与世界语学[A];湖北省世界语协会世界语研讨会论文集(1980-2002)[C];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谈益峰;功能语法计算化小议[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5507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25507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b9d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