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智怎样计算隐喻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毛华滨,高新民;从意向性看人工智能的发展方向[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5年05期
2 吴卫东;;当代社会人的生态与心态问题哲学研究论纲——人的生存质量说之三[J];宁夏社会科学;2006年02期
3 许珍琼,高度;突现论与心身问题[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4 蒋洪波;;混合神经模拟[J];中国临床康复;2006年18期
5 刘西瑞;表征的基础[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刘华杰;;随附性及另一种实现[A];第二届分析哲学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郭美华;熊十力本体论哲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2 王萌;融摄与对话:现当代佛教与科学关系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3 唐平;异常心理的哲学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4 商卫星;论认知科学的心智观[D];武汉大学;2004年
5 赵伟平;身心与书法审美关系之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6 刘占峰;解释与心灵的本质[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7 张杰;先秦儒家性情思想研究[D];武汉大学;2003年
8 吴彩强;从表征到行动[D];浙江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阳建国;人类自由的绪论:波普尔非决定论思想的道德之维[D];中南大学;2003年
2 王晓丰;日常语言哲学中的他心问题[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柴晶;同一理论与马克思主义心灵观念的当代重构[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4 邢起龙;塞尔的意向性理论探微[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5 李传实;符号意识和交往意识的初步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6 丁继红;论社会规律的主体性维度[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7 李康;福多的心理模块论及其认知哲学思想[D];山西大学;2006年
8 邓欣欣;戴维森异态一元论解读[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9 张珍;精神性质的依随还原与突现[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10 刘琼;图灵测试、中文房间理论及其对功能主义的影响[D];湘潭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周北海;概称句本质与概念[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2 徐盛桓;;基于模型的语用推理[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7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玉秀;;隐喻的认知机制和隐喻相似性[J];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2 孙继红;张恒;;文化语言学视角下的隐喻研究[J];黑河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3 高全;;论隐喻式思维写作[J];华章;2011年24期
4 颜志科;;模因论视角下隐喻的生成、发展与传播[J];外语学刊;2011年04期
5 庄亚欣;;隐喻——思维的方式、语言的结构[J];时代文学(下半月);2011年08期
6 苗丽;;网络语言中的隐喻现象研究[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1年08期
7 潘玉华;李顺琴;;隐喻理论对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启示[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11年04期
8 徐畔;;诗学视野中的隐喻认知立体透视[J];外语学刊;2011年04期
9 覃承华;郭小娟;陆巧玲;;隐喻三性:普遍性、经验性及规约性[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1年08期
10 何婷;;认知视角下隐喻翻译的归化与异化——以《劳拉原型》译本为例[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1年09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天津大学文法学院 李淑清;隐喻的修辞和认知功能分析[N];山西党校报;2011年
2 谭学纯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修辞学:“交叉学科”抑或“跨学科”[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扬锦;汉语词汇隐喻的认知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2 徐慈华;选择与适应[D];浙江大学;2007年
3 王志栋;语用要点识别模型研究[D];清华大学;2008年
4 王霜梅;汉语定中结构的认知隐喻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5 李艳芳;批评性语篇分析修辞视角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6 王松鹤;隐喻的多维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7 吴恩锋;基于经济报道标题语料库的概念隐喻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8 王小潞;汉语隐喻认知的神经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9 张继文;中日古典定型诗歌中隐喻的认知对比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9年
10 陈家旭;英汉隐喻认知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洋;对隐喻本质的重新思考[D];长沙理工大学;2007年
2 彭静;诗歌隐喻的功能性解读及其认知理据[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3 李晓露;俄汉隐喻辞格的对比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4 张兴华;中医术语隐喻研究[D];湘潭大学;2008年
5 姜秀明;汉语服饰成语的转喻和隐喻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0年
6 王秀珍;俄汉语时间隐喻认知对比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吴蓉花;两种隐喻解释的对比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8 宁翠兰;隐喻在构建语言世界图景中的功能[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9 胡琴;先秦汉语时间名词隐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10 吴晋;隐喻在科学交流与传播中的功能[D];吉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5614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25614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