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妖传》异体字与版本研究丛札——兼谈古籍整理研究中的异体字问题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林嵩;《平妖传》版本考[J];中国典籍与文化;2005年02期
2 段春旭;《平妖传》散论[J];明清小说研究;1999年02期
3 朴明真;《平妖传》二十回本与四十回本的先后问题[J];明清小说研究;2001年04期
4 程毅中;再谈二十回本《三遂平妖传》——《宋元小说研究》订补之三[J];文学遗产;2004年06期
5 徐朔方;《平妖传》的版本以及《水浒传》原本七十回说辨正[J];浙江学刊;1986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霞;;最后的风流——浅析《聊斋志异》的文言选择[J];蒲松龄研究;2009年04期
2 朱锐泉;;心如止水,贵者自贵——小议聊斋先生笔下胡四娘形象[J];蒲松龄研究;2010年02期
3 石志鸟;;论章台柳意象的历史渊源——杨柳经典意象考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4 江瀚;;略论荀子礼乐学说之思想意义[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3期
5 吴贤哲;;七言古诗起源与产生问题考辨[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4期
6 朱秀敏;;浅论扬雄散文的艺术特色[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4期
7 吕伟华;;浅论纵横家的政治理想[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8 董常保;;羌族《招魂》唱经与《楚辞·招魂》的比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2期
9 周刚;连词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要略[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10 王硕民;《韩诗外传》新论[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臧高峰;任保平;朱子凝;;近代以来中国小农经济的制度变迁与分析[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2 韩金花;王宗殿;王蕴蕴;沈斌;;华佗诊断学术思想研究[A];全国第十二次中医诊断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丁媛;张如青;汤晓龙;;论出土简帛文献中的病因思想[A];中国庆阳2011岐黄文化暨中华中医药学会医史文献分会学术会论文集[C];2011年
4 龚武;;管子形势道哲学的阅读及其诉说——管子哲学研究相关性问题探讨[A];管子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安徽省管子研究会第四届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09年
5 张维坤;;“讽诵”在我国古代长期广泛流行的原因考察[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4)——中国学科教学与课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6 陶世龙;李鄂荣;;地质思想在古代中国之萌芽[A];地质学史论丛(4)[C];2002年
7 姚阿玲;;现实与非现实——中日男同性恋作品的比较[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徐卫民;;汉长安城植被研究[A];中国古都研究(第二十三辑)——南越国遗迹与广州历史文化名城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古都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赵晓明;;我国反假货币法律的考察与探究[A];湖北钱币专刊(总第8期)[C];2009年
10 张峰;;汉画像中建鼓的形制[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凯波;屈骚评论与汉代文学思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邢培顺;曹植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刘宝春;南朝东海徐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周燕来;南宋两淮地区军事防御体系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6 尉博博;春秋大都耦国政治现象剖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李鸿雁;唐前叙事诗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刘春兰;《训世评话》语法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王小燕;魏晋隐士美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郭辉;明清小说中尼僧形象之文学与文化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平;方干及其诗歌论稿[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英娜;《淮南子》“道”论及其文艺观[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晓娜;《史记》与齐鲁文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淑文;《尚书》德治思想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张靖;西汉昭宣时期乐府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6 陈超;秦汉黄河中下游地区作物病虫灾害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7 雷晓伟;汉代“物勒工名”制度的考古学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8 杨晓静;两京地区新莽墓葬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9 宋利娜;先秦儒家农业观探析[D];郑州大学;2010年
10 吴雯雯;泰山岱顶人文景观的历史演变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朴明真;《平妖传》二十回本与四十回本的先后问题[J];明清小说研究;2001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付晓雯;;对05版《现代汉语词典》“硷”字头后括列繁体字、异体字次序的一点疑问[J];汉字文化;2006年05期
2 刘正文;放大镜;柯田;;“喜”中有忧[J];咬文嚼字;2007年06期
3 史甲庆;;论唐代专书异体字研究的价值[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4 向玲玲;;与“不”连读成语的会意字[J];文学教育(中);2011年01期
5 吕志峰;;东汉买地券、镇墓文异体字初探[J];中国文字研究;2010年00期
6 李平;高华平;;《楚系简帛文字编》(增订本)中异体字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7 陈刚;关于统一并用字的问题[J];语文建设;1963年Z1期
8 李长仁;关于汉字规范化问题的探讨——兼谈繁简字和异体字[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0年03期
9 丁震峰;;异体字的文化传承作用[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10 徐艳;武文杰;;谈大型字典引《篇海》时存在的问题[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沈春兰;;谈“沈”字[A];2007年福建省辞书学会第18届年会论文提要集[C];2007年
2 陈昌芳;;异体字研究[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赵峰;;试谈异体字整理“从俗、从简”原则的偏颇[A];2007年福建省辞书学会第18届年会论文提要集[C];2007年
4 徐福艳;;“裸”字古今探[A];中国训诂学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5 吴文文;;汉碑中一些异体字所反映出来的两类汉字形体演变规律——以《隶韵》为材料[A];2007年福建省辞书学会第18届年会论文提要集[C];2007年
6 《规范汉字表》课题组 ;张书岩;;研制《规范汉字表》的设想[A];语言文字应用研究论文集(Ⅱ)[C];2004年
7 刘敬林;;加强词义研究薄弱处工作全面提升语文词典释义质量[A];第五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李万春;王跃明;;试说“知”与“智”[A];孔学研究(第三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海峡两岸第二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6年
9 高毓秋;;《论衡卷第二十三·言毒篇》(明版)注释[A];第一届中国古代毒物学史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10 马尔子;;彝文的历史发展和四川规范彝文[A];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第四辑)[C];199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周静 祝爱华;异体字的“淘汰”与“认同”[N];语言文字周报;2006年
2 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南涧彝族自治县第三中学 刘介禄;依法规范语言文字[N];人民日报;2006年
3 吴晶 董豆豆;“释放”部分异体字,政策体现人文关怀[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4 费锦昌;主体化局与多样化的统一[N];语言文字周报;2006年
5 通讯员 厉娜 记者 曹爱方;招牌争“新”出“彩”不可乱来[N];宁波日报;2005年
6 张巨龄;从“您”字敬称起于何时说开去[N];光明日报;2007年
7 教育部语信司;《规范汉字表》(送审稿)向社会有关领域征求意见[N];语言文字周报;2007年
8 沈克成;魂牵梦萦“书同文”[N];温州日报;2008年
9 本报评论员;构建和谐的社会语文生活[N];光明日报;2006年
10 记者 马璇;规范字普通话皆占主流令人满意[N];深圳特区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斌;东巴文异体字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韩小忙;西夏文正字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3 高慧宜;傈僳族竹书文字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陈会兵;古书中词语的特殊读音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5 李朝虹;《说文解字》互训词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6 刘元春;唐代字样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7 甘勇;清人小学注疏五种词源学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8 李明;《古壮字字典》方块古壮字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9 邓章应;西南少数民族原始文字的产生与发展[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仝小琳;唐五代《切韵》系韵书演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辉霞;武后及武周时期墓志异体字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2 魏萍;南北朝墓志铭简体异体字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3 李海涛;《类篇》异体字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4 张新朋;玄应《一切经音义》之异体字研究[D];河北大学;2005年
5 曹志国;裴务齐正字本《刊谬补缺切韵》异体字研究[D];河北大学;2006年
6 李帅;蒋斧本《唐韵》残卷异体字研究[D];河北大学;2006年
7 甄燕;《类篇》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4年
8 肖改艳;试析《说文解字》中小篆异体字形成原因及类型[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9 王毅;明清刻本小说异体字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10 张晓凤;《广韵》异体字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5694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25694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