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族词的转喻认知及信息凸显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贺梦依;文旭;;“门”族词的转喻认知及信息凸显[J];中国外语;2012年02期
2 田慧婷;;“门”族词何去何从[J];科技信息;2009年06期
3 王远祯;;“门”族词探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10期
4 张辉;江龙;;歇后语表征和理解的认知语言学解读[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5 袁裴蓓;;专名隐喻、转喻性质辨析[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6 刘苏丽;李瑛;;转喻的本质及其认知分类[J];科技信息;2009年36期
7 缪海涛;;认知语言学视角下语言转喻的研究[J];语文建设;2015年20期
8 孟琳;;转喻视角下的汉语新词认知研究[J];时代文学(下半月);2012年04期
9 王莉;童媛;;认知语言学中的转喻研究综述[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1年11期
10 董艳媛;;认知语境在转喻思维中的制约作用[J];科技信息;2011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新祥;;词类转换机制的认知语言学诠释[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2 孙志农;;论语篇连贯的转喻机制[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3 魏在江;;语篇转喻[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4 胡婷;;转喻的理解及其现实意义[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5 晋小涵;齐振海;;“脸、面”词语的转喻阐释[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6 张韧;;转喻的构式化表征[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7 萧立明;;认知语言学与翻译[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陈香兰;;前置语境信息对转喻理解的影响:基于眼动实验[A];第二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心理学与国民心理健康摘要集[C];2017年
9 张艋;;简析语用学与认知语言学的联系与区别[A];外语教育与翻译发展创新研究(第六卷)[C];2017年
10 方小兵;;《接触语言学》评介[A];中国社会语言学2014年第1期(总第22期)[C];201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辉;是“转喻”,还是“领有”?[N];语言文字周报;2019年
2 王丽亚;翻译亦是学术:读《转喻:从修辞格到虚构》[N];中华读书报;2014年
3 黑龙江大学文学院 高伟;生态语言学视域下微语言探析[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
4 饶高琦;语言学应成为独立的学科[N];科技日报;2018年
5 人民教育出版社 陈光;“‘0’元购X”的语言学思考[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
6 浙江师范大学国家语言政策与语言生态研究院 张先亮;生态语言学的研究方法[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
7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 宗守云;努力做大、做广、做深语言学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8 记者 徐川山;努力推进我国语言学研究的科学化、现代化、国际化[N];语言文字周报;2014年
9 石锋 南开大学语言研究所;语言学:从卡片之学到数据之学[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10 宗守云 上海师范大学教授;为语言学鼓与呼[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福娟;指称转喻:词汇语义的认知途径[D];苏州大学;2009年
2 李勇忠;语言转喻的认知阐释[D];复旦大学;2004年
3 杨成虎;语法转喻的认知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8年
4 胡方芳;现代汉语转喻的认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5 黄洁;基于参照点理论的汉语隐喻和转喻名名复合词认知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6 吴淑琼;基于汉语句法结构的语法转喻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7 邹春燕;生态语言学视域下的汉语网络流行语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8 肖燕;时间的概念化及其语言表征[D];西南大学;2012年
9 王薇;名词动用的认知修辞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10 李云彤;认知语言学视域下的汉语多义词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慧;反语的言外转喻分析[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3年
2 郭创;数学建模视阈下的认知隐喻、转喻层面关系探赜[D];西安外国语大学;2016年
3 董庆霞;委婉语的转喻生成机制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3年
4 王玉凤;习语形成及理解的隐转喻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5 周琦;言外转喻的心智哲学视域[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4年
6 樊朝辉;转喻的概念本质与功能[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7 马浩然;言外转喻属性模式的微观操作层面分析[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5年
8 徐畅;转喻视域下新兴主观评议句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9年
9 郭娜;俄汉电信词汇的转喻生成机制对比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9年
10 祁瑶;中国教育新闻漫画中的多模态隐转喻研究[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5726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25726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