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留学生习得汉语方向动词的偏误分析

发布时间:2020-01-29 02:44
【摘要】:动词在句法结构和语义结构研究中都占有核心地位,动作的主要特征是时间性和空间性,而方向则是动作在空间展现时的一个重要特征。动词方向类别是一个典型性渐变、边界模糊的范畴集合。在方向系统中,汉语以认知上获得的动作方向认识为基础,遵循“有向动词在句中体现的方向与其本身蕴含的方向性相一致”的原则,与此同时,常常在句中用方位词表示方向。 在空间域中,动词可以用动体(动词内部完成该动作行为的一个虚拟实体)、陆标(为动体移动前的立足点)、路径(动体从立足点到移动终点所因循的路线)等意象图式对动词进行分析和描述,同时,接触到动作动词的读者或听者本人为潜藏观察者。通过潜在观察者的角度,可以将上向、下向、前向、后向、内向、外向等有向动词进行描述。例如“上向动词”可以描述为“下——上方向性动词”,即在空间域里,动体面朝终点,离开立足点,朝陆标以上的方向由下至上移动到终点的动作过程。 动词的时间性、及物性等特征会对句法结构产生一定的制约作用。从空间和方向的角度来看,由于虚拟的有向动词要比现实的有向动词受到更多的约束,因此,现实性方向动作动词要比虚拟性方向动作动词的结合面广;动作发生的空间辖域大的动词比空间辖域小的动词的结合面广。 目前,现代汉语有向动词理论对二语教学的指导,学界研究成果甚少,而留学生习得汉语有向动词的偏误特点、类型、原因等方面,更是空白。所以,进一步地完善汉语动词的方向分类系统,并将其应用到对外汉语教学中,创造实用价值,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以已有的语言学理论研究成果为指导,将有向动词进行分类,,并从认知、语法、语义等角度,对具有代表性的有向动词进行了分析,将动词内涵的方向具体化并归类。我们对HSK动态语料库中收录的有向动词偏误进行了分析,指出了留学生在有向动词习得方面的偏误类型,希望可以对留学生习得汉语有向动词、对外汉语教学等语言教学实践有所裨益。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H195.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卢英顺;现代汉语中的“延续体”[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2 王媛;;从“方向”的角度对现代汉语单音节动作动词分类[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3 张正石;浅析动词"来"的方向在话语中的变化[J];北方论丛;2003年02期

4 邢福义;形容词动态化的趋向态模式[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5期

5 杨凯荣;;论趋向补语和宾语的位置[J];汉语学报;2006年02期

6 高顺全;体标记“下来”、“下去”补议[J];汉语学习;2001年03期

7 肖奚强;也谈"来"和"去[J];汉语学习;2003年02期

8 马玉汴;;趋向动词的认知分析[J];汉语学习;2005年06期

9 贾钰;;“来/去”作趋向补语时动词宾语的位置[J];世界汉语教学;1998年01期

10 方经民;;汉语空间方位参照的认知结构[J];世界汉语教学;1999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媛;现代汉语单音节动作动词的方向性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涛;浅探汉语有向动词的方向范畴[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2 邹文洁;现代汉语动词的方向分类及解释[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5742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25742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1b1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