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语动词体范畴的方言差异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戴庆厦,田静;从共时差异看语言濒危——仙仁土家语个案研究之三[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2 戴庆厦,田静;濒危语言的语言活力——仙仁土家语个案研究之二[J];思想战线;2003年05期
3 杨元崇;蒋海兰;;叶德书:与土家语言缘定今生[J];民族论坛;2011年06期
4 徐宜良;土家语对目标语迁移问题初探[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5 舒志武;土家语形容词的“级”[J];语言研究;1994年02期
6 何天贞;土家语的支属问题[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7 曹毅,陈心林;文化的镜子——一个土家族社区的语言现状分析[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8 陈廷亮;;“毕兹萨”:土家族的文化传承符码[J];民族论坛;2008年08期
9 叶德书;;土家语“撒叶嗬”(sɑ~(55)je~(21)xe~(53))刍议[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10 田德生;;土家语概况[J];民族语文;1982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曹志耘;;生存还是消亡:汉语方言面临的抉择[A];世纪之交的中国应用语言学研究——第二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2 张和平;;方兴未艾的贵州民族语文翻译事业[A];贵州省科学技术优秀学术论文集(2004年度)[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通讯员 邓华、冉光乾、肖红军;濒临失传的土家语有了传承[N];湖北日报;2006年
2 杨元崇;濒危语言亟需保护[N];团结报;2005年
3 郭军宁;“南部土家语文献记录及研究”课题进展顺利[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4 丁铭;我抢救濒危少数民族语言[N];人民日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任生心邋李可 通讯员 张学霞;保护濒危少数民族语言刻不容缓[N];光明日报;2007年
6 木仕华;第三届两岸三地藏缅语族语言暨语言学研讨会举行[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7 崔静;方言“流失”,会说满语者不足百人[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8 本报记者 袁国女 李春艳;我国少数民濒危语言亟须重视[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8年
9 本报记者 瞿大喜;少数民族语言资源保护迫在眉睫[N];贵州民族报;2011年
10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李蓝;语言濒危,,方言告急[N];社会科学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谭志满;文化变迁与语言传承[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2 陈心林;南部方言区土家族族群性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3 张竞艳;四川茂汶地区羌族语言选择问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4 龙耀宏;侗语方音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5 马辉;彝语词法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魏翠翠;土家语的类型学描写[D];南昌大学;2012年
2 向亮;湘西苗语、土家语与汉语的称谓语比较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3 王晓英;岩冲土家语的传承与变迁[D];中南民族大学;2008年
4 朱艳华;土家语定名结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5 田静;仙仁土家语濒危现象个案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3年
6 滕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汉双语教育的历史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7 曹阳;天津西南部方言语音的几个问题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5765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25765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