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边双语双文化语境对韩汉语词汇习得的利弊分析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全香兰;;韩语汉字词对学生习得汉语词语的影响[J];世界汉语教学;2006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徐昌火;甘良梅;赵汶修;;中高级韩国学生汉语合成词习得研究[A];第八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邓世俊;越南语“ho'n”字句与汉语“比”字句对比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2 徐新伟;中韩汉字比较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3 张妍;欧美学生汉语中介语易混行为动词、心理动词及其辨析方法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6年
4 金正淑;韩汉同源词异同论[D];天津师范大学;2006年
5 季欣;韩国语中韩源汉字词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7年
6 柳智恩;汉韩汉字词的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7 周琳;对外汉语教材同译词语及英语背景留学生使用偏误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7年
8 孙悦;韩国留学生错别字语料库的建立和基于语料库的错别字考察[D];北京语言大学;2007年
9 毛丹;汉韩同形词第二语言习得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全香兰;针对韩国人的汉语教学——"文字代沟"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J];汉语学习;2003年03期
2 全香兰;汉韩同形词偏误分析[J];汉语学习;2004年03期
3 刘红英;韩国学生汉语词汇使用偏误分析[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4 王庆云;韩国语中的汉源词汇与对韩汉语教学[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2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增国;;高级汉语水平韩国留学生副词“就”偏误分析[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1年07期
2 张金花;;韩国留学生初级汉语受母语语序主宾谓的影响偏误分析[J];青年文学家;2011年09期
3 王红厂;禹润敬;;韩国留学生使用“关于”和“对于”的偏误分析[J];语文学刊;2011年11期
4 俞红;;韩国留学生学习汉语词汇过程中的母语迁移现象分析[J];青年文学家;2011年16期
5 程晓翠;;初级阶段韩国留学生习得比较句三种否定形式偏误分析[J];语文学刊;2011年10期
6 陈振艳;;对外汉语教师的着装对教学的影响调查[J];赤峰学院学报(科学教育版);2011年08期
7 郑乔;;韩国高年级留学生比较句中比较标记的偏误研究[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1年07期
8 张林华;;以Parrt分析韩国学生汉语语音偏误研究[J];语文学刊;2011年14期
9 陈红燕;;中韩合作“2+2”对外汉语专业“现代汉语”教学新探[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8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陈华勇;;韩国留学生人体解剖学学习焦虑感分析[A];2008年中国解剖学会第十一届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金天一;;韩国学习汉学的历史概况及当前韩国高校汉语教学态势的研究[A];第五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陈华勇;金东洙;;韩国留学生系统解剖学三语教学模式的探索[A];2008年中国解剖学会第十一届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何东平 邢兆远 吴小京;见证韩国“汉语热”[N];光明日报;2005年
2 雨轩;插上语言的风帆 让中华文化远航[N];中国教育报;2007年
3 赵岚 实习生 刘冰;韩国:学汉语是另一种前程选择[N];东方早报;2005年
4 《语言文字报》原主编 杜永道;“源于”跟“缘于”用法有什么不同?[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0年
5 《语言文字报》原主编 杜永道;“地方”的两个读音意思有何区别?[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0年
6 《语言文字报》原主编 杜永道;“坦”跟“袒” 用法有何区别[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0年
7 楼正豪 (韩国);汉语在韩国[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7年
8 ;街头英文标志亟待规范[N];北京日报;2005年
9 刘菲;扬起语言的风帆,让中华文化远航[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7年
10 《语言文字报》原主编 杜永道;容易读错的体育用词[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芮晟豪;传播网络分析:韩国留学生在上海的文化适应模式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2 洪小熙;汉韩双向语言教学解难[D];山东大学;2008年
3 元莲仙;汉韩语言对比研究及在对韩汉语教学中的应用[D];南开大学;2010年
4 崔櫇席;中韩网络聊天语言比较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5 赵志清;基于言语行为理论的“把”字句研究[D];北京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柳;在苏韩国留学生的族际交往和国民性认知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2 郭珊珊;基于韩国留学生学习风格的调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3 卜亚南;韩国留学生习得汉语虚词“倒”“却”“但”的实验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0年
4 郭丽娟;中高级水平韩国留学生汉语连词使用情况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5 井然;韩国留学生汉语学习中的偏误分析[D];黑龙江大学;2011年
6 刘霞;韩国留学生汉语名词偏误分析[D];吉林大学;2012年
7 金宣教;韩国留学生习得重复义“还”、“再”、“又”的偏误分析[D];吉林大学;2012年
8 甘泉;韩国留学生本科生汉语学习动机变化动态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9 金洙玄;韩国留学生习得介词“给、对、向、朝”的偏误分析[D];黑龙江大学;2012年
10 曹玉茹;韩国留学生汉语成语习得偏误分析[D];吉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5780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25780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