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功能语法视域下的动词重叠式(Vv)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19 06:17
【摘要】:本文在功能语法的视域下对现代汉语中的“动词重叠式”进行研究,包括单音节动词重叠式“Vv”(如:“看看、走走”等),双音节动词重叠式“ABab”(如:“商量商量、准备准备”等)。作为一种非常独特的句法现象,“动词重叠”是一个备受学界关注的问题,但时至今日,对动词重叠式的句法性质、语法意义、历史来源等多种问题依然不能达成共识,本文希望站在一个新的视角对动词重叠式进行重新审视,希望为动词重叠式的研究提供新的视窗。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是绪论部分,首先对本文的选题缘起与研究对象进行说明,其次是研究综述,对动词重叠式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总结。在此基础上提出尚需解决的问题:动词重叠的语法意义、范畴归属、历史来源等。这也是本文的研究意义与价值。接下来指明本文的研究方向,介绍本文所采用的研究理论与研究方法。第二章探讨了动词重叠式的语义范畴与表达功能。本文将对“事件”进行重新认定,从“事件化”的角度来概括动词重叠式的语法意义,并着力探讨动词重叠式的范畴归属问题。本章还将动词重叠式按功能分为两类:用于陈述事实的与用于表达意愿的。据此对动词重叠式的句法表现进行分类描写,从而进一步验证其语法意义与范畴归属。第三章主要研究动词重叠的量性特征及表意特征,指出动词重叠式表示的不是“短时少量”。动词重叠是一种模糊量和主观量,其量性的认定可随说话人的主观认识而变动,还体现了说话人的主观情感。本章还通过将“Vv”与“V—v、V—下”进行比较,得到动词重叠式“Vv”独特的表意特点。第四章对动词重叠式的历史来源进行探析,先回顾动词重叠式来源的多种说法,其次梳理动词重叠式的产生和发展脉络,通过观察历史来源反观现代汉语中动词重叠式的面貌,以期对其本质属性、功能划分和表意特点有更清晰的认识。第五章是结语,对全文的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和研究结论作出总结,继而规划和展望对动词重叠式所涉及到的问题进行更为深入的探索。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H14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绮;;汉语动词重叠的认知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年06期

2 王玮婧;;试论动词重叠的条件[J];现代交际;2018年07期

3 韩克营;;论动词重叠式使用的条件[J];课程教育研究;2012年16期

4 刘芳;;谈合肥话中的短时体[J];语文学刊;2013年15期

5 殷晓明;动词重叠语法意义二题[J];语文学刊;2002年02期

6 ;《汉语动词重叠的历史研究》简介[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17年03期

7 尹百利;;非自主动词重叠的条件和语法意义[J];广东开放大学学报;2015年06期

8 李宇凤;;祈使与陈述:动词重叠的差异表现[J];语言教学与研究;2016年06期

9 杨世朝;;浅议现代汉语中动词重叠的几种形式[J];考试周刊;2017年65期

10 陈博聪;;基于HSK动态作文语料库的日本留学生动词重叠形式偏误分析[J];北方文学;2017年1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王贤钏;张积家;;形容词、动词重叠式认知的语义效应[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王志英;;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如何教授汉语的动词重叠[A];世界汉语教学学会通讯2009年第3期[C];2009年

3 尚英;;VV与V一V式动词重叠的特征调查研究[A];2004年辞书与数字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田春霞;;《元刊杂剧三十种》词语重叠形式研究[A];荆楚学术[C];2015年

5 李思旭;;三种特殊全称量化结构的类型学研究[A];《国际汉语学报》第6卷第2辑[C];201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张鹭 周口师范学院人文学院;汉语动词重叠的历史分析[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丁崇明;昆明方言语法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2 王红梅;汉语方言动词重叠比较研究[D];暨南大学;2005年

3 王晓凌;论非现实语义范畴[D];复旦大学;2007年

4 Maharani(陈玉兰);汉语、印尼语动词重叠对比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5 崔a\知;基于语言象似性的汉语单音节动词重叠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4年

6 王芳;重叠多功能模式的类型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2年

7 刘芳;长治方言体貌助词及相关助词研究[D];山西大学;2014年

8 陈前瑞;汉语体貌系统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丹;山西应县方言动词重叠式研究[D];延边大学;2019年

2 陆旭;功能语法视域下的动词重叠式(Vv)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9年

3 徐姗姗;黑龙江方言中的吃类动词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9年

4 美丽(Nurmatova Munisa);汉语动词重叠研究及其在教学上的应用[D];大连外国语大学;2019年

5 张佳怡;汉语“动~叠+看”结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9年

6 王艳秋;汉语“VV+A_单”构式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9年

7 袁晓蓉;布隆迪孔子学院学生动词重叠偏误分析[D];渤海大学;2019年

8 文欣洁;认知视角下汉维视觉动词对比及翻译研究[D];喀什大学;2018年

9 许莹;对外汉语教学中离合动词的重叠式及其偏误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8年

10 杨佳璐;咸丰方言体貌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5898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25898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b01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