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单音节动词重叠式习得与偏误分析

发布时间:2020-03-31 05:27
【摘要】:现代汉语动词重叠是特殊的语法现象之一,笔者在浏览北京语言大学HSK动态作文语料库时发现,语料库中由于词语重叠而产生的偏误中动词重叠式所占的偏误比重最大,而在动词重叠使用偏误中单音节动词重叠使用偏误占大多数。鉴于此,笔者从单音节动词重叠之后产生新的语义以及句法功能和原动词相比的基础之上,找出单音节动词重叠式和动词原式之间的功能差异,说明留学生在使用单音节动词重叠式的时候受到的限制相对较多,并充分利用语料库中的语料对留学生使用单音节动词重叠式的偏误类型进行进一步的探讨。然后结合对留学生使用单音节动词重叠式的问卷调查,发现留学生在使用单音节动词重叠式存在的问题。最后根据语料库中的偏误以及留学生的问卷调查中发现的问题,结合重叠式和动词原式之间的差异对单音节动词重叠式教学提出建议。以及能够从重叠式和原式对比的基础上为单音节动词重叠式的教学提供新的教学思路,帮助留学生更好的习得单音节动词重叠式。全文分为以下六个部分:第一章,绪论。第二章,单音节动词重叠式和原式的功能差异。第三章,单音节动词重叠式偏误类型考察。第四章,留学生单音节动词重叠式使用情况考察。第五章,单音节动词重叠式偏误原因分析及教学建议。第六章,结语。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H19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邹哲承;浅谈∨ ∨、∨—∨与∨了∨互换的条件[J];语文学刊;1991年03期

2 李桂玲;;关于类固定短语“V来V去”的语义与语用研究[J];知识文库;2016年14期

3 徐敏;;《红楼梦》中的单音节动词“教”[J];青年文学家;2017年23期

4 刘俊;;湖北竹溪方言单音节动词的重叠形式及语法意义研究[J];青年文学家;2017年06期

5 李文莉;;从修辞角度看涪陵方言单音节动词重叠[J];当代修辞学;2011年05期

6 李永增;;试论单音节动词的重叠[J];逻辑与语言学习;1987年05期

7 孙占林;汉语“V+D+N”结构浅析[J];楚雄师专学报;1988年Z1期

8 萧国政;李汛;;试论v——v和vv的差异[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06期

9 刘海章;;湖北荆门话中的“V人子”[J];语言研究;1989年01期

10 许华;“够威够力”通吗?[J];汉语学习;1989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朱蕾;;安徽泾县方言中一种特殊的单音节动词重叠[A];语言学论文选集[C];2001年

2 呼丽娜;;林州方言的“谓词+着”结构[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二)[C];201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邵敬敏;不喜欢戴校徽的调皮学生[N];语言文字周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李翠;基于语篇的现代汉语“NP的VP”构式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2 崔a\知;基于语言象似性的汉语单音节动词重叠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静;单音节动词重叠式习得与偏误分析[D];上海师范大学;2019年

2 肖筠筠;单音节动词重叠式偏误分析与对外汉语教学对策[D];南昌大学;2018年

3 付佳;基于语料库投掷类单音节手部动词论元搭配及语义演变研究[D];湘潭大学;2018年

4 张世盛;基于语料库掀捋类单音节动词论元搭配及词义演变研究[D];湘潭大学;2018年

5 骆巧;基于语料库撑持类单音节动词论元搭配及语义演变研究[D];湘潭大学;2018年

6 刘钰静;两部近义词典共有单音节动词义项比较研究[D];安阳师范学院;2018年

7 贾宁波;徐州方言词缀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7年

8 殷明明;“水”部单音节动词的对外汉语教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7年

9 李夏燕;《发展汉语》的“扌”部单音节动词研究及其课堂教学设计[D];江西师范大学;2017年

10 谢婷;动趋式“V+上”和“V+起来”中单音节动词的分类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6086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26086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42b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