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吕氏春秋》《淮南子》校读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07 09:53
【摘要】:《吕氏春秋》是战国末期秦国即将统一时,秦国丞相吕不韦为秦王嬴政献策而主持编修的一部具有政治宣言意味的著作;《淮南子》是西汉王朝有意对边疆大规模用兵时,淮南王刘安为汉武帝刘彻所建言而集体编撰的一部具有治国纲领性质的图书。两部典籍的目的都是为封建统治阶级建言献策,所记载的史料也有很多相似之处。然而,近年来少有专门校读研究这两部文献的论文。据此,笔者整理出校例47组,运用古籍校读方法,将这些校例分类整理,并从词汇、语法、修辞等方面进行了对比研究。全文共六部分。绪论概述了《吕氏春秋》《淮南子》各自的研究现状及两书比较研究现状、校读法的研究现状以及本论文的选题依据及意义。主体部分一、二、三、四章中,第一章对《吕氏春秋》《淮南子》校例中的同义词、同音词逐一分析总结;第二章对《吕氏春秋》《淮南子》校例中所体现出的语法现象予以描述分析;第三章对《吕氏春秋》《淮南子》校例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加以概括;第四章结合战国末期和汉初时代政治背景,对《吕氏春秋》《淮南子》所体现的大一统思想的语言特点及复音词的演变进行了总结。结语汇总了《吕氏春秋》《淮南子》校例的特点及二十四节气的演变。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H13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钊;《吕氏春秋》与农业[J];农业考古;2002年03期

2 晋荣东;《吕氏春秋》言“辩”的语言哲学审视[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3 杨宏耀;;《吕氏春秋》哲学思想探要[J];陇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4 袁礼华;;论《吕氏春秋》的“上农”思想[J];农业考古;2006年01期

5 庞慧;;今本《吕氏春秋》与初本的一致性问题[J];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6 孔令梅;;论《吕氏春秋》之“和”[J];宿州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7 高小瑜;;《吕氏春秋》研究三十年[J];绥化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8 孔令梅;;论《吕氏春秋》之“因”[J];蚌埠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9 张松辉;;试谈《吕氏春秋》的性质和影响[J];南都学坛;1981年01期

10 肖万源;略述《吕氏春秋》的哲学思想[J];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沼尻正隆;秦仙梅;;《吕氏春秋》中的墨家及墨家衰微原因[A];秦文化论丛(第十一辑)[C];2004年

2 刘邦凡;高鹏;;论《吕氏春秋》中的悖论思想[A];第一次南开逻辑学专业学人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3 高楠;;《吕氏春秋》的性命美学观[A];东方丛刊(1993年第1辑 总第五辑)[C];1993年

4 陈克守;;《吕氏春秋》的语言逻辑思想[A];1998年逻辑研究专辑[C];1998年

5 马魁印;;谈太平道乐“鼓经”[A];二十一世纪中国道教展望——茅山中国道教文化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 边家珍;《吕氏春秋》中的为师之道[N];中国教育报;2005年

2 吉小草 整理;应试教育的三大恶性循环[N];经济日报.农村版;2006年

3 杨焕亭;历史上咸阳人创造的人文精神[N];西部法制报;2005年

4 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港中学 陈宝利;做个“达师”[N];中国教师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林荣;《吕氏春秋》与百家合流[D];吉林大学;2010年

2 王伟;《吕氏春秋》体道和治道思想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俞林波;《吕氏春秋》学术思想体系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4 杨汉民;《吕氏春秋》的政治哲学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5 孔令梅;儒道融合视域下的《吕氏春秋》之道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6 黄伟龙;《吕氏春秋》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7 李铭娜;《吕氏春秋》动词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8 田延峰;秦思想研究[D];西北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孟高园;《吕氏春秋》管理观探析[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2 晏海珍;《吕氏春秋》“人欲”与“用人”心理思想探析[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3 陈平;四象之美:《吕氏春秋》美学思想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4 刘海龙;《吕氏春秋》中的“气”思想研究[D];安徽大学;2013年

5 颉玉燕;《吕氏春秋》《淮南子》校读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5年

6 陈浪;《吕氏春秋》的文化观析论[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7 王晓丹;试论《吕氏春秋》在中国古代散文发展史上的作用[D];曲阜师范大学;2012年

8 刘阳;《吕氏春秋》的生态思想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4年

9 王皓潼;论《吕氏春秋》的言语观[D];辽宁师范大学;2014年

10 张锋;《吕氏春秋》中的美学思想解读[D];山东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6177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26177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d97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