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整合理论视阈下汉语网络流行语的意义构建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21 01:37
【摘要】:网络流行语是在网络环境下,由网民创造的一种语言。作为一种动态发展的语言变体,网络流行语带有时代的印记,反映了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网络的普及,网络流行语的使用范围不断扩大,不仅用于网络交际,也被广泛地应用于现实生活的交际中,其影响力也不断提高。所以,正确理解网络流行语的意义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对网络流行语的研究主要是从语义学、语用学、句法学、翻译、文化、社会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等角度研究其特点、形成的原因、影响以及英译等问题。从认知语言学视角,以概念整合理论为依据研究其意义构建过程的较少,大都集中于对某一类网络流行语的研究或者只分析了网络流行语的个别案例。本文以认知语言学中的概念整合理论为依据,采用质性分析的方法,对近十年流行度比较高的网络流行语的意义构建过程进行分析。首先依据概念整合网络的分类,将网络流行语分为简单型、镜像型、单域型和双域型四类,之后根据理论自建了概念整合网络模型,分别对这四类网络流行语的典型样本进行了详细的分析。首先分析了它们的背景知识,通过背景知识了解了该词原有的意义及其新的用法,然后通过组合、完善、扩充对其原义和新用法的相关信息进行整合,阐释了它们的意义构建过程,最后分析了在这一整合过程中涉及的控制原则,如压缩原则把有利于新意义理解的重要元素和关系压缩进概念整合网络空间,重要关系最多化和重要关系强化原则保证了重要关系尽量多的展示在输入空间中,网络原则、解包原则和关联原则使合成空间中生成的新意义与其他三个空间保持着适当的联系,从而保证整个网络可以正常的运行。研究发现概念整合理论可以揭示汉语网络流行语意义生成的过程。首先,背景知识和控制原则在汉语网络流行语意义构建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通过背景知识和人脑中原有的认知,人们可以了解该网络流行语原有的意义,在新的背景知识下人们可以明确该网络流行语的新用法,进而才能把表象的东西进行整合,在压缩等控制原则之下生成它的新意义。第二,网络流行语的两个输入空间分别储存原义和新用法的信息,他们分别映射到类属空间,类属空间反映出两者的共性。两个输入空间向合成空间映射,他们存储的信息选择性地投射到合成空间后,通过组合、完善和扩充生成网络流行语的新意义。第三,作者在控制原则之下建立的四空间网络模型符合概念整合理论的要求,并且生成了网络流行语的新意义。本文从概念整合理论的视角研究了汉语网络流行语的意义构建过程,认为网络流行语的原义和新用法之间是有联系的,强调从人脑原有的认知和背景知识中生成对新词语的理解,有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网络流行语的意义。另外,作者自建的概念整合网络模型可以帮助人们直观地认识到网络流行语是如何通过组合、完善、扩充来完成新意义构建的,扩大了网络流行语的研究视角,丰富了概念整合理论的解释力,有助于人们正确理解网络流行语。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H136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H13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武艳萍;;网络流行语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及有效引导[J];平顶山学院学报;2018年03期
2 程星;李敏;;网络流行语盛行因素研究[J];新闻研究导刊;2018年12期
3 于鹏亮;;传播学视域下我国网络流行语的“5W”模式分析[J];东南传播;2018年06期
4 蒋睿萍;;网络流行语隐喻传播功能研究[J];青年记者;2018年18期
5 谷云峰;;网络流行语言看青少年的价值观特点[J];教育现代化;2018年26期
6 邓娟娟;;当“严谨”遇见“诙谐”——网络流行语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影响及对策探析[J];河北交通教育;2018年02期
7 张坚;;塞尔的隐喻解释原理与网络语言[J];广东培正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8 石乾福;曹于亚;;关于网络流行语对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负面影响及对策研究的调查报告[J];好家长;2015年43期
9 陈娟;;生态语言学视角下网络流行语的生态环境及规范化研究[J];校园英语;2018年23期
10 邓川;;网络流行语对传统媒体的影响浅析[J];西部广播电视;2017年2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费紫葳;;解析网络流行语文化现象及其对青少年的意义[A];新媒体时代青少年成长的特点和规律研究报告--第十一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2015)优秀论文集[C];2015年
2 秦兰s,
本文编号:26352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26352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