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构式语法理论下“大X的”的否定意义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21 09:22
【摘要】:汉语固定结构“大X的”具有表达反预期和非反预期的双重语用效果,但关于该结构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占比较高的反预期语用效果上,且这些研究多集中于通过对“大”、“X”与“的”的词性和语义特征的静态描述来阐释其反预期语用效果产生的成因,将反预期语用效果统归为否定语义并从动态角度探讨其产生机制的研究相对较少。构式语法理论同时重视规则和边缘的语言现象且采取语义、句法和语用相结合的语义分析方法,为汉语语义研究提供了多元化的视角。因此,本文从构式语法理论出发,探讨了“大X的”构式的否定语义产生机制和过程。本文基于BCC(BLCU Corpus Center)语料库,对“大X的”构式的相关语料采取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分析方法进行分类研究,并在构式语法理论框架下探讨该构式产生否定语义的机制。研究发现,1、“大X的”的否定语义来源于语义框架冲突、词汇压制、构式压制、语用压制以及上下义构式之间的继承层级关系;2、语义框架冲突源于“X”激发的语义框架和后续小句中动作的冲突;3、“大”的隐喻意义压制和“X”本身意义的压制构成词汇压制;4、构式压制与语用压制都与语境有关,其中语用压制主要由该构式本身所表达的言语行为和语义效果的压制形成;此外,该构式中下义构式对上义构式的继承也是否定语义的形成机制之一。由于该构式的否定语义机制涉及到词义、隐喻、语境等诸多因素,因此其否定语义也是构式内部和外部诸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本研究从构式语法角度揭示了“大X的”构式的否定语义产生机制,对基于构式语法理论探讨类似汉语语言现象做了一次尝试,也印证了构式语法的解释力。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H14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文旭;;主持人语[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8年02期

2 罗婕;;国内构式语法研究十五年综述——基于15年期刊论文的分析[J];海外英语;2018年07期

3 汪斐;;构式语法与大学英语教学方法创新[J];文教资料;2017年09期

4 唐亮;李灵通;;关于构式语法理论的几点思考[J];文教资料;2011年11期

5 文旭;杨旭;;构式化:历时构式语法研究的新路径[J];现代外语;2016年06期

6 赵文婷;;联合式成语的认知构式语法研究[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年04期

7 徐维华;;认知构式语法研究新动向——构式义的实验研究[J];外语与翻译;2016年04期

8 周春丽;方寅;;中国本土的类构式思想观点与研究实践——一些与西方构式语法名异而实同的本土研究钩沉[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17年03期

9 姜艳红;;构式语法视角下的“X控”[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7年04期

10 ;构式语法理论和应用研究征稿启事[J];语言教学与研究;201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石毓智;;构式语法的进步与局限[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2 严辰松;;构式语法论要[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3 张伯江;;构式语法应用于汉语研究的若干思考[A];汉语言学新视界2019[C];2019年

4 刘源;;构式语法视角下的英语词汇教学[A];外语教育与翻译发展创新研究(第八卷)[C];2019年

5 陈翕贤;;从构式语法看黄石方言中的“VV得”[A];荆楚学术2018年8月(总第二十二期)[C];2018年

6 孙燕;;“X可能V了(个)假NP”构式的认知研究[A];外语教育与翻译发展创新研究(第七卷)[C];2018年

7 黄晓光;王亚敏;;构式“再X也不(为)过”探析[A];2018年对外汉语博士生论坛暨第十一届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8年

8 高波;;基于构式语法的汉语把字结构研究[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9 高波;;浅议构式语法的哲学基础[A];第四届中西语言哲学国际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10 杨晓军;;英汉语中结构式类型划分及其内在承继关联的认知分析[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 朱京 贾冠杰;以构式语法理论促进外语教学[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

2 华侨大学华文学院 马伟忠 王艺文;构式语法研究的新动向——多模态构式语法[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骆蓉;认知构式语法视阈下的致使移动句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2 韩立秋;构式语法视野下古汉语凝固结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5年

3 王雅刚;语义韵研究的构式语法视角[D];湖南大学;2017年

4 朱茜;构式语法理论框架下“能”的多义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5 绪可望;汉英空间构式对比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6 黄曼;构式视角下的汉英习语变异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7 顾鸣镝;汉语构式承继关系及其认知功能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3年

8 房战峰;汉语受事话题构式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9 徐银;构式语法路向的汉英形容词[D];浙江大学;2015年

10 陈灵香江;现代汉语“如果A就B”类条件句认知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雯璐;“ている”构式的语义认知分析[D];东北林业大学;2019年

2 刘红艳;构式语法视域下“Vi+NP”构式分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9年

3 周航;“到X为止”构式分析[D];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8年

4 朱红琼;构式语法理论下“大X的”的否定意义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9年

5 杨浩然;四字成语的构式语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8年

6 郭玮;基于构式语法的“连X都/也VP”构式研究及教学设计[D];烟台大学;2019年

7 何梦璐;构式语法视角下英语名名复合词的认知研究[D];江苏科技大学;2019年

8 王燕;现代汉语“打+名词”构式的构式语法研究[D];西南大学;2019年

9 刘莲;认知构式语法视域下的英语致使心脑移动构式研究[D];江南大学;2019年

10 钟亚雯;All-分裂构式的句法和语义:构式语法视角[D];西南大学;2019年



本文编号:26740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26740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26d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