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现代汉语拟声形式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11 05:59
【摘要】:自然界中存在各种各样的声音,包括由人类发声器官或肢体动作发出的声音。人们用语音对这些声音进行模仿,逐渐形成一类自成系统的语言形式,我们称之为拟声形式,又可分为拟声词和拟声短语。它们在现代汉语词汇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并在语音、语义、语法和语用等方面表现出一系列显著特点,值得专门探究。本文立足语言实践,将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对现代汉语中的拟声形式进行聚焦性考察,以期在系统梳理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各类拟声形式的特点,为拟声“词”“语”的划分及拟声形式的选用问题提供参考思路。具体研究内容如下:第一章为绪论。本章首先由对外汉语教学和中文信息处理领域的两个小案例引入,论述了在现有理论体系的基础上细化研究的必要性;然后从概念定义、分类方式、语音形式、句法功能、修辞效果和单位划分等方面,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归纳。第二章主要讨论现代汉语中的拟声语素。本章从对拟声对象的介绍入手,继而分析了拟声对象与拟声语素之间的对应关系,最后详细考察了拟声语素的分类情况与词法功能。第三章对拟声词展开分类研究。本章从语音形式、语义特征和句法功能等方面,重点分析了 A式、AA式、AB式、ABB式、AABB式和ABCD式等几类常见的拟声词,并总结了“X的一声”“XX作响”等与拟声词相关的常用组配结构。第四章集中讨论了拟声短语的几种情况。本章指出,拟声短语可以通过反复、连用、叠结等手段形成;同时以AAA式和ABAB式为例,论述拟声形式可能存在由反复到重叠、由拟声短语到拟声词的历时演变过程;最后强调了停顿的区分作用,并对几种标点符号的用法及效果进行说明。第五章重点分析了拟声形式的倾向性分布。本章以前几章的研究为基础,立足于拟声形式的多样性,从句法分布、常见组配与语体差异三大方面对拟声形式在语法语用中的具体分布情况展开讨论,并尝试归纳不同条件下的优先序列与优势形式。最后一章为本文的结语部分。本章对上述研究内容作出总结,在此基础上针对研究过程中遇到的不规范现象进行拓展,并期待更多学者关注拟声形式的相关问题。
【图文】:

句法位置,形式


硕士学位论文逡逑MASTER'S邋THESIS逡逑所述,“拟声形式+de”几乎不能用作主语、宾语和独立语,导致了不带声形式在这些句法位置上占有绝对优势。另一方面,我们可以从图中观“de”无“de”皆可的情况下,带“de”的拟声形式在补语和定语位置,而谓语和状语位置上的优势形式则是不带“de”的拟声形式。后一种程度上反映了目前人们在选择拟声形式时的共同语用倾向,这种倾向也言发展中固化为类似于前一种情况的“合法与否”的对立。逡逑!00.00%^b逦 ̄逡逑

形式,语体,拟声词,句法功能


盼学位论文逡逑V^lj^y邋MASTER'S邋THESIS逡逑另一方面,就某一具体的拟声形式而言,,同样的句法功能在不同的语体中也有逡逑优势与非优势之分。以AA式为例,作谓语在报刊语体中是AA式的优势功能,且逡逑使用频率明显高于其他句法功能;而在文学语体和科技语体中,充当谓语并不占优逡逑势,AA式在科技语体中的优势功能反而是用作宾语、主语或补语。这或许是由于逡逑新闻报道是三者中比较官方、正式的语体,也无需像科技文献那样引用口语例证,逡逑总体书面色彩比较浓重,因此像“汩汩”“潺潺”邋“猎猎”等书面拟声词的使用便也逡逑相应较多。如上文所述,相较于口语拟声词,这些书面拟声词直接充当谓语的能力逡逑更强,并且己经形成了“溪水潺潺、泉水汩汩、流水淙淙、红旗猎猎”等固定组配。逡逑A式逦AB式逡逑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H14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本刊记者;;第十二届海峡两岸现代汉语问题学术研讨会征稿[J];语言科学;2019年05期

2 盛玉麒;;现代汉语“立体化”课程体系建设的新构想[J];国际学术动态;2005年06期

3 李建珍;;课堂上的那些“疑问句”[J];青年教师;2011年01期

4 王晓宇;;现代汉语范围副词“光”句中位置变动探究[J];北方文学;2019年33期

5 张颂;;浅说现代汉语中的介词“自”[J];文教资料;2016年25期

6 赵士清;;阳光教育让每个生命尽享阳光[J];北京教育(普教版);2016年12期

7 张颂;;“作”和“做”的语法语义特征分析[J];文教资料;2016年26期

8 徐红玉;;古代的谦称与尊称在现代汉语中的运用[J];语文学刊;2010年19期

9 胡念耕;;现代汉语的“同词反义”现象[J];语文学习;1985年04期

10 傅力;;现代汉语复合计量量词浅述[J];语文学习;199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汤哲声;;中国现代汉语形成溯源[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届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0年

2 费勇;;汉语·汉语理论·现代汉语诗学[A];东方丛刊(1995年第3辑 总第十三辑)[C];1995年

3 李燕;康加深;;现代汉语形声字声符研究[A];语言文字应用研究论文集(Ⅰ)[C];1995年

4 刘现强;;现代汉语节奏研究[A];第六届全国现代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上)[C];2003年

5 王玉婷;;现代汉语“核心更加靠后”的基本特点及其影响[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唐有章;;一种新的现代汉语序列法[A];语文现代化论丛(第七辑)[C];2006年

7 赵大明;;关于《现代汉语规范字典》的词性标注[A];中国辞书论集1999[C];1999年

8 林华东;;现代汉语课程建设研究(提要)[A];海峡两岸辞书学研讨会暨福建省辞书学会第十七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9 鲁素霞;;现代汉语中的“要不_1”和“要不_2”[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郝冰;;浅析现代汉语中“不论”与“无论”的分布差异[A];第八届北京地区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生论坛文集中[C];201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黑龙江大学文学院 史维国 张博;现代汉语中的古代元素[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

2 上海师范大学教授 陈昌来;先生二三事[N];社会科学报;2016年

3 廖宏艳;教材与教法相长 教学和研究并重[N];语言文字周报;2017年

4 暨南大学中文系 伍巍;关于《现代汉语通论·语音》相关间题的解释[N];语言文字周报;2017年

5 本报记者 高慧斌;现代汉语是一种有邻语言[N];辽宁日报;2016年

6 本报记者 高慧斌;古诗语言的现代汉语转换失效引人注目[N];辽宁日报;2016年

7 小王;《现代汉语模范字典》促进规范[N];中国教育报;2001年

8 记者 吴锦才;规范词典出齐[N];新华每日电讯;2001年

9 文天;是“随意所用”还是“乏教所致”?[N];科技日报;2000年

10 周建设 主编;现代汉语教程[N];中国教育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璞;现代汉语方位词及其二语教学研究[D];武汉大学;2016年

2 杨艳;现代汉语“是”字结构与语用量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3 刘雪春;现代汉语等同范畴的语义认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周红;现代汉语致使范畴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5 宛新政;现代汉语致使句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6 金福年;现代汉语颜色词运用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7 刘伟;现代汉语代词隐现的动态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5年

8 彭锦维;现代汉语受事前置句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5年

9 刘街生;现代汉语同位组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10 彭利贞;现代汉语情态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沈彤彤;马来西亚华语文学语言词汇变异研究[D];西南大学;2019年

2 李晓倩;语料库视野下的现代汉语抓取类动词义项分布研究[D];西南大学;2019年

3 杨波;现代汉语中的歧义性复杂给字句[D];安徽师范大学;2019年

4 郭赵芬;现代汉语“一+摹状类量词+形容词”构式考察[D];延边大学;2019年

5 许馨月;现代汉语反义复合词的认知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9年

6 杨虹娟;现代汉语题文中的“S为O”句式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9年

7 高晨;现代汉语名—名结构的认知加工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9年

8 马雪婷;基于互动模型的现代汉语“爱X不X”构式研究[D];河南大学;2019年

9 盘珊君;词汇构式化视角下的现代汉语缩略语研究[D];广西大学;2019年

10 纪倩倩;现代汉语形-名结构加工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9年



本文编号:27074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27074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17b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