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四川省双流区西航港方言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17 12:50
【摘要】:双流方言属于我国西南官话灌赤片岷江小片,是西南官话的入声独立区,其中的西航港方言兼具“湖广话”和“南路话”特色,处于二者的交界地带。文章通过田野调查整理相关语料,归纳和对比了西航港方言新老派语音特点,然后根据对比结果确立一定数量的语音变项,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新派语音进行批量式调查,目的在于了解西航港方言新旧语音变化,并运用社会语言学相关理论解释新派语音变异原因,最后预测西航港方言的发展趋势。全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为绪论,简述双流区与西航港街道概况,包括地理位置、历史沿革、人文背景和语言概况;简述四川方言语音、“南路话”语音、双流方言语音和社会语言学的研究现状;简述文章研究意义、研究程序、研究方法、使用符号和语料来源。第二章为西航港方言老派语音,这部分较为细致地描述了西航港方言老派语音面貌,包括声韵调系统、语流音变、老派语音与中古音对比以及老派语音中的“南路话”特色。第三章为西航港方言新老派语音的对比,分别比较了新老派语音的声母、韵母和声调。第四章为西航港方言新派语音的发展,具体运用社会语言学相关理论对新派语音的变异进行研究,分别整理了新派语音声韵调的变化、西航港青年语言态度与语言环境的变化以及新派读音中的“南路话”遗存情况。第五章为西航港方言语音发展的原因,文章将共时差异与历时演变相结合,分别从语言系统的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寻找新派语音发展变化的原因,并对西航港方言语音的发展趋势做出合理预测。最后总结在方言调查中获得的启示以及研究的不足之处。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H172.3
【图文】:

双流,行政区划,布图,成都市


绪论1. 绪论1.1 成都双流区概况1.1.1 地理位置双流位于成都平原东南边,东靠龙泉山脉中部,境内地貌有平原、低山、台地和丘陵。2015 年双流县被改置为成都市双流区,因建制沿革,截至目前双流区辖管 6 个镇,分别是永安、金桥、黄龙溪、彭镇、黄水和胜利;6 个街道,分别是西航港、东升、黄甲、协和、九江和公兴。双流地处成都市的西南郊,北连武侯区、青羊区、锦江区与温江区,西接崇州市与新津县,区政府位于东升街道,距离成都市主城区 10 公里左右,南连眉山市彭山区与仁寿县,东接简阳市与龙泉驿区,地跨东经 103 477-104 167’,北纬 30 13’-30 40’,面积约 1032平方公里。

西航,街道,布图


图 1-2 西航港街道及周边区县分布图1.2.2 历史沿革文星,又名为湖夹滩,因境内一滩夹在大湖堰与小湖堰中间而得名;白家,原名为复兴场,清初被火灾所毁,后来因一白姓人家迁至此地开店而得名。1965年 3 月,国务院第 154 次会议决定,撤销华阳县(含白家与文星)建置,华阳县并入双流县。2005 年,撤销双流县文星镇和白家镇建制,两镇合并为西航港街道办事处,办事处驻地设在原白家镇政府。至此,其行政区域面积约 40 平方千米,辖4 个村民委员会,13 个社区居民委员会。1.2.3 人文背景据 2013 年的调查数据显示,西航港街道总人口约 30.6 万人,其中户籍人口约 7.6 万人、常住人口约 10 万人、流动人口约 13 万人。辖区内科研所、高等院校荟萃,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所、中科院光电所、西南化工研究设计院(“三院所”)、四川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学院、西南民族大学(“三高校”)、西航港工业集中发展区、临空总部经济园、成都航空物流园区(“三园区”),形成了颇具潜力的“人才

语图,宽带,双音节词,连读变调


称为语流音变。各种音变的形成、发展有一定顺序,一般是从连读变调开始,然后产生轻声,最后发展成合音(包括儿化、小称变韵和小称变调)。”(李如龙,2002:43)①本文连续变调、儿化和合音分列为三点表述,如下:(1)连读变调四川方言的连读变调现象由来已久,一百年前出版的傅崇矩《成都通览》已经谈到当时成都话的变调现象。(张一舟,2011:19-20)②①阴平的变调当阴平字作为双音节词后一字时,一般会读作 44 调,如果说得很慢,或者是短语性质的组合,就读原调。关于读原调还是 44 调,这可能也跟词的语法结构有关系。熊正辉指出,“在许多方言里,同一种单字排列的两字组,由于语法结构不同而会有不同的连调调式”。(1984:106-107)③当双音节词的语法结构结合更紧密时,后一阴平调字,一般读作 44 调;而当双音节词的语法结构结合不太紧密时,后一阴平调字,一般读作原调。如:花椒xua45t iau45-44泥巴 i52pa45-44石灰s 33xuei45-44蛋汤t 24tha 45-44天花thi 24xua45-44眼珠 i 52tsu45-44年初 i 52tshu45头胎th u31thai45念经 i 24t in45栽秧tsai45 ia 45绣花 i u24xua45结疤t ie33pa4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红举;;论汉语合音现象的研究[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2 周及徐;;从移民史和方言分布看四川方言的历史——兼论“南路话”与“湖广话”的区别[J];语言研究;2013年01期

3 王庆;武小军;;共同语与方言变异研究新视角——四川返乡农民工方言变异实证研究[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6期

4 张一舟;;四川方言几种连读音变现象研究[J];语言研究;2011年04期

5 周庆生;;中国社会语言学研究述略[J];语言文字应用;2010年04期

6 张一舟;杨殾;;成都话语音的共时变异及相关思考[J];汉语学报;2010年03期

7 张光宇;;汉语方言合口介音消失的阶段性[J];中国语文;2006年04期

8 张树铮;;语音演变的类型及其规律[J];文史哲;2005年06期

9 周及徐;巴蜀方言中“虽遂”等字的读音及历史演变[J];中华文化论坛;2005年04期

10 劲松;儿化词变异和变化的社会语言学研究[J];修辞学习;2005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曹晓燕;方言和普通话的语音接触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2 孙越川;四川西南官话语音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3 郭丽;湖北西南官话音韵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雪瑜;贵阳方言重叠研究[D];山东大学;2018年

2 李敏;四川南充地区汉语方言音系调查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7年

3 何治春;四川苍溪方言语音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7年

4 杨波;四川巴中地区方言音系调查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6年

5 梁浩;四川省南部县方言音系及历史形成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5年

6 朱垠颖;蒲江方言词汇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4年

7 吴红英;川西广汉等五县市方言音系比较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8 王亮;湖南益阳方言新老派差异的社会语言学调查[D];中南大学;2008年

9 何婉;四川成都话音系调查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8年

10 李晖旭;衡阳方言青少年语音的社会语言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7953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279534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d35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