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蒙古语阅读中词汇注视位置效应的眼动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14 11:42
   注视位置效应是眼动阅读研究的重要内容。以英语等拼音文字,以及汉语等象形文字为实验材料的研究都比较一致地发现了注视位置效应。研究发现,词长等低水平视觉线索以及词频、词汇类型等高水平的语言学因素是影响注视位置效应的主要因素,但对此问题仍存在争议,特别是表现在不同的语言文字系统中。蒙古语是古老的民族语言之一,属于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是由31个蒙文字母(7个元音、24个辅音)构成的音素文字。蒙文的书写方式是上下连书,行款从左到右;有词间空格,但字母之间没有空格。蒙古语的语言特点,为阅读的眼动研究提供了独特的语言样本。目前针对蒙古语阅读的眼动研究还相对较少,因此本文以蒙古语为研究对象,试图揭示蒙古语阅读中的注视位置效应及眼动特征,丰富已有眼动控制理论的内容。本文共设计了三个实验,均为单因素被试内设计。实验一探讨了低水平视觉线索词长因素(短词、中词、长词)对蒙古语阅读过程中注视位置效应的影响;实验二探讨了高水平的词频因素(高频词、低频词)对蒙古语阅读过程中注视位置效应的影响。实验三以蒙古语的构词特点为切入点,探讨了不同词汇类型(派生词、单纯词)对注视位置效应产生的影响。得出以下结果:(1)蒙古语阅读过程中存在偏向注视位置。随着词长的增加,偏向注视位置从词尾向词首方向移动。短词条件下,首次注视落在词尾;中词条件下,首次注视落在词中心;长词条件下,首次注视则落在靠近词首的位置。对短词的再注视概率达到51%,中词77%,长词85%。(2)词频在单次注视条件下表现出差异。具体为,对高频词的首次注视落在词中心区域字母四的概率最高,对低频词的首次注视集中在词首的字母二和字母三上。另外,两种词频条件下再注视模式也存在差异。高频词中,当首次注视落在词首时,再注视位置集中于词尾部分;低频词中,当首次注视落在词首时,再注视位置集中于词中心区域。(3)蒙古语的词汇类型不影响读者阅读过程中的首次注视位置,但影响晚期指标注视次数和再注视模式。表现在,派生词的注视次数和再注视概率均少于单纯词。当首次注视落在派生词的词首时,落在词尾的再注视概率最高;当首次注视落在单纯词的词首时,再注视更多落在词中心区域,而首次注视落在单纯词的词中心时,再注视则落在词尾的概率最高。表明读者阅读派生词时,通常需要注视词首和词尾就能完成词汇识别。而注视单纯词时,由于没有帮助理解的词根在词中,因此通常在词首、词中心以及词尾都需要注视一次才能达到词汇识别。综合以上结果,得出如下结论:(1)蒙古语阅读过程中存在偏向注视位置。(2)低水平视觉线索词长影响蒙古语阅读过程中的注视位置效应。(3)高水平语言因素中,词频对早期指标首次注视位置有影响,对晚期指标再注视模式也产生影响。词汇类型只对再注视概率和再注视模式等晚期指标产生影响。(4)本研究发现,蒙古语阅读中低水平的视觉线索支持眼球运动模型,高水平的语言认知因素支持认知加工模型中的SWIFT模型。
【学位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B842;H212
【部分图文】:

词干,词缀,复合词


图 1-1 蒙古语词根、词干、词缀的关系从结构特点和意义上考虑,复合词可以划分为并列复合词、主从复合词、融和综合复合词等主要四个类型。并列复合词的构成成分互不从属,处于平等关是通过句法并列关系为手段构成并列复合词。例如“ 体 体 ”译为“天、地天上地下、相差甚远。主从复合词是指由一个构词成分作主导,其他成分作分而构成的复合词,例如“

本文编号:28181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28181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08a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