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话语中的立场表达研究
【学位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H030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意义
1.3 理论基础
1.3.1 立场
1.3.2 立场三角
1.4 研究现状
1.4.1 国外研究现状
1.4.2 国内研究现状
1.5 研究方法
1.6 语料说明
2 访谈话语中立场表达行为的涉及要素和特征分析
2.1 访谈话语中的立场表达行为要素分析
2.1.1 访谈话语立场表达者与立场客体
2.1.2 访谈话语立场的引出与回应
2.1.3 访谈话语立场的确立与协商
2.2 访谈话语中的立场表达特征
2.2.1 访谈话语中立场表达的对话性
2.2.2 访谈话语中立场表达的交互主观性
2.2.3 访谈话语中立场表达的主体间性
2.3 小结
3 访谈话语中立场表达行为的主要实现形式
3.1 语言形式与立场表达
3.1.1 访谈话语中人称代词变换与立场表达
3.1.2 访谈话语中指示代词的使用与立场表达
3.1.3 语气词与立场表达
3.1.4 特定语言结构与立场表达
3.2 非语言形式与立场表达
3.3 小结
4 立场表达的影响因素
4.1 社会影响因素
4.1.1 社会角色身份
4.1.2 媒体访谈的特殊性
4.2 人际语用制约因素
4.3 第三方受众的制约
4.4 小结
5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程润霞;;经典史籍作品中的话语交际[J];试题与研究;2019年01期
2 唐红芳;;论语用预设的话语交际功能[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3 李素杰;;谈日语初级阶段学生话语交际能力的培养[J];中国成人教育;2008年04期
4 赵涛涛;;话语交际中“去向”问答的模式解析[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7年06期
5 许之所,薛睿;话语交际中的“权势”[J];理工高教研究;2004年03期
6 刘萍萍,柴奕;元信息与最佳关联性在网络话语交际中的应用[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7 李建军;试论话语交际的“三维”控制[J];山东外语教学;2001年02期
8 薛克英;暂时性社会心理因素对话语交际的干预[J];修辞学习;2000年Z1期
9 石英;交际双方背景信息对话语交际的制约[J];修辞学习;2000年Z1期
10 李延林;中英民族话语交际中的文化问题研究[J];益阳师专学报;199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熊子瑜;林茂灿;;“啊”的韵律特征及其话语交际功能[A];第六届全国现代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上)[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北京语言大学 张政;法庭语言特点[N];人民法院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唐善生;话语指及其篇章功能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金立;合作与会话——合作原则及其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3 陈丽江;文化语境与政治话语[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4 杜世洪;脉辨[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5 吴莉;转喻与话语的符号—认知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莉莉;访谈话语中的立场表达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9年
2 刘荣荣;政务微博的话语表达模式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9年
3 孔令京;河南滑县方言叹词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9年
4 董含笑;俄语话语语气词语用功能研究[D];南京大学;2018年
5 严石彪;话语交际和语境的关系[D];云南师范大学;2004年
6 申佃美;幽默话语交际的顺应关联性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李文芳;预设与有效话语交际[D];河北大学;2013年
8 付莉;不礼貌理论视角下话语交际者的身份构建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6年
9 曹婷;预设的顺应性研究[D];安徽大学;2007年
10 张瀚;“X是X”赘言构式的顺应—关联考察[D];四川外语学院;2011年
本文编号:28280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28280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