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留学生汉语教学形成性评价体系构建
发布时间:2020-09-30 20:23
20世纪90年代,形成性评价运用到了汉语教学中,经过20多年的发展,形成性评价的价值和作用被越来越多的汉语教师和本科留学生认同和接受。汉语教师意识到形成性评价是一种持续的、动态的评价方式。它促进了本科留学生汉语学习;提高了本科留学生汉语学习主动性和培养了本科留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构建科学、合理的形成性评价体系不仅能够帮助本科留学生及时查缺补漏,还能帮助汉语教师了解每位本科留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要,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从而提高汉语教师的教学效率和本科留学生的学业成就。本研究从实施情况调查研究出发,根据本科留学生汉语教学形成性评价实施情况的调查,对教授本科留学生汉语类课程的汉语教师进行了形成性评价体系构建调查研究。并结合为期一个学年的实证研究之后,经过思考和分析,总结出本科留学生形成性评价体系构建的方案及其发展方向。本论文主要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为绪论,第二章为本科留学生汉语教学形成性评价实施情况调查;第三章为本科留学生汉语教学形成性评价体系构建个案分析;第四章为本科留学生形成性评价体系构建研究;第五章为结语。论文旨在帮助汉语教师掌握形成性评价体系构建的思路和步骤,帮助汉语教师将形成性评价体系融入到汉语教学之中,并解决形成性评价评什么?怎么评?的问题。
【学位单位】:云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H195.3
【部分图文】:
第二章 本科留学生汉语教学形成性评价实施调查研究调查问卷的第一部分是对被调查者基本情况、学历背景和教学经历进行调查。通过调查发现在 68 位被调查者中,女性汉语教师的数量远远超过了男性汉语教师。女教师共 53 名,占被调查者总数的 77.9%,而男性教师仅有 15 名,占被调查者总数的 22.1%;年龄处于 31—40 岁这一阶段的汉语教师数量最多,共有 32 名,占被调查者总数的 47.1%;处于这一阶段的教师往往教学经验丰富,工作也比较稳定。在学历方面,获得硕士研究生硕士学位的汉语教师有 54 名,占被调查者总数的 79.4%;获得博士研究生学位的汉语教师有 10 名,占被调查者总数的 14.7%,说明汉语教师的学历层次比较高(详见图 2.1“汉语教师性别、年龄、学历图”)。
图 2.2 汉语教师教龄及承担汉语课程结构图(二)汉语教师对形成性评价的认知调查分析第二部分主要调查汉语教师对形成性评价认知层面的调查,旨在通过问卷调查为汉语教师将形成性评价融入到汉语教学之中提供指导和帮助。该部分一共有 24 道题,其中 23 题为李克特四度量表,第 24 题为开放性问题。为了更加科学地对问卷进行分析,笔者将从三个维度进行梳理。分别是:汉语教师对形成性评价的基本认知情况;汉语教师形成性评价准则制定和权重划分的依据、原则和实施形成性评价的保障措施三个维度。具体分析情况如下:1.汉语教师对形成性评价的基本认知情况调查问卷第 1 题至第 11 题,主要是调查汉语教师对形成性评价概念、作用及意义的认知情况(详见图 2.3 汉语教师形成性评价认知情况调查)。
图 2.3 汉语教师形成性评价认知情况调查通过问卷调查发现:(1)所有汉语教师都认同形成性评价是一个长期、持续的动态评价过程,有 50 名汉语教师表示完全同意,占被调查者总数的 73.5%;并且所有汉语教师都认同在评价学生学业情况时,应该从多维度进行评价,有 58 名汉语教师表示完全同意,占被调查者总数的 85.3%。(2)被调查的汉语教师都认同形成性评价具有让汉语教师和本科留学生了解教学效果的作用,有 36 名汉语教师表示完全同意,占被调查者总数的 52.9%;还发现大部分汉语教师都认同形成性评价具有不断反馈本科留学生学习成功或失败的信息;为汉语教师探索有效教学提供方法和策略;为汉语教师达到教学目标提供依据和帮助本科留学生明确学习目标的作用。但是,也有少数汉语教师表示不同意,其中不同意形成性评价可以不断反馈学生学习成功或失败信息的汉语教师有 8 名,占被调查者总数的 11.8%;不同意形成性评价可以为教师
本文编号:2831349
【学位单位】:云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H195.3
【部分图文】:
第二章 本科留学生汉语教学形成性评价实施调查研究调查问卷的第一部分是对被调查者基本情况、学历背景和教学经历进行调查。通过调查发现在 68 位被调查者中,女性汉语教师的数量远远超过了男性汉语教师。女教师共 53 名,占被调查者总数的 77.9%,而男性教师仅有 15 名,占被调查者总数的 22.1%;年龄处于 31—40 岁这一阶段的汉语教师数量最多,共有 32 名,占被调查者总数的 47.1%;处于这一阶段的教师往往教学经验丰富,工作也比较稳定。在学历方面,获得硕士研究生硕士学位的汉语教师有 54 名,占被调查者总数的 79.4%;获得博士研究生学位的汉语教师有 10 名,占被调查者总数的 14.7%,说明汉语教师的学历层次比较高(详见图 2.1“汉语教师性别、年龄、学历图”)。
图 2.2 汉语教师教龄及承担汉语课程结构图(二)汉语教师对形成性评价的认知调查分析第二部分主要调查汉语教师对形成性评价认知层面的调查,旨在通过问卷调查为汉语教师将形成性评价融入到汉语教学之中提供指导和帮助。该部分一共有 24 道题,其中 23 题为李克特四度量表,第 24 题为开放性问题。为了更加科学地对问卷进行分析,笔者将从三个维度进行梳理。分别是:汉语教师对形成性评价的基本认知情况;汉语教师形成性评价准则制定和权重划分的依据、原则和实施形成性评价的保障措施三个维度。具体分析情况如下:1.汉语教师对形成性评价的基本认知情况调查问卷第 1 题至第 11 题,主要是调查汉语教师对形成性评价概念、作用及意义的认知情况(详见图 2.3 汉语教师形成性评价认知情况调查)。
图 2.3 汉语教师形成性评价认知情况调查通过问卷调查发现:(1)所有汉语教师都认同形成性评价是一个长期、持续的动态评价过程,有 50 名汉语教师表示完全同意,占被调查者总数的 73.5%;并且所有汉语教师都认同在评价学生学业情况时,应该从多维度进行评价,有 58 名汉语教师表示完全同意,占被调查者总数的 85.3%。(2)被调查的汉语教师都认同形成性评价具有让汉语教师和本科留学生了解教学效果的作用,有 36 名汉语教师表示完全同意,占被调查者总数的 52.9%;还发现大部分汉语教师都认同形成性评价具有不断反馈本科留学生学习成功或失败的信息;为汉语教师探索有效教学提供方法和策略;为汉语教师达到教学目标提供依据和帮助本科留学生明确学习目标的作用。但是,也有少数汉语教师表示不同意,其中不同意形成性评价可以不断反馈学生学习成功或失败信息的汉语教师有 8 名,占被调查者总数的 11.8%;不同意形成性评价可以为教师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会勤;;形成性评价改革漫谈[J];小学科学(教师);2013年09期
2 贾军红;;形成性评价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以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为样本来源[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3 林静;;形成性评价在高校课程评价中的应用[J];现代教育管理;2011年09期
4 许华琼;胡中锋;;形成性评价及其反馈策略[J];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2010年01期
5 赵明仁;;美国教师教学标准的价值观与效能分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年31期
6 闫瑞祥;;高校课堂教学评价要素的反思和重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年03期
7 宋海燕;;形成性评价及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8年08期
8 王学松;;来华美国留学生对汉语教师的评价标准——以PiB“教学评价”为例[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9 蔡宝来;车伟艳;;英国教师课堂教学评价新体系:理念、标准及实施效果[J];全球教育展望;2008年01期
10 姜艳华;;试论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的同一[J];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2007年04期
本文编号:28313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28313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