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留学生“满意”“满足”的偏误分析

发布时间:2020-10-14 09:43
   “满意”“满足”是一组易混淆词,在句法功能上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但是两个词语在大多数情况下不能互换。对外汉语学习者在学习的时候,很容易产生混用的偏误。因此针对这一组词语进行偏误分析很有必要。本文通过对北京语言大学动态作文语料库和暨南大学中介语语料库中的留学生习得语料进行研究,对学习者在使用“满意”“满足”这一组易混淆词的偏误进行整理和归类,分析偏误产生的成因,并且针对偏误提出相关的教学建议,设计了相关教学片段。以期对对外汉语教学和对外汉语学习者提供帮助。本文一共分为6个部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第一章绪论。在绪论部分从学习者学习的现状出发,说明选题的意义,总结与本文研究主题相关的基础研究和对外汉语现状研究,并且补充研究的语料来源和研究方法。第二章“满意”和“满足”之间的语言基础研究。这一章中,在前人已有的研究基础上,结合CCL现代汉语语料库中的语料以及现代文学作品中的例句,比较分析了“满意”和“满足”之间在语义功能、句法功能和语用功能之间的共同点和不同点。第三章对第二语言学习者习得“满意”“满足”的偏误类型进行分析。在这一部分,搜集整理HSK动态作文语料库和暨南大学中介语语料库中的语料,考察使用频次,统计与分析偏误情况。第四章对学习者的偏误原因进行分析。从母语负迁移角度、目的语知识的过度泛化、工具书的影响、教材释义和练习的影响、学生自身学习策略以及教师的影响6个方面分析“满意”“满足”产生偏误的原因。第五章在偏误原因产生的基础上提出“满意”“满足”的对外汉语教学对策。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以及工具书和教科书的编排3个方面提出相关建议,并且设计撰写相关教学方案。最后结论。在结论部分总结本文论述的内容、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学位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H195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1.1.1 研究内容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的方法和步骤
        1.2.1 研究方法
        1.2.2 研究步骤
    1.3 相关文献利用的综述
2 “满意”“满足”的语义、句法、语用功能比较
    2.1 语义功能比较
        2.1.1 “满意”“满足”的语义共性
        2.1.2 “满意”“满足”的语义个性
    2.2 句法功能比较
        2.2.1 “满意”“满足”的句法共性
        2.2.2 “满意”“满足”的句法个性
    2.3 语用功能比较
3 留学生习得“满意”“满足”的偏误类型分析
    3.1 误代
        3.1.1 “满意”的误代
        3.1.2 “满足”的误代
    3.2 混用
        3.2.1 “满意”混用“满足”
        3.2.2 “满足”混用“满意”
    3.3 误加
        3.3.1 “满意”的误加
        3.3.2 “满足”的误加
    3.4 遗漏
    3.5 错序
4 留学生习得“满意”“满足”的偏误原因分析
    4.1 母语负迁移
    4.2 目的语知识负迁移
    4.3 工具书影响
    4.4 教材释义和练习的影响
    4.5 学习者自身的影响
    4.6 教师教学的影响
5 “满意”“满足”的对外汉语教学建议
    5.1 对教师的建议
        5.1.1 深化基础研究,加强对比分析
        5.1.2 精讲多练,及时总结
        5.1.3 使用多种教学方法
    5.2 对学生的建议
        5.2.1 消除对等词观念
        5.2.2 建立自主学习观念
        5.2.3 建立良好的学习策略
    5.3 对教材及工具书的建议
    5.4 “满意”“满足”对外汉语教学设计
6 结论
附录 调查研究日志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柏程伟;;汉语近义词“满足”与“满意”浅谈[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年02期

2 敖桂华;;对外汉语近义词辨析教学对策[J];汉语学习;2008年03期

3 张积家;陆爱桃;;汉语心理动词的组织和分类研究[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4 胡亮节;;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近义词辨析[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06期

5 赵春利;对外汉语偏误分析二十年研究回顾[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6 丰竞;现代汉语心理动词的语义分析[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7 肖奚强;略论偏误分析的基本原则[J];语言文字应用;2001年01期

8 周有斌;邵敬敏;;汉语心理动词及其句型[J];语文研究;1993年03期

9 鲁健骥;偏误分析与对外汉语教学[J];语言文字应用;1992年01期

10 房玉清;动态助词“了”“着”“过”的语义特征及其用法比较[J];汉语学习;1992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华鑫;留学生习得汉语心理动词的偏误分析[D];黑龙江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8405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28405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f48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