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汉语温觉形容词“冷”的语义演变及其通感隐喻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03 13:44
   语言随着时代社会不断发展变化,语义是变化的主要方面之一。在引起语义演变的众多原因中,隐喻不仅起了积极地推动作用,对变化后词义的理解也有重大意义。(Saeed,2009)通感隐喻作为隐喻的一大次类,致力于研究感官词之间的相互映射、意义相互影响变化;因此,通感隐喻同样导致词义变化。Williams(1976)从通感隐喻视角研究了英语通感形容词的语义演变和映射规律,提出:通感隐喻由低级感官向高级感官映射,反之则不然。相较而言,针对汉语通感形容词语义变化及其映射规律的研究较为稀少。Langacker(1987)提出,触觉是人类最基础的感觉,包括温度(temperature),压力(pressure)和痛觉(pain)三类。其中,温觉又由热、温、凉、冷四部分组成,涵盖不同温觉词汇,用以描写人类对温度的知觉经验。“冷”的意义变化复杂多样,涉及的通感隐喻也较多,对其语义变化和通感隐喻进行历时研究,不仅对温觉形容词“冷”的意义理解和正确用法有重大意义,同时也能填补汉语温觉形容词语义变化及其通感隐喻研究的空白。本文以概念隐喻和通感隐喻为理论基础,对“冷”一词的语义变化进行了系统地历时研究,把握语义演变的实际过程,总结多种词义的复杂性;并重点关注其通感隐喻部分,探讨通感隐喻的表现形式和通感隐喻迁移的总体趋势。主要研究问题为:1)就语义而言,汉语通感形容词“冷”经历了何种演变过程?2)“冷”涉及了哪些感官的通感隐喻?3)其隐喻迁移的总体趋势是什么?是否符合前人提出的通感映射规律?如不符,不同之处在哪里?研究数据来源于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的在线现代汉语语料库(CCL),研究对象以“冷”为关键词,历时地检索了语料库中包括“冷”在内的所有单字词、双字词、多字词及句子,词语意义及通感隐喻主要由本文作者进行分析解释,必要时借助字典、相关书籍、网络和资深汉语教师的帮助。研究主要发现为:1)“冷”最初以通假字的形式出现于春秋时期,到战国时期才形成自己的源语义;2)“冷”在上古汉语、中古汉语、近代汉语和现代汉语各个时期都有新的词义扩展;主要以源语义出现,描述物体温度低、寒冷,与“温”、“暖”、“热”相对;“冷”与其他词构成的搭配结构,总体上呈现一种消极意义;3)“冷”属于温觉域,后逐渐扩展到痛觉、压力、视觉、听觉、嗅觉和味觉等领域;其通感隐喻的转移趋势与Williams(1976)提出的英语感官形容词的通感映射规律不完全一致,但却符合赵青青和黄居仁(2018)提出的汉语感官形容词的通感映射模型;4)在“冷”的通感隐喻中,各个时期主要的目标域都是视觉域,而最次要的目标域在不同时期各有不同。
【学位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H109.4
【文章目录】:
Acknowledgements
Abstract
摘要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1.1 Background
    1.2 Objectives and Significance
    1.3 Research Design
        1.3.1 Corpus for Data Collection
        1.3.2 Tools for Data Analysis
        1.3.3 Research Approaches
        1.3.4 Research Procedures
    1.4 Layout of the Thesis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2.1 Previous Studies on Temperature-sense Adjective“Leng”
        2.1.1 Semantic Studies
        2.1.2 Cognitive Studies
    2.2 Previous Studies on Synaesthetic Metaphor
        2.2.1 Rhetorical Studies
        2.2.2 Linguistic Studies
    2.3 Summary
Chapter Thre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3.1 Conceptual Metaphor Theory
        3.1.1 A Brief Review on Metaphor
        3.1.2 Working Mechanism of Conceptual Metaphor
        3.1.3 Classification of Conceptual Metaphor
    3.2 Synaesthetic Metaphor
        3.2.1 Definition of Synaesthetic Metaphor
        3.2.2 Working Mechanism of Synaesthetic Metaphor
        3.2.3 Physical and Psychological Basis of Synaesthesia
    3.3 Summary
Chapter Four Semantic Change of“Leng”
    4.1 Ancient Chinese
    4.2 Medieval Chinese
    4.3 Modern Chinese
    4.4 Contemporary Chinese
    4.5 Summary
Chapter Five Synaesthetic Metaphor of“Leng”
    5.1 Medieval Chinese
    5.2 Modern Chinese
    5.3 Contemporary Chinese
    5.4 Summary
Chapter Six Conclusion
    6.1 Major Findings
    6.2 Limitations and Prospects for Further Study
References
Appendix Collected Data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守卿;;比喻与通感辨析[J];教育革新;2010年11期

2 李爱君;;唐诗中通感的运用与英译[J];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3 王茹;;英汉通感隐喻对比浅析[J];文教资料;2016年27期

4 何元田;;感官交融 深层领悟[J];教书育人;2016年34期

5 杨运生;;通感、联想和想象在音乐欣赏课中的运用探究[J];成才之路;2017年01期

6 徐向利;;历史通感教学刍议[J];历史教学问题;2016年06期

7 姚莹;;谈歌唱教学中的通感体验[J];江苏教育;2017年17期

8 金燕南;;通感在音乐欣赏教学中的运用[J];江苏教育;2017年17期

9 尹润萍;;以“融通”的桥梁 “贯通”音乐学习——苏少版四下《花之圆舞曲》的通感教学设计与实施[J];江苏教育;2017年17期

10 戴海云;;浸润心灵须行“乐” 通感体验唤潜能——音乐教学中通感的内涵、作用及运用要点[J];江苏教育;2017年17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高志明;通感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宇弘;英汉语通感认知模式对比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3 来嘉隆;建筑通感研究—一种建筑创造性思维的提出与建构[D];东南大学;201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麻睿;味觉通感在视觉传达中的设计表现研究[D];苏州科技大学;2019年

2 陈萌;汉语温觉形容词“冷”的语义演变及其通感隐喻研究[D];西南大学;2019年

3 洪宇中;公共空间中的通感化艺术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9年

4 贾贵娟;认知语言学视角下温度词的维译研究[D];喀什大学;2019年

5 王怡红;通感的旋律:“和平音乐”主题海报的设计艺术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9年

6 卢昌杰;《庄子》通感研究[D];西藏大学;2019年

7 王德振;“通感”在初中美术绘画教学中的应用探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8年

8 古洪精;基于语料库的汉语听觉通感式隐喻认知探讨[D];湖南科技大学;2018年

9 王万婷;基于通感研究的展示空间体验性设计[D];南京理工大学;2017年

10 徐莹莹;论通感辞格产生的基础及类型[D];长春理工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8686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28686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ea7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