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修方言虚词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10 18:48
永修位于江西省北部,县域方言属于赣方言昌靖片。本文主要运用描写语言学的方法,对以涂埠镇为代表的县域方言中的虚词进行描写和研究。全文共分6个部分,包括绪论、语气词、助词、介词、副词、连词。另外需要说明的是鉴于各种原因,我们把代词放在了附录部分。第一部分绪论。本部分主要介绍了永修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概况,简要描写了永修方言的声韵调系统;系统地梳理了赣方言语法研究现状;确定了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并且对本文写作的基本情况做了简单的说明。第二部分语气词。永修方言语气词丰富,该部分选取了“啊、呢、哒1、哈、嗬、罢、啰、哩、也、唦、哦、么、个、话”这14个最常用的语气词作为研究对象,确定了每个词的基本语气义及其语气功能变体。在关注语气词句末语气义的同时,也注重句中用法的探讨。多数语气词我们还进行了语法化分析和历时探源。通过共时和历时的研究,我们发现永修方言语气词从来源上看主要有三类,一类是和普通话同源的,如“啊、呢、哦”;一类是本方言自身的,如“哒1、嗬、哈、啰、话”;还有一类是古汉语遗留的,如“么、罢、也”等。第三部分助词。本部分主要涉及的是结构助词和...
【文章来源】:江西师范大学江西省
【文章页数】:262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永修概况
1.2 永修方言
1.2.1 永修方言单字音系
1.2.2 永修方言研究现状
1.3 赣方言语法研究现状
1.3.1 赣方言语法研究的主要内容
1.3.2 现状分析
1.3.3 赣方言语法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1.4 本文的研究意义、价值、内容及方法
1.4.1 研究意义
1.4.2 研究思路和内容
1.4.3 研究方法
1.5 语料的来源
1.6 体例说明
2 语气词
0]"> 2.1 啊[a0]
2.1.1 “啊”的句法分布
2.1.2 “啊”的语气义
212]/[IE0]"> 2.2 呢[IE212]/[IE0]
2.2.1 “呢”的句法分布
2.2.2 “呢”的语气义
2.2.3 “呢”的来源
1 [ta0]"> 2.3 哒1 [ta0]
0]"> 2.4 哈[xa(?)0]
2.4.1 “哈”的句法分布
2.4.2 “哈”的语气义
0]"> 2.5 嗬[xo(?)0]
2.5.1 “嗬”的句法分布
2.5.2 “嗬”的语气义
33]"> 2.6 罢[pa33]
2.6.1 “罢”的句法分布
2.6.2 “罢”的语气义
2.6.3 “罢”的来源
0]"> 2.7 啰[luo0]
2.7.1 “啰”的句法分布
2.7.2 “啰”的语气义
0][li33]"> 2.8 哩[li0][li33]
2.8.1 “哩”的句法分布
2.8.2 “哩”的语气义
2.8.3 “哩”的来源
0]"> 2.9 也[iE0]
2.9.1 “也”的句法分布
2.9.2 “也”的语气义
2.9.3 “也”的来源
0]"> 2.10 唦[sa0]
2.10.1 “唦”的句法分布
2.10.2 “唦”的语气义
2.10.3 “唦”的来源
0]"> 2.11 哦[o0]
2.11.1 “哦”的句法分布
2.11.2 “哦”的语气义
0]"> 2.12 么[mo0]
0]"> 2.13 个[ko0]
0]"> 2.14 话[ua0]
2.14.1 “话”的句法分布
2.14.2 “话”的语气义
2.14.3 “话”的来源
2.15 小结
2.15.1 语气词的句法分布
2.15.2 语气词的语气义
3 助词
3.1 结构助词
0]"> 3.1.1 個[ko0]
0]"> 3.1.2. 滴[ti0]
1[li0]”"> 3.1.3 状语标记“里1[li0]”
2”“子”“里個”"> 3.1.4 状态形容词后缀“里2”“子”“里個”
0]”"> 3.1.5 补语标记“得[tE0]”
3.2 体貌助词
33]"> 3.2.1 到[tau33]
0]"> 3.2.2 着[to(?)0]
0]"> 3.2.3 刮[kua(?)0]
2[ta0]"> 3.2.4 哒2[ta0]
55to(?)0]"> 3.2.5 来着[lai55to(?)0]
34to(?)0]"> 3.2.6 去着[t(?)iε34to(?)0]
55]"> 3.2.7 来[lai55]
34]"> 3.2.8 去[t(?)iε34]
0]"> 3.2.9 得[tE0]
34]"> 3.2.10 过[kuo34]
han34]"> 3.2.11 看[khan34]
3.3 小结
4 介词
4.1 介词的类型
0]"> 4.2 得[tE0]
33]"> 4.3 跟[kEn33]
33]"> 4.4 来[lai33]
212问[uen35]"> 4.5 找[tsau212问[uen35]
33]"> 4.6 到[tau33]
212]"> 4.7 走[tsEu212]
33tau0]"> 4.8 哒到[ta33tau0]
33]"> 4.9 和[uo33]
35]"> 4.10 拿[la35]
4.10.1 “拿”的介词用法
4.10.2 “拿”字处置句
4.10.3 “拿”字被动句
31]"> 4.11 捉[tsuo31]
4.11.1 “捉”的介词用法
4.11.2 “捉”字句
212]"> 4.12 等[tEn212]
4.12.1 “等”的介词用法
4.12.2 “等”字句
huo35]"> 4.13 驮[thuo35]
4.13.1 “驮”的介词用法
4.13.2 “驮”字句
5 副词
5.1 总括副词
5t(?)i35]"> 5.1.1 一齐[i(?)5t(?)i35]
5xa31]"> 5.1.2 一下[i(?)5xa31]
5kai35]"> 5.1.3 一概[i(?)5kai35]
33]"> 5.1.4 尽[t(?)in33]
5.2 统计副词
5.3 限定副词
1[tsη33]"> 5.3.1 只1[tsη33]
55]"> 5.3.2 光[kuaη55]
1[t(?)i(?)u34]"> 5.3.3 就1[t(?)i(?)u34]
1”“光”“就1”的比较"> 5.3.4 “只1”“光”“就1”的比较
5.4 类同副词
5.5 程度副词
33ui24]"> 5.5.1 稍微[s(?)u33ui24]
33]"> 5.5.2 蛮[man33]
212]"> 5.5.3 好[xau212]
212]"> 5.5.4 几[t(?)i212]
33]"> 5.5.5 恶[ηo33]
22]"> 5.5.6 伤[saη22]
212]"> 5.5.7 死[sη212]
5 sa0 xau31]"> 5.5.8 结撒好[ke(?)5 sa0 xau31]
31 ka212]"> 5.5.9 更加[kEn31 ka212]
5.5.10 程度副词间的比较
5.6 时间副词
5t(?)iaη55ηa0]"> 5.6.1 一径丫[i(?)5t(?)iaη55ηa0]
5liau212li0]"> 5.6.2 一了里[i(?)5liau212li0]
5(?)ioη22]"> 5.6.3 一向[i(?)5(?)ioη22]
22lai22]"> 5.6.4 向来[(?)inη22lai22]
212]"> 5.6.5 紧[t(?)in212]
2[ts(?)31]"> 5.6.6 只2[ts(?)31]
5t(?)iaη55]"> 5.6.7 一将[i(?)5t(?)iaη55]
31s(?)0]"> 5.6.8 裂时[liε31s(?)0]
5saη0η0]"> 5.6.9 咂声下[tsaη5saη0η0]
31pa(?)5an212]"> 5.6.10 眨巴眼[tsa31pa(?)5an212]
212ηa0ts(?)0]"> 5.6.11 等丫子[tEn212ηa0ts(?)0]
31ti0]"> 5.6.12 晏滴[ηan31ti0]
5.6.13 时间副词间的比较
5.7 语气副词
5.7.1 祈使语气
5.7.2 肯定、强调语气
5.7.3 推测语气
5.7.4 庆幸语气
5.7.5 质疑语气
5.7.6 违逆语气
5.8. 否定副词
31]"> 5.8.1 不[pu31]
34]"> 5.8.2 有[mau34]
31(?)iau33]"> 5.8.3 不消[pu31(?)iau33]
5.9 频率副词
2 总是2□[xaη24]丫[ηa0]"> 5.9.1 总2 总是2□[xaη24]丫[ηa0]
5.9.2 动不动
5.9.3 再三
5.10 累加副词
24]"> 5.10.1 还[xai24]
34]"> 5.10.2 又[i(?)u34]
33]"> 5.10.3 再[tsai33]
5.11 情状副词
5ηa0]"> 5.11.1 发丫[fa5ηa0]
212saη33tsz(?)0]"> 5.11.2 好生子[xau212saη33tsz(?)0]
5lu34]"> 5.11.3 一路[i(?)5lu34]
5.12 小结
6 连词
6.1 联合连词
6.1.1 并列关系
6.1.2 顺承关系
6.1.3 解说关系
6.1.4 递进关系
6.1.5 选择关系
6.2 偏正连词
6.2.1 因果关系
6.2.2 转折关系
6.2.3 条件关系
6.2.4 假设关系
6.2.5 目的关系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代词
附录二 发音合作人情况简表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汉语方言“驮”字被动句的特征及其生成机制——以罗田方言为例[J]. 徐英.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6)
[2]西宁回民话的强调助词“也”及其来源[J]. 张安生,舍秀存. 语文研究. 2016(03)
[3]新邵湘语“得”的多功能性研究——兼与赣语“得”的比较[J]. 周敏莉.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3)
[4]四川资中方言“来”的多功能性及其语法化[J]. 林华勇,肖棱丹. 中国语文. 2016(02)
[5]汉语量词“个”的语义演化模式[J]. 李小军. 语言科学. 2016(02)
[6]赣语吴城方言的介词[J]. 肖萍.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6(01)
[7]客家话中的达成体助词“来”[J]. 温昌衍,黄映琼. 语言研究集刊. 2015(01)
[8]论结构助词“家”的来源和演变[J]. 王苗. 古汉语研究. 2015(03)
[9]汉语疑问句中语气词“啊”的语用功能研究[J]. 宗晓哲.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4)
[10]石城客家话中做补语的“倒”[J]. 温昌衍. 中国语文. 2015(04)
博士论文
[1]安阳方言语法研究[D]. 王芳.华中师范大学 2015
[2]安陆方言语法研究[D]. 盛银花.华中师范大学 2007
本文编号:2909197
【文章来源】:江西师范大学江西省
【文章页数】:262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永修概况
1.2 永修方言
1.2.1 永修方言单字音系
1.2.2 永修方言研究现状
1.3 赣方言语法研究现状
1.3.1 赣方言语法研究的主要内容
1.3.2 现状分析
1.3.3 赣方言语法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1.4 本文的研究意义、价值、内容及方法
1.4.1 研究意义
1.4.2 研究思路和内容
1.4.3 研究方法
1.5 语料的来源
1.6 体例说明
2 语气词
0]"> 2.1 啊[a0]
2.1.1 “啊”的句法分布
2.1.2 “啊”的语气义
212]/[IE0]"> 2.2 呢[IE212]/[IE0]
2.2.1 “呢”的句法分布
2.2.2 “呢”的语气义
2.2.3 “呢”的来源
1 [ta0]"> 2.3 哒1 [ta0]
0]"> 2.4 哈[xa(?)0]
2.4.1 “哈”的句法分布
2.4.2 “哈”的语气义
0]"> 2.5 嗬[xo(?)0]
2.5.1 “嗬”的句法分布
2.5.2 “嗬”的语气义
33]"> 2.6 罢[pa33]
2.6.1 “罢”的句法分布
2.6.2 “罢”的语气义
2.6.3 “罢”的来源
0]"> 2.7 啰[luo0]
2.7.1 “啰”的句法分布
2.7.2 “啰”的语气义
0][li33]"> 2.8 哩[li0][li33]
2.8.1 “哩”的句法分布
2.8.2 “哩”的语气义
2.8.3 “哩”的来源
0]"> 2.9 也[iE0]
2.9.1 “也”的句法分布
2.9.2 “也”的语气义
2.9.3 “也”的来源
0]"> 2.10 唦[sa0]
2.10.1 “唦”的句法分布
2.10.2 “唦”的语气义
2.10.3 “唦”的来源
0]"> 2.11 哦[o0]
2.11.1 “哦”的句法分布
2.11.2 “哦”的语气义
0]"> 2.12 么[mo0]
0]"> 2.13 个[ko0]
0]"> 2.14 话[ua0]
2.14.1 “话”的句法分布
2.14.2 “话”的语气义
2.14.3 “话”的来源
2.15 小结
2.15.1 语气词的句法分布
2.15.2 语气词的语气义
3 助词
3.1 结构助词
0]"> 3.1.1 個[ko0]
0]"> 3.1.2. 滴[ti0]
1[li0]”"> 3.1.3 状语标记“里1[li0]”
2”“子”“里個”"> 3.1.4 状态形容词后缀“里2”“子”“里個”
0]”"> 3.1.5 补语标记“得[tE0]”
3.2 体貌助词
33]"> 3.2.1 到[tau33]
0]"> 3.2.2 着[to(?)0]
0]"> 3.2.3 刮[kua(?)0]
2[ta0]"> 3.2.4 哒2[ta0]
55to(?)0]"> 3.2.5 来着[lai55to(?)0]
34to(?)0]"> 3.2.6 去着[t(?)iε34to(?)0]
55]"> 3.2.7 来[lai55]
34]"> 3.2.8 去[t(?)iε34]
0]"> 3.2.9 得[tE0]
34]"> 3.2.10 过[kuo34]
han34]"> 3.2.11 看[khan34]
3.3 小结
4 介词
4.1 介词的类型
0]"> 4.2 得[tE0]
33]"> 4.3 跟[kEn33]
33]"> 4.4 来[lai33]
212问[uen35]"> 4.5 找[tsau212问[uen35]
33]"> 4.6 到[tau33]
212]"> 4.7 走[tsEu212]
33tau0]"> 4.8 哒到[ta33tau0]
33]"> 4.9 和[uo33]
35]"> 4.10 拿[la35]
4.10.1 “拿”的介词用法
4.10.2 “拿”字处置句
4.10.3 “拿”字被动句
31]"> 4.11 捉[tsuo31]
4.11.1 “捉”的介词用法
4.11.2 “捉”字句
212]"> 4.12 等[tEn212]
4.12.1 “等”的介词用法
4.12.2 “等”字句
huo35]"> 4.13 驮[thuo35]
4.13.1 “驮”的介词用法
4.13.2 “驮”字句
5 副词
5.1 总括副词
5t(?)i35]"> 5.1.1 一齐[i(?)5t(?)i35]
5xa31]"> 5.1.2 一下[i(?)5xa31]
5kai35]"> 5.1.3 一概[i(?)5kai35]
33]"> 5.1.4 尽[t(?)in33]
5.2 统计副词
5.3 限定副词
1[tsη33]"> 5.3.1 只1[tsη33]
55]"> 5.3.2 光[kuaη55]
1[t(?)i(?)u34]"> 5.3.3 就1[t(?)i(?)u34]
1”“光”“就1”的比较"> 5.3.4 “只1”“光”“就1”的比较
5.4 类同副词
5.5 程度副词
33ui24]"> 5.5.1 稍微[s(?)u33ui24]
33]"> 5.5.2 蛮[man33]
212]"> 5.5.3 好[xau212]
212]"> 5.5.4 几[t(?)i212]
33]"> 5.5.5 恶[ηo33]
22]"> 5.5.6 伤[saη22]
212]"> 5.5.7 死[sη212]
5 sa0 xau31]"> 5.5.8 结撒好[ke(?)5 sa0 xau31]
31 ka212]"> 5.5.9 更加[kEn31 ka212]
5.5.10 程度副词间的比较
5.6 时间副词
5t(?)iaη55ηa0]"> 5.6.1 一径丫[i(?)5t(?)iaη55ηa0]
5liau212li0]"> 5.6.2 一了里[i(?)5liau212li0]
5(?)ioη22]"> 5.6.3 一向[i(?)5(?)ioη22]
22lai22]"> 5.6.4 向来[(?)inη22lai22]
212]"> 5.6.5 紧[t(?)in212]
2[ts(?)31]"> 5.6.6 只2[ts(?)31]
5t(?)iaη55]"> 5.6.7 一将[i(?)5t(?)iaη55]
31s(?)0]"> 5.6.8 裂时[liε31s(?)0]
5saη0η0]"> 5.6.9 咂声下[tsaη5saη0η0]
31pa(?)5an212]"> 5.6.10 眨巴眼[tsa31pa(?)5an212]
212ηa0ts(?)0]"> 5.6.11 等丫子[tEn212ηa0ts(?)0]
31ti0]"> 5.6.12 晏滴[ηan31ti0]
5.6.13 时间副词间的比较
5.7 语气副词
5.7.1 祈使语气
5.7.2 肯定、强调语气
5.7.3 推测语气
5.7.4 庆幸语气
5.7.5 质疑语气
5.7.6 违逆语气
5.8. 否定副词
31]"> 5.8.1 不[pu31]
34]"> 5.8.2 有[mau34]
31(?)iau33]"> 5.8.3 不消[pu31(?)iau33]
5.9 频率副词
2 总是2□[xaη24]丫[ηa0]"> 5.9.1 总2 总是2□[xaη24]丫[ηa0]
5.9.2 动不动
5.9.3 再三
5.10 累加副词
24]"> 5.10.1 还[xai24]
34]"> 5.10.2 又[i(?)u34]
33]"> 5.10.3 再[tsai33]
5.11 情状副词
5ηa0]"> 5.11.1 发丫[fa5ηa0]
212saη33tsz(?)0]"> 5.11.2 好生子[xau212saη33tsz(?)0]
5lu34]"> 5.11.3 一路[i(?)5lu34]
5.12 小结
6 连词
6.1 联合连词
6.1.1 并列关系
6.1.2 顺承关系
6.1.3 解说关系
6.1.4 递进关系
6.1.5 选择关系
6.2 偏正连词
6.2.1 因果关系
6.2.2 转折关系
6.2.3 条件关系
6.2.4 假设关系
6.2.5 目的关系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代词
附录二 发音合作人情况简表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汉语方言“驮”字被动句的特征及其生成机制——以罗田方言为例[J]. 徐英.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6)
[2]西宁回民话的强调助词“也”及其来源[J]. 张安生,舍秀存. 语文研究. 2016(03)
[3]新邵湘语“得”的多功能性研究——兼与赣语“得”的比较[J]. 周敏莉.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3)
[4]四川资中方言“来”的多功能性及其语法化[J]. 林华勇,肖棱丹. 中国语文. 2016(02)
[5]汉语量词“个”的语义演化模式[J]. 李小军. 语言科学. 2016(02)
[6]赣语吴城方言的介词[J]. 肖萍.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6(01)
[7]客家话中的达成体助词“来”[J]. 温昌衍,黄映琼. 语言研究集刊. 2015(01)
[8]论结构助词“家”的来源和演变[J]. 王苗. 古汉语研究. 2015(03)
[9]汉语疑问句中语气词“啊”的语用功能研究[J]. 宗晓哲.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4)
[10]石城客家话中做补语的“倒”[J]. 温昌衍. 中国语文. 2015(04)
博士论文
[1]安阳方言语法研究[D]. 王芳.华中师范大学 2015
[2]安陆方言语法研究[D]. 盛银花.华中师范大学 2007
本文编号:29091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29091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