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少数民族地区语言生态与语言生态伦理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08 19:40
  少数民族地区语言生态演化进程中所面临的系列问题,如语言一体化、地区语言生态失衡、跨族群交流的民主和平等问题,是语言生态伦理学亟须关注的话题。这些复杂的语言生态问题不能简单照搬自然生态伦理的法则来处理,不同于拯救自然濒危物种,少数民族地区语言生态伦理的建设需要考虑相关族群的语言功能分布,以及语言认同、语言自主权等因素。因此,少数民族地区语言生态伦理研究需要在对具体地域的语言生态资源田野调查的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的研究方案,以建设少数民族地区语言生态伦理规范、社区语言生态伦理、家庭语言生态伦理、语言生态治理伦理为重点,对少数民族语言层级的变化以及语言功能进行重新定位,提倡"多语分用"的语言使用观,以形成少数民族地区语言功能的良性互补与协同发展。 

【文章来源】: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0,49(05)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生态语言学与语言生态伦理研究
二、少数民族地区语言生态伦理研究的基本路径与方法
三、少数民族地区语言生态格局的实证研究
四、少数民族地区语言生态伦理建构
五、少数民族地区语言生态伦理研究的基本内容
    (一)建设少数民族地区语言生态伦理规范
    (二)少数民族社区语言生态伦理的调查与研究
    (三)少数民族家庭语言生态伦理的调查与研究
六、少数民族地区语言生态治理伦理研究
    (一)机制和制度层面实现从语言本体规划到语言功能规划的转换
    (二)语言生态系统服务的建设
    (三)强化个人对语言生态的主体道德责任
    (四)少数民族濒危语言调查过程中涉及的重要伦理问题的规定和说明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汉语母语传承中的意念续尾性[J]. 潘世松,郑小艳.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0(03)
[2]生态语言学:发展历程与学科属性[J]. 何伟,魏榕.  国外社会科学. 2018(04)
[3]语言生态伦理自律价值实现的前提与对策[J]. 潘世松,郑小艳.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03)
[4]论国际语境下生态语言学的儒学范式[J]. 周文娟.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8(01)
[5]新的语言观与科学保护各民族语言文字实践[J]. 王锋.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2)
[6]中国濒危语言认定及保护研究工作规范[J]. 李锦芳.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2)
[7]语言生态伦理的性质及原则[J]. 潘世松.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03)
[8]试论语言污染的性质与范围[J]. 张先亮,王敏.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6)
[9]复兴语言学:一个新的语言学分支[J]. Ghil’ad Zuckermann,徐佳.  语言教学与研究. 2013(04)
[10]“濒危语言热”二十年[J]. 戴庆厦.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4)



本文编号:29651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29651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077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